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2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蒋伟

——小学语文创新教学谈

蒋伟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树勋小学130041

一、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把微笑常带入课堂,富有情感地教学,语言亲切自然,趣味盎然地启发、感染,能积极捕捉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课堂重鼓励多表扬,放下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的高架子,勇于蹲下身来和学生平等交流,真诚喜欢每一个学生,为学生付出真挚的爱,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真正意义上的良师益友,时刻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要倡导教学民主,对学生不是下命令,而是提出建议。学习一篇课文,其目标、内容、方法等,都可以师生商议,充分听取学生意见,也可以不求统一,学生根据各自发展水平“各取所需”。比如课文的生字新词,学生并不都是陌生的,可以根据实际作出学习重点的选择;训练设计、作业安排都应该让学生作必要的选择。这样,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课堂学习的内容是学生的自我需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强。在学习方法、方式的选择上,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特别要创造一些让学生自主选择的条件,如提出“这个字你想怎么记”、“这段话你准备怎么读”之类的问题,让学生在选择学习方法、交流学习情况、展示学习思路的过程中去独立思考、独立发现。例如,在教学生学习“朋”字时,问学生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许多学生都说两个“月”合起来就是“朋”,但是有一名学生却编了一个故事来记住这个字,这名学生由此发现了一种同学们还没有用过的编故事记字的方法。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要转变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打消那种怕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了、有失威信或怕挤占课堂教学时间、打乱教学计划的顾虑。实际上,只要教师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质疑、求异,既是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学习的生动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性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小到对课题、遣词、造句的质疑,大到联系前后探究篇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还应经常鼓励学生对同伴和老师的发言大胆地提出不同见解,在他们中间提倡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创设创新教育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不是人天生就具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经常训练而形成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无论是生字新词的学习,还是课文的阅读,或是进行写作训练、口语交际,在教学内容上都是丰富多样的,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创设创新教育情境,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从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比如《小猴子下山》这课,有几个动词:“摘、扔、扛、捧、抱”。传统的阅读教学只是一味地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阅读,重点放在用语言文字来理解这几个动词上。而现在教学中可让学生来表演小猴子,做做这几个动作,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都能做出这几个动作,通过做动作,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了这几个动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全体同学都动起来了,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动口、动眼、动脑,多器官活动,符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更佳。再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位教师设计了一个这样的教学环节:在描写小兴安岭的段落中挑选自己喜欢的一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给大家听。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因为是自己喜欢的,学习兴趣高涨。由于是学生有权决定讲自己爱讲的、能讲的,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激活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有的画画,有的排演了课本剧,有的把课文中优美的词句填写成歌词来演唱,有的当上了一个小导游……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把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描绘得如诗如画,让人不由得赞叹:孩子们的创造力真是无法估量!

为了让学生敢于创新、乐于创造,应该在语文课堂上广泛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的体验中,帮助他们克服胆怯的心理,积极大胆参与创新活动。例如,在语文课堂上经常开展朗读、背诵、书写、听写、写作、讲故事等比赛,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表现自己的才能。在教学优美的词语较多的课时,可举行优美词语说话比赛,随意让学生运用优美词语来赞美家乡的美,看谁用得多、用得好。这富于挑战性的做法,既可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又使学生创造性地积累了语句。

三、采用合作探究的沟通方式,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语文课堂应该广泛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因为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开放的、多元的,而学生之间存在各种不同的个体差异,学生通过独立的学习活动,面对同样的问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产生各种各样的结果,有的甚至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给学生之间提供了更多交流讨论的机会,学生在互动、互助、讨论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有效激发了创造的火花。

可以尝试转换师生之间的角色。这种方法可以是老师创设某种疑问,让学生来帮助解决。这样做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在“帮助”教师弄清疑问的过程中,更增添了探索的欲望和信心,也必将迸发创新的火花。

也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角色转换。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与学生本来是平等的,但是当某些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成为其他学生的表率时,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发挥其创造的潜质。例如,某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很好,教师就可以让他当小老师去教其他的同学学习(或学某个生字,或学某个段落);如果谁的课文朗读得很好,就可以请他范读;如果谁理解得深刻,就请他来表演……这样学习角色不断地转换,能够唤起学生积极上进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探索知识,不断探掘创新潜质。

当然,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主能力差,采取互动的学习形式时,要求教师精心组织。同时,还要注意运用调控手段,培养学生坚持真理的良好品质,既要敢于发表自己的创见,又要善于修正自己的误见、听进别人的意见,保证学生的创新能力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四、结束语

当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方面的工作有待于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总结。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需要我们进行创新性的教学。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从“小”处着眼;二是要紧密联系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