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4-14
/ 1

浅谈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张建涛

张建涛河北省武安市第五中学05630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活动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数学学习的社会意义,激发更大的学习欲望与更强的学习动力,兴趣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和成功联系起来的,常成功的活动,人们对它感兴趣,而常失败的活动会对兴趣起消极作用。经常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帮助他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使之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对数学学习也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态度不仅是对一定对象的心理反应倾向,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更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过程。它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图三种成分:认知因素是态度主体对于对象的了解和评价;情感国素是主体对于对象的情绪反应;意图因素是由认知和情感因素所决定的对于态度的反应倾向,是行为的直接准备状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可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上教师要善于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的进行中,教师可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在知识的生长点、转折点设计有趣的提问,以创设最佳的情境,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直观形象,唤发兴趣

人的思维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具体性、形象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坚持直观形象这一原则,即用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有充分的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说一说的机会,以丰富深化感知。

三、精心设疑,诱发兴趣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探索。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挖掘并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和善于捕捉学生思维活动的动向并加以引导的能力,充分运用疑问为发展智力服务。所谓设疑,是老师有意识地将“疑”设在学生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从而达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如针对学生喜欢趣味性、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看实物口说应用题”时,要注意抓住条件、问题和数量关系三大要素,有目的地进行多方练习。

四、通过游戏,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爱说、爱笑、爱动、爱玩,如果在教学中忽视了这一特点,一味平铺直叙的去讲,必然使他们觉得疲劳乏味,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经验证明:要妥善地把他们喜欢做游戏的兴趣迁移到课堂上来,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勤奋学习,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感到亲切的情境。

如通过“小猪帮小兔盖房子”学习“比多少”,通过“小动物排队”学习基数、序数,让学生觉得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感到亲切可信,从而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动机。另外要选择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例如通过在站台上车、下车的人数来学习加减法。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最容易产生兴趣,如果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就不但能激趣,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五、应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兴趣

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积极主动的活动是儿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一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较少,接触社会的范围较窄,在用数学的实践活动中,我多采取模拟现实与数学游戏相结合的形式,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活动内容,如跳绳、踢球、赛跑等,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这样就可以给学生以亲切感。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振奋的精神,教师就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设计适于儿童心理特点的吸引学生愿意学的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如一题多变、开放题、找朋友、做医生等,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学习兴趣。

总之,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首先是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尔后,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技术性问题,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句话,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他们常常对新颖的东西感兴趣,对运动变化的东西感兴趣,对相互矛盾的东西感兴趣,对笑话、幽默故事感兴趣,对美的东西感兴趣,对实验、操作感兴趣,对竞赛和游戏等感兴趣……以培养学习兴趣为核心,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