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以南昌市万寿宫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以南昌市万寿宫为例

史霁

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省湘潭市411201

摘要:本文介绍了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的由来和传统街区的变迁,分析了南昌万寿宫传统街区的形成及现状,提出了南昌万寿宫传统街区的保护建议,以加大对万寿宫历史街区的保护力度,从而向世人展示千年古城历久弥新的精神风貌。

关键词:传统街区;传统文化;南昌万寿宫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一轮又一轮的城市建设运动,城市的空间格局和功能在城市建设运动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会对城市内的历史街区产生深远的影响,最直观的便是历史街区一点点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随之不见的是它留给我们和这座城市的记忆。消失的记忆无力挽回,我们能做的就是更加合理的对待现存历史街区。万寿宫历史街区毗邻南昌市最繁华的商业干道—中山路,街区内部建筑风貌和滞后的基础设施与中山路的时尚喧闹形成鲜明对比。本文以南昌市万寿宫历史街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商业路段周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模式进行论述。

1南昌市万寿宫历史街区形成及现状

1.1历史街区的概念

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学会于雅典通过的《雅典宪章》首次提出“历史街区”的概念:“对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街区,均应妥为保存,不可加以破坏”。而1987年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华盛顿通过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提出了“历史城区”的概念:“不论大小,包括城市、镇、历史中心区和居住区,也包括其自然和人造的环境。它们不仅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而且体现了城镇传统文化的价值”。我国正式提“历史街区”的概念,是在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看城市的历史,及其保存的文物古迹,还要看其现状格局和风貌是否保留着历史特色,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

南昌市是我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城内历史悠久的万寿宫街区承载了人们几百年的生活和记忆。因此,万寿宫街区理应作为历史街区受到人们的重视。

1.2万寿宫历史街区的形成和变迁

古时南昌城墙内缩三十步离开抚河,共修筑城楼7座,其中之一便为“广润门”,万寿宫街区便紧邻广润门。城门外正面是直冲巷,一路下坡直通抚河。古代水路交通是江西的主要手段,往来江南各地的客商,进出南昌的货物,主要在抚河靠岸。因此,该街区历来是南昌市商贸集中的要地。早在清末时期,万寿宫街区一带就是商贾云集的繁华地区。

南昌万寿宫旧址位于今天南昌市旧城区市二十一中(现已拆除)内,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以下简称为“街区”)范围北至中山路,东至翠花街,西南以船山路为界(图1)。街区内共计27处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18处已公布历史建筑,其他传统风貌类建筑46处。

图1南昌市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现状

2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街巷空间分析

城市聚落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与当地人文、自然、社会环境相协调的街巷肌理,这个肌理不仅是总图上黑白底的图解,而应该是一种具有多维度特征的肌理,不仅包含了空间中的长、宽、高,还包含了时间维度。

以今天的眼光看,万寿宫街区曾是一个商业街区,街区内建筑多为2层砖木结构,翘步街、合同巷、光润门街两侧有部分50-80年代建造的多层楼房。过去,街区内的充斥着各类商铺,往来人流不息,售卖的物品琳琅满目。翘步街以夏布闻名,同时也是裁缝的聚集地,直到街区进行整体改造前依旧有不少住户从事裁缝活计;醋巷则以卖醋闻名,由此得巷名,箩巷则以制作售卖竹编制品为盛,故以“箩”为名。曾经的商号店铺已然消失殆尽,但街巷的名称保留下了部分记忆,这也是历史在街巷中烙下的印记。

从街巷空间尺度上分析,由于商铺众多,人流量大,较大的街巷尺度就显得合理。而街巷界面并非平直单调,而是曲折多变,富有变化的,例如翘步街最宽处可刚好容纳现代消防车进入。而棋盘街、合同巷不具有明显的商业功能,街巷宽度则减小不少。

随着时间推移,原本的商业街道因为商贸活动的没落而变得冷清,鲜有生活在街区外的人进入。原本宽敞的街巷逐渐被侵占,不少住户在街边堆砌杂物,甚至搭建起露天的灶台,油烟熏黑了墙壁,显得不那么和谐,二层挑出更多的现代阳台,用木棍斜支在1层的墙壁上,形成了某种类似骑楼的空间,加之首层多为店铺,这种改建显得较为和谐。这些加建既反映了街巷空间的演变,也反映了街区内居民的生活需求改变,并且这种需求在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他们自发的形成的一种风格。

3万寿宫历史街区现状

3.1周边商业建筑对历史街区的影响

历史街区在形成过程中总是和周边环境发生良性互动,使得历史街区与周边环境能够融为一体。然而近几十年快速的经济发展打破了原有的城市格局,历史街区与其之前所依附的外部空间环境不再协调。

紧邻万寿宫历史街区的中山路两旁的洋楼已变成了现代框架结构建筑,建筑层高和建筑密度都高于解放前,中山路显得狭窄拥挤。商业的兴盛使得中山路成为了南昌市最繁华的街道,但是每天川流不息的人流和不断闪烁的霓虹灯却把整个万寿宫历史街区给割裂、孤立了。从建筑群的院落组织方式到建筑单体的体量和结构、材料、立面、装饰,万寿宫历史街区都和这周边的一切格格不人。

