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138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1

产后出血138例临床分析

黄燕

黄燕(大连旅顺口区人民医院116041)

【中图分类号】R71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7-0416-02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救治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2月至2012年12月发生产后出血138例。结果宫缩乏力125例;1例为瘢痕子宫;8例巨大儿;宫颈裂伤7例;前置胎盘4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胎盘植入1例,13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产后出血的防治应贯穿于整个孕期,孕前做好计划生育宣教,做好避孕,减少人工流产次数;孕期做好产前检查;对高危妊娠做好监测及及时治疗。对于积极治疗大出血不止的应果断行子宫切除术以挽救患者生命。

【关键词】产后出血原因救治预防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并发症,是目前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现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2月至2012年12月发生产后出血38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138例,年龄21~35岁,平均30岁。初产妇120例,经产妇18例;孕1次105例,孕2次20例,孕3次13例;孕龄28~41周,平均38周;生产方式:剖宫产30例,经阴道分娩108例。合并妊高征3例,有人流史者30例。

1.2诊断标准

本组均符合产后出血诊断标准,胎儿娩出24h内产妇出血量≥500mL。出血量采用称重法和面积法计算,分娩后敷料重(湿重)-分娩前敷料重(干重)=失血量(血液比重为1.05g=1mL)。面积法:血湿面积按1cm2=1mL计算。

1.3产后出血情况

本组产后出血发生在分娩后2h内118例,2~24h20例;出血量500~600mL98例,600~800mL24例,>800mL16例,发生失血性休克5例。发现产后出血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予吸氧、输血,查找出血原因对症治疗。出血原因:宫缩乏力125例;1例为瘢痕子宫;8例巨大儿;宫颈裂伤7例;前置胎盘4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胎盘植入1例,子宫切除2例。13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2、讨论

2.1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由于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临产后过多使用镇静剂、麻醉剂,影响子宫收缩;难产、产程延长使产妇体力消耗过多;妊娠合并贫血、妊高征;双胎、羊水过多、巨大胎儿使子宫过度膨胀,子宫纤维过度伸张失去弹性,使子宫收缩不佳,造成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由于子宫收缩乏力,膀胱膨胀等影响,胎盘从宫壁全部剥离后,未能排出滞留在宫腔内,影响子宫收缩;或胎盘未完全剥离时过早牵拉脐带或刺激子宫,使剥离面血窦开放引起出血不止;胎盘粘连、胎盘胎膜残留在子宫腔内,影响子宫收缩而出血。

2.2预防措施

积极做好孕前及孕早期保健,产前应定期检查,督促孕妇参加孕妇学校培训,提高孕妇的孕期保健意识,了解孕期相关知识,教会孕妇自我监测技能;纠正贫血,加强孕期营养;积极治疗各种妊娠合并症;对有产后出血可能的孕妇应加强监测,对多孕、巨大儿、羊水过多等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存在的孕妇,应提前入院待产;对有产程延长、宫缩乏力等及时处理,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了解产妇的心理,多与产妇沟通,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维持孕妇的正常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严密观察产程进展,防止产程延长;指导产妇适时正确使用腹压,防止胎儿娩出过快,造成软产道裂伤;严禁用外力压迫子宫底逼迫协助胎儿娩出,防止子宫及盆底血管破裂;严格掌握催产素使用指征;要保持静脉通畅,胎儿娩出后立即加入催产素20U;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检查软产道有无撕裂或血肿,并按摩子宫促进收缩;因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h以内,故应加强产后2h监测,鼓励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不能排尿者,予以导尿。鼓励产妇早期哺乳刺激子宫收缩,减少阴道流血量。

2.3产后出血的抢救

产后出血一旦发生,抢救休克同时,查找产后出血原因,迅速止血。同时有效地补充血容量,把握抢救时机,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快速输液的同时要注意产妇的自觉症状,以免输液过快过多而导致急性肺水肿。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及时地吸氧,最好予以面罩给氧,流量为4~6L/min,观察氧疗效果。产后出血病人易出现休克,应采取保暖、吸氧。按摩子宫,应用缩宫素,如无效可手术结扎子宫血管或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效果差或无效行子宫切除术。胎盘滞留或残留应及时手取胎盘,如胎盘植入行子宫切除术,软产道损伤缝合止血。

3、结语

总之,产后出血是产科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其原因不外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等。产后出血的防治应贯穿于整个孕期,孕前做好计划生育宣教,做好避孕,减少人工流产次数;孕期做好产前检查;对高危妊娠做好监测及及时治疗。对于积极治疗大出血不止的应果断行子宫切除术以挽救患者生命。

参考文献

[1]陈旭.产后出血72例临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09,3(19):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