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柳州
摘要;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对极低早产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180例极低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抚触疗法,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比较分析两组极低早产儿黄疸持续时间,消退时间和1d、5d、14d的平均胆红数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黄疸改善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鸟巢式护理对早产极低体重儿黄疸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鸟巢式护理早产极低体重儿黄疸治疗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最常见疾病,是由于新生儿期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巩膜黄染的临床症状[1]。早产儿由于血浆白蛋白偏低,肝功能不成熟,黄疸程度较严重;血脑屏障功能差导致游离胆红素、白蛋白结合胆红素复合物均可通过血脑屏障,引发胆红素脑病,对婴儿智力、视力、听力、牙釉质等产生严重影响[2];除此之外,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要比足月儿出现的症状更为严重,且持续时间更长,基于此高胆红素对早产儿所造成的损害较大,也给患儿的父母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3]。国内报道早产儿的发生率为5%-7%,且有上升的趋势,病死率为12.7%~2O.8%[4],体重越低死亡率越高。约10%早产儿于出生后3~5天出现黄疸,黄疸程度较重,胎龄小的早产儿有时血清胆红素只有1O~12mg/dl但也有并发核黄疸的危险,[5]应予以注意。基于此,预防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蓝光照射治疗是治疗新生儿黄疸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单一的蓝光照射治疗往往疗程较长,易伴发发热、腹泻、皮疹等副作用。本次研究观察90例早产极低体重儿黄疸患儿在照射蓝光的同时配合鸟巢式护理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180例早产极低体重儿黄疸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102例,女性患儿78例,所有患儿均为生后24小时内,均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排除有遗传代谢疾病、胆汁排泄障碍性疾病、巨结肠、肛门疾患、腹部疾病、腹部皮肤破损以及母体在怀孕期使用特殊药物的患儿。剖宫产为81例,顺产99例,胎龄为27-33周,平均胎龄为29.2周。将180例患儿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的胎龄、日龄、性别、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及常规药物治疗黄疸。
1.2.2观察组:将红色卡通图案的绒布制成50cmX
30cm×12cm大小椭圆形的“鸟巢”放人暖箱中,预热至33~34℃,然后将早产极低体重儿放入正中间,根据体重大小从四周逐渐的反向内收拢鸟巢,以达到患儿在母亲子宫的送适度为准,头肩部垫一小的软枕。使头颈部抬高约30度并使颈部略向后伸展,再根据早产极低体重儿的胎龄、体重等调节暖箱的温度。采用JH20—1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取早产儿的前额正中,前胸位置,腹部三个位置。
1.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及分析,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4观察指标对两组患儿黄疸持续时间,消退时间和5d、9d、14d的平均胆红数水平进行比较和分析。患儿黄疸指数检测取患儿前额、前胸,腹部为测定点,所有患儿采用同一个检测仪监测。
2结果
2.1两组患儿光疗结局和副作用对比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早产儿从母亲体内被提前娩出,其身体各器官均发育不成熟,肝脏的代谢功能低下,低氧、低体温、低血糖及饥饿时均可能增加未结合胆红素的水平,早产低体重儿肠壁中的8葡萄糖醛酸苷酶可将结合胆红素还原为未结合胆红素而被肠道重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如胎便排出延迟或排出减少,致肠肝循环增加,从而使机体的总胆红素水平增加,加之早产儿的血脑屏障发育不健全,过量游离的未结合胆红素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最主要的危害是其神经毒性,典型表现是胆红素脑病。实验证实,胆红素透过受损的血脑屏障进入脑15分钟,ATP即快速下降。这些毒性作用与神经细胞暴露于高水平胆红素的时间有关。暴露时间短时,其损伤作用可被等量的白蛋白纠正;暴露时间长时,其损伤作用则难以逆转,最终导致神经元死亡。临床上表现为反应差、抽搐以及视听损害,严重的可引起死亡。并且因为新生儿年纪过小,在光疗过程中,因不舒服以及陌生感,导致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和自我伤害行为[6]。而胎儿在宫内的姿势是胎头俯屈、颌部贴近胸壁、肘关节屈曲、上臂接近胸部、前臂在胸前交叉或平行、膝关节和髓关节重度屈曲、大腿贴近腹壁、小腿交叉或平行蜷曲。我们应用的鸟巢式护理可以使早产极低体重儿的姿势与胎儿在宫内姿势相似,达到抚摸及固定早产极低体重儿体位的效果。早产极低体重儿的双手及双靠腿近身体中线呈卷曲体位、能触及面部促进手口互动,使早产儿能吸吮手指或拳头易于其非营养性吸吮。非营养性吸吮可以加快吸吮反射的成熟,提高吸吮力,促进口腔满足感,使奶量增加,还可以刺激兴奋口腔迷走神经,使胃肠激素水平发生改变,其中胃泌素的增加可以刺激胃动力,使胃肠蠕动能力增加,生长抑素减少则促进肠内容物的排空[7]。奶量增加,喂养的次数增加,排便次数增多,可以大大的减少肠肝循环,从而减少胆红素的吸收,有助于减少早产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可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鸟巢周围高约10cm,可以减少开关暖箱门时空气的对流,减少体温波动,保持早产极低体重儿的中性温度环境,对促进早产极低体重儿的身心发育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田青,李晓东,查文清,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危险因素的Logistic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4):2560-2562。
[2]王亮,李晓红,潘家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82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13,34(1):15-17。
[3]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19—439。
[4]吴红燕,宋文清,等.鸟巢式护理应用于早产儿的效果观察[J]。
[5]武艳霜,葛庆霞,廉德花,等.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早产儿病理性黄疸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27(16):3239-324。
[6]龙琼芳,徐红霞。新生儿黄疸光疗时不顺从性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1,3(8):10
[7]满晓洁,于明明.清洁灌肠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1(19):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