3.2历史街区内部社区文化的瓦解

历史街区作为居民生产生活的场所,是生活中物质化的历史记忆。在居民眼里,万寿宫历史街区的建筑是他们的“家”,街区是他们的生活环境。祖祖辈辈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沿袭并深谙当地的民俗风情。在这里我们能够感受到人与建筑空间的完美融合,能体会到南昌最本真市井生活的惬意与安详。

然而,一方面之前对此街区的保护缺乏重视,造成街区内的基础设施落后,通讯、配电线网架设杂乱,存在很多隐患,卫生条件恶劣,街区内居民原有的生活水平明显落后。另一方面,中山路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确实能带来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更多的财富。这种追求更高效率和享乐主义的现代价值观洪流不可避免的侵人了历史街区,使得传统的社区文化观念渐渐瓦解。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青年或普通收人人群都不愿在这块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继续生活下去,万寿宫历史街区居民呈现出老龄化、低收人化的趋势。

3.3高昂地价使历史街区面临巨大拆迁压力

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稀缺性是毋庸置疑的。由于历史街区的形成较早,当时的建筑密度低,导致了历史街区的占地面积通常比较大。城市功能结构的调整催生出大量新的土地需求,而城市土地固有的经济特性决定了某个特定地区用于某种特定用途的土地数量是有限和排他性,增加某种用途的用地就必然会减少其他用途的用地,因此历史街区原有的土地用途逐渐限制了新的城市结构所需求的土地用途,这使历史街区占用的土地表现出明显的稀缺特征。

在市场环境下,土地价格主要是有区位因素决定的,另外还受到基础设施条件和交通可达性的影响。历史街区往往占据了城市中心的位置,具有很高的交通可达性,土地价值极高。当城市中心的土地被用作低建筑密度时,它的价值将无法与其周边商业地段土地创造的价值相比。这时,在城市中心大多数作为居住用地的历史街区将在巨大的资金和政策压力前面临拆旧建新,使其占用的土地发挥更高的经济价值。4保护更新策略研究

4.1保护更新的目标

(1)应尽可能保护万寿宫历史街区的原真性,其内容包括:地段和街道的格局和空间形式;建筑物和绿化;历史性建筑的内外面貌;地段的历史功能和作用。

(2)促进万寿宫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使其能够更好的融人周边的商业环境;为街区内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发挥历史街区的区位优势。

(3)以万寿宫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为契机,加大对街区居民和市民的宣传力度,使全社会对历史街区的价值有一个更高的认识,提高人们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意识和认同感。

4.2万寿宫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策略

(1)制定建筑的文化价值认定原则与条例,积极修缮历史遗留建筑结构与风貌,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改造;大拆大建只会破坏珍贵的历史风貌,切忌一次性大面积破坏。由于年代久远,很多建筑已经老化,但是风貌犹存,保护好原始建筑风貌,历史文化价值高过其经济价值,彻底拆除老建筑,会带来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珍贵的传统文化流失

(2)对历史街区周边商业建筑体量、风貌进行控制,使历史街区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尽可能地保证历史街区外部空间环境的原真性;认真了解历史街区现状,前期做好拆迁安置和居民回迁准备,保证历史街区内部居民生活的原真性。

(3)划定特定区域或场所提供给自由职业者,提高就业,规范管理。如缝衣的、修鞋的、修车的、修锁的等,在街道里的角角落落都可以找到谋生场所,突出社区的包容性。充分利用毗邻中山路、胜利路等繁华商业街的优势,逐步改造为纯粹步行系统的历史街区,人们可以很方便的通过公共交通系统到达此地,把内部打造为商业与居住一体化的步行系统,人文气息会更加浓厚。

(4)妥善整治公共基础设施,彻底解决街区供水、供电、供热、排水等问题。防火防盗安全问题,在保证基本空间格局不变的前提下,应该妥善整治建筑立面,适当拓宽街道宽度至4m以上,以基本消防通道的通达。

结语

城市的更新不可避免,但对于历史文化街区,我们应该保持谨慎的态度,避免对城市文脉的破坏。虽然说随着万寿宫文化衰败,万寿宫街区也随之没落。但从今天的眼光看,它也保存了从近代到现代,南昌城市发展的一些痕迹。体的面貌保持了一致。随着街区的更新改造,这里曾经的生活方式将彻底改变,新的空间元素、建筑风格、材料将加入进来,但我们不能忘记,判断历史街区的保护价值不应该单纯地看建筑、街巷的价值,还应该考虑它所承载的文脉。在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内,这条文脉是多层次的,多维度的,承载的是自万寿宫文化兴起以来,经历了沧海桑田后,街区居民生活的演变。

参考文献:

[1]王向阳.从失落的传统街区看南昌万寿宫文化传承危机[J].山西建筑,2009.35(33):7-8.

[2]李焰,胡文丽,吴承阳.从江右商帮的衰退—看南昌万寿宫街区的历史变迁[J].华中建筑,2009,27(10):141-142.

[3]伍憬一种近代木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研究—以南昌市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鱼鳞板传统风貌建筑为例[D].南昌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