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温胆汤治疗高脂血症

/ 1

加味温胆汤治疗高脂血症

李昭

李昭(黑龙江省伊春林业中心医院黑龙江伊春153000)

【中图分类号】R28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1-0346-01

高脂血症是我国目前的常见病,与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密切相关,因此高脂血症的防治日益引起人们重视。近5年笔者运用温脂汤加减治疗高脂血症65例,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文观察的65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30例,年龄40~6l岁,以40~55岁最多,病程2月~5年。65例中高甘油三脂血症40例,高胆固醇血症25例,20例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增高。示高粘滞血症,均有头晕,记忆力下降等症。

2辨证加减及服药方法

65例高脂血症患者用药基本方以温胆汤为主,随临床辨症及证型不同分别进行加减,气阴两虚型:加黄精30克,玉竹15克,黄芪30克。肝肾阴虚型:加桑寄生30克,枸杞15克,决明子20克。肝气郁结型:加郁金15克,积壳10克,合欢皮10克,青木香12克。连服15剂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均不服其它药物。

3疗效判定标准为临床控制、显效、无效三级

3.1临床控制治疗后血脂血流变学均正常,临床症状消失。

3.2显效血脂下降在1~2mmol之间,血流变学正常临床症状改善。

3.3无效血脂下降小于1mmol,临床症状无改善,血流变学异常。

4治疗结果

本组65例病人经治疗后复查,其中50例临床控制,随访2年无复发,15例显效。

5典型病例

刘某,男,50岁。干部,2009年9月26日初诊,头晕头胀反复发作4年。症见头晕头胀,口苦咽干,急躁易怒,四肢麻木,心悸胸闷,小便黄,大便干,舌质暗,苔黄腻,脉弦滑。查体:血压2l/12kpa,血脂检查结果:总胆固醇6.8mmol,甘油三脂2.75mmol,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0.68g/L。载脂蛋白A-1l81g/L,红细胞4.68×1012/L,红细胞压积0.5T。血流变学检查:指标异常增高,示高粘滞血症。

西医诊断:高脂血症。中医诊断:眩晕。证属肝郁化热,湿浊瘀阻,治宜疏肝清热,利胆活血。处方:陈皮15克,半夏10克,竹茹15克,丹参30克,山楂30克,决明子20克,枳实15克,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10剂。10月15日二诊,自觉症状明显减轻?小便黄,大便正常,舌红,苔薄黄,脉弦。原方去陈皮加桑寄生、拘杞各15克再进10剂,于11月26日复诊临床症状消失,查血脂,血流变指标等均属正常范围。随访1年无复发。

例2,高某,女58岁,农民。2009年12月8日初诊:间断性胸闷,胸痛、头晕、右上肢麻木,咽干欲饮,记忆力下降、大便干、小便黄、舌质暗、舌苔黄、舌面少津、脉沉滑。血脂检查:总胆固醇8.2mmol/L,甘油三指3.2mmol/L,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0.5g/L。血流变学检查:全血高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均异常增高,示高粘滞血症。西医诊断:高脂血症。中医认断:胸痹。症属肝肾不足,痰瘀阻络,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之原则,治宜清热利胆,活血祛瘀。处方:陈皮10克,半夏10克,枳实12克,胆星9克,桑寄生30克,炙黄芪30克,黄精15克,当归20克,川芎10克,决明子20克,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20剂后症状明显好转,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继前方加玉竹15克,郁金15克,再进10剂,2010年1月6日复诊,症状消失,精力充沛,复查血脂血粘度均属正常范围,随访一年无复发。

6讨论

高脂血症多属中医“眩晕”、“胸痹”的范畴。本病又以老年患者为多,病程大多较长,其发病与肝脾、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痰湿、痰热、痰瘀内生,气滞、瘀积阻塞脉道,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是产生本病的关键病理基础。笔者根据病因,症状及体体差异不同以温胆汤为基本方进行辨证施治,疗效满意。温胆汤出《千金方》,原方是由陈皮、半夏、茯芩、枳实、竹茹各9克组成。主要功能是清利肝胆,祛痰止呕。高脂血症多为老年患者,形体较胖,胖人多湿、多痰、加之久病,肝肾不足,脾胃虚弱,痰浊内生,血脉阻滞而发病,故取上方清利肝胆化湿除痰,血脉通畅。随证加味的黄精,玉竹,黄芪益气养阴;桑寄生枸杞、决明子补益肝肾,清肝胆;郁金、枳壳、合欢皮、青木香舒肝化痰理气;当归、丹参、山楂、川芎活血化瘀通血脉。共奏清热利湿,益气养阴,疏肝理气活血化痰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上述药物可通过抑制人体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吸收,分解排泻其在血管壁的沉积等不同途径,影响血脂的代谢,使临床证状及实验室指标得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