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星李香梅任俊
(河南省尉氏县妇幼保健院475500)
【摘要】目的:探讨间歇性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黄疸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间歇性照射组60例,对照组为持续性蓝光照射组60例。两组均常规对症治疗,治疗时间均为3天。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的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治疗组治愈率为91.7%,对照治疗组治愈率93.3%,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7%。间歇性照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连续性照射组(p<0.01)。结论:间歇性蓝光照射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可广泛应用。
【关键词】间歇性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72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3-0112-02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患疾病,系由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临床表现为皮肤粘膜﹑巩膜等部位出现黄疸,新生儿发病率达60%,早产儿可达80%[1]。临床上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无需特殊治疗,部分病理性黄疸治疗不及时后果比较严重,可损害患儿中枢神经系统﹑听力和智力等,影响患儿愈后给其家庭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目前,临床上对于间接胆红素升高所引起的黄疸主要治疗方法为蓝光照射,我科自2010年3月~2013年10月对黄疸患儿采用间歇性蓝光照射组合连续性蓝光照射组各60例,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资料选自我科室2010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黄疸患儿,临床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中新生儿黄疸判断标准[2]。所有患儿均以间接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68umol/l,孕妇在妊娠期间无其他疾病,分娩过程中无窒息史。上述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3~15天)平均(5±2.7)出生体质量(2550-4320g)。足月50例,早产10例。对照组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3~20天)平均(5±3.6)出生体质量(2660-4100g)。两组患儿性别构成,出生天数出生体质量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方法:两组患儿均采取相同的常规对症治疗,给予口服益生菌,纠正酸中毒,补充液体﹑维生素B2,给予抗菌药物防止感染[3]。两组均采用双面蓝光照射【宁波戴维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XHZ】覆盖患儿眼部及会阴部位,维持箱温30-33℃箱内放水维持适当温度。间歇性照射观察组患儿每次照射8小时停4小时,对照组每次照射16小时停8小时,两组患儿疗程均为3天。照射期间不断观察患儿精神状况,监测血清胆红素值变化,同时观察有无腹泻.皮疹.发热等症状。如果发现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立即终止治疗。
1.3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以及蓝光治疗3天后的血清胆红素值变化,治疗期间患儿出现的发热?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及情况。
1.4疗效判断标准痊愈:患儿血清胆红素值降至正常,患儿皮肤黄染消失或减轻。
有效: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正常水平,伴随症状好转。
无效:患儿黄染无消退,伴随症状无改善,血清胆红素水平无明显下降。
1.5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x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1患儿治愈率比较(%)
3.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足月发生率为60%,早产儿可达80%。黄疸主要是由于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的。新生儿胆红素代谢有以下特点:①胆红素生成过多,新生儿每天每千克产生[144.5±397umol/l]。②肝细胞摄取胆红素的能力低下,新生儿出生时肝细胞中Y蛋白含量极微,仅为成人5-20%。③肝细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不足,新生儿肝酶系统发育不成熟,只有成人1%-2%使胆红素结合受限。④肝细胞排泄胆红素功能不成熟。⑤肠肝循环的特殊性即肝肠循环的负荷增加,由于以上特点使新生儿期血中胆红素蓄积而导致新生儿黄疸的发生。新生儿期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特殊治疗,而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的病理性黄疸,如果不及时救治,血中胆红素易透过患儿血脑屏障侵入脑组织而形成胆红素脑病,影响患儿神经系统发育,造成患儿智力障碍或者死亡,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
临床上对于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治疗措施即为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主要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胆红素对于波长450-460nm的光线作用最强,由于蓝光的波长主峰在425-475nm,故认为蓝光有效促进血清胆红素排泄,尤其是间接胆红素吸收能力比非结合胆红素吸收高2-3倍,胆红素结合蓝光后形成水溶异构体,可以快速通过尿液和胆汁排出,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水平[4]。研究的结果显示:两种蓝光照射方式均能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由于蓝光照射为体表,体表胆红素消退快于血清胆红素,而且光疗16小时后,胆红素结合达饱和状态,继续光疗不能发挥作用,间歇性和连续性照射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没有明显差异。
在对黄疸患儿进行蓝光照射时产生热能,新生儿体温中枢未发育完善,长时间照射导致患儿发热和皮肤压迫症状从而引发皮疹。光疗分解产物经肠道排出,对肠壁造成刺激从而导致腹泻,且蓝光光线对于患儿体内处于DNA修复状态下染色体有一定损伤性,从而引发一些列不良反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亦可看出: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和36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综上所述:采用间歇性蓝光照射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与传统的持续性照射疗效均显著,但间歇性蓝光照射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倡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潘军胡江谢集建药物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3):136.
[2]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73。
[3]张萌覃遵祥不同方式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副作用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6):892.
[4]刘冬容间歇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0(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