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与学生家庭沟通联系长效机制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6-16
/ 2

高校与学生家庭沟通联系长效机制探析

李磊周晓英

高校与学生家庭沟通联系长效机制探析

李磊周晓英青岛科技大学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调高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机制,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相互配合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本文对如何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长效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家庭沟通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6-0076-02

一、建立家校沟通机制的重要性

1.有利于增强高校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我国现行高等教育实行的是专业教育,大学生入学以后,按照一定的程序编入相应的系(院)、班,分专业进行培养,以班或年级为单元实施教育和管理。学校给同一专业的学生制定同样的培养规格,采取齐步走的培养模式,提出基本一致的管理要求。事实上,每位大学生由于家庭出身、知识基础、交际环境和遗传基因等因素的差异,在人生价值取向、学习动力、接受能力和自律意识等方面存在千差万别。大学生进校前的有关情况,家庭最清楚,进校以后的表现,学校更清楚。大学生经过一个学期,一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培养塑造,回到家庭,全面展示平时所学,其表现能否达到学校培养规化的阶段性目标,家庭又最有发言权。所以,学校和家庭只有加强沟通,共同合作,才能全面准确的了解学生,做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2.有利于高校更好地发挥应有的功能

现代意义的大学,不仅承担继承、传播、创造知识,培养人才的历史职责,还担负着社会赋予的净化灵魂、服务社会、提高国民素质等的社会职能,而且,大学的职责和功能不是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有一个逐渐完善发展的过程,而其不断完善的动力来源于社会。美国一著名大学的校长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曾指出,大学必须源源不断地吸取来自学生、家长、校友以及社会各界的心声,实现其结构和功能的不断完善。学校与学生家庭联系沟通,一方面实现向家庭渗透教育的社会职能;另一方面,能广泛地获取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调整学校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办学效益大有裨益。

3.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当今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除遗传外,主要有媒体、同学、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尽管学校和家庭的作用较之以往有所减弱,但其相对于前三种因素而言,由于教育的正规性、合理性、组织性等特点,它们又在很多方面优于其它因素。为此,家庭和学校的契合是最为可行和易于保证的,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此外,在21世纪的今天,社会是一个开放系统,社会现象比较复杂,社会结构日益分化,多种价值观并存,这些极易导致尚未完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生感到迷茫。由于学校灌输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往往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冲击,这就要求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真诚沟通,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增强教育的功效。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家校沟通的途径分析

1.家校沟通的内容

(1)学校发展

通过向家庭介绍学校和学生的基本情况,方便家长开展家庭教育。主要包括校情介绍、专业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后勤服务等。校情介绍主要是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发展沿革,办学指导思想,教学基本建设,专业学科结构,以及新形式下学校的奋斗目标等基本情况;专业教学计划介绍则主要针对大学生所学专业向家长介绍专业的一些基本情况,如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师资队伍状况,课程安排,教学进度,考核办法等,让家庭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毕业后从事什么职业等现实问题;人才培养模式,就有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如选课制,师生双选制,学分制,导师制等,学校都有必要与家长沟通商量,以便家长指导子女在改革中做出最佳选择;后勤服务主要就如何提高服务能力,在服务项目的选择上,服务过程的感受和服务效果的评价上,都应该听取家长的意见,使服务工作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

(2)学生自身成长

学生在校期间,思想、学习、工作、生活、人际交往等都应与学生家庭进行沟通,让学校与家庭共同感受学生取得成绩和进步带来的喜悦,共同思考学生退步或违纪的深层次原因,并寻找解决的办法。对追求进步,学习、工作和生活表现突出的学生,学校给予的评先、评优,以及推荐入党等奖励,应与家庭联系沟通。对学生出现的退步现象,如成绩下滑,放松要求,生活散漫等,学校应及时与家庭沟通,共同找出原因,寻求解决的对策。对学生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因不遵守校规校纪受到处罚,应及时与家庭联系沟通,共同帮助学生改过自新。

2.家校沟通平台

(1)书信平台

书信作为一种古老而又重要的联系沟通方式,在高校与学生家庭联系沟通中占比较大的比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学生家里比较偏远,通讯信息落后时,可以通过书信的形式将其在校情况详细告知其家长。书信有利于学校就有关问题进行细致的交流,富感染力,适用于比较重要事项的联系沟通。

(2)信息平台

家校沟通的信息平台有电话、手机、网络等方式。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电话、手机等通讯工具,随时随地就有关问题与家庭联系沟通,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家庭也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向学校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随着互联网的推广使用,很多家庭购置了电脑,有的家长养成了上网的习惯,有自己的电子信箱、QQ号。学校可以把学生的个人信息(包括学习、社会实践、奖惩等)公布在网上,家长、学生可以凭密码进入查看;网站还可以设立家长园地、老师信箱、论谈等栏目,让学生、家长和老师共同参与学习讨论,达到三方互通信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从而实现学校、家庭和学生的立体互动,架起学校和家长互动的桥梁,营造有利于高校与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良好环境。

(3)家长学校

召集所有家长到学校开家长会是不太可能的。但学校可以利用新生入学、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出差等机会或专程到某地区,以家长学校的形式召集家长开座谈会,介绍学校和学生的有关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三、促进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长效机制的措施

1.建立学生在校情况信息档案实现家校知情互动

以家庭知情为目标的互动,学校要从学生入校开始建立学生在校情况信息档案,档案包括家庭基本情况和学生在校情况。学校要告知学生本人建立学生在校情况信息档案的目的、意义,并与学生共同商讨和制定大学四年的学习目标、学习生涯的设计,并及时让家长知晓,使学生在明确家庭要共同参与管理的前提下,实现学生与学校以家庭知情为目标的互动。

2.营造高校与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良好氛围

高校在鼓励教学与科研的同时,要大力开展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学习讨论,牢固树立“大学生仍需要家庭教育”的观念,进一步认识高校与学生家庭联系沟通在帮助学生成才,促进学校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要明确高校与学生家庭联系沟通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立高校与学生家庭联系沟通逐级评价体系,采取问卷调查、个案访谈、查阅联系沟通原始资料等形式,逐级考核,对默默无闻做好与学生家庭联系沟通工作的政工干部要给予工作上的肯定。

3.做好高校与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基础性工作

高校与学生家庭联系沟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工作量大且艰苦。先要有坚实的基础,才能使联系沟通工作顺利开展,否则易出现无法沟通或言不达意、适得其反的结果。基础工作集中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对高校基本情况的了解;二是对学生本人基本情况的了解;三是对学生家庭基本情况的了解,包括家长素质、经济状况、联系办法等。要配齐配强政工干部队伍,尤其是政治辅导员队伍和专职团干队伍,把素质高、懂教育、善管理、沉着稳重的教师充实到政工干部队伍中去,为高校与学生家庭联系沟通提供组织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晓红.家校沟通的有效方法初探.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2):73~74

2周月朗.近年来美国家校合作的研究与实践,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4):81~83

3陈勇、贺军生.德育视野中的家校沟通和互动——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互动.煤炭高等教育,2006(2):5~9

4朱建刚.对高校、家庭和学生新型互动关系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2):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