浅析国企改革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2

浅析国企改革问题及对策

凌志

凌志(中航工业哈尔滨轴承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在适应经济发展的同时一直延续自身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深入改革的同时,我们依旧可以看到国企改革中的面临的深层次的问题,而“十八大”的召开,也为今后的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对国企改革充满期待。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决策

3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实现了向市场主体的转变。从改革开放初期一直到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实现了国有企业从扩大经营自主权,经历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阶段,直到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阶段。30年来,体制的不断变革和机制的不断创新,增强了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意识,激发了国有企业的发展活力,实践证明,我们已经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之路,继续沿着这条道路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国有企业一定能够搞好,国有经济一定能够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同时也要看到国企改革仍面临着许多的问题。有待逐步解决。

国企改革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1)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以外的国有企业脱困问题突出,难度很大。绝大部分国有企业脱困问题没有解决。而且职工的安置,技术落后,缺乏资金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2)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的任务还很重。一方面是认识不统一,一些地方不敢积极推进改革,另一方面,一些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蚕食国有资产,出现国有企业承包一轮,国有资产流失一轮的局面。

(3)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仍然是真正的目的。真正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应是股权相对分散、均衡的,不应一股独大。避免一家说了算,以利于政企分开、持股者相互制约、形成较合理的治理结构等。

(4)加紧探索和建立国有资产有效的管理体制。改国家统一所有、分级管理为分级所有、分级管理。不但有助于清晰产权,也有利于形成发展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多元投资主体,改善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国有资产管理应实行管资产、管人、管事统一。政府应有专门的机构,专司国有资产的管理,负责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且管资产和管事管人相统一,不再多头管理。完善三个层次的管理形式。由地方国资委到国有酱经营机构再到企业。实现了出资人最终控制企业同企业作为独立法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分离。

(5)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仍然任重道远。政府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现象时有发生,国有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状况仍有待消除。改革审批经济体制,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打破行政和部门垄断。当前我国行政和部门垄断还相当严重,这很不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形成。

(6)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日显重要,但社会保障基金收支缺口大,亟待解决改革的深入,要求加快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7)国企改革后所带来的红利滞留在企业内部,回馈社会资源较少。在2007年国有企业经营预算管理试点改革之前,中国的国有企业在交完各种税收之后,不用向作为唯一股东(或大股东)的中国政府上缴任何红利。即便在2007年试点改革以后,央企上缴红利水平也不足其税后利润的15%。绝大部分利润截留在企业内部,用于企业再投资或者成为央企员工的福利。

针对以上的国企改革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要从纷杂的现象进行宏观的把握,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更好的推进国企改革。“十八大”确定2012年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紧紧围绕“十二五”时期“两新目标”,着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增长有待创新。国有经济实现新发展。2012年当前,全球经济将进入一个较长时期的低速增长期,一些西方国家企图将“竞争中立性”政策等遏制手段上升为国际规则,由此进一步对中国国有企业实以压力。此时要抓住机会,迎接挑战,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确保国有经济再次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国企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对策。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国企改革的目标方向。所有的改革方案和举措,都要有利于国企的市场化、国际化和人性化。对大多数国企来说,改革的优先目标还是放在市场化上。国企的国际化意味着能适应更大范畴的竞争,能在更大领域生存和发展。若是缺乏市场化的观念和能力,国际化就如同空中楼阁。人性化目标引导国企尊重客户、股东和员工,尊重各个利益相关者,以实现利益共享和事业多赢。

(2)真正改善若干重要部门民营企业的准入条件,通过金融体制改革来增强民营企业获得融资的能力、降低融资成本,使得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能够平等地开展。从中央确定的改革要求来看,包括经济部促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的改革,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更好的发挥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当中的主导型和积极的作用,要推动国有企业进一步经过改革。

(3)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大规模实施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业务板块重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央地合作,形成产业链的合力,拓展新的商业模式。强化节能减排并积极展开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相关的新技术研发,抢占新一轮节能减排技术制高点。在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发展质量的同时,产业优化升级获得新进展。

(4)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个是毫不动摇的发挥公有经济的作用,同时毫不动摇的支持鼓励非公经济的发展,提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竞争。科学的管理体制要理顺国企租金、税收、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制定科学的租金征收标准,对垄断国企征收租金;减轻税负,实行国企私企税收标准上的统一;利润同样转持全民社保基金。科学的管理体制也要理顺国企高管的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国有企业高层经理的激励约束机制要与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除极少数服务于社会政策目标的特殊企业采用准公务员管理方式外,绝大多数国有企业要建成现代公司制企业,通过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激励性的多元结构报酬制度、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和荣誉效应的综合作用,来激励约束高层经理人员。

(5)拓宽安置职工的渠道,维护职工切身利益。职工安置工作,直接关系改制的成功与否,更关系企业和社会的稳定。要把职工安置作为国企改革的头等任务,千方百计完成好。企业改制,必须经过职工代表大会通过。企业重组首先考虑职工安置问题,安置方案充分听取职工意见,要制定统一政策妥善安置职工,凡是职工安置资金不到位的,不进入改制程序。改制中要充分考虑职工切身利益问题,尽可能地让企业职工多就业,确保企业和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孙自愿,李湘燕.对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深层次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

[2]国企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管理视角,2005(1).

[3]吴敏.国企改革面临问题[N].2010第一财经日报,2012-03-19.

[4]新长江.关于国企改革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J].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