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自主课堂刍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创设自主课堂刍议

郑宝玉

福建省长泰县实验小学

在传统课堂教学“教师中心”的弊端不断受到猛烈抨击时,教育界提出了“以学生为主”的响亮口号,在一定意义上,它应和了素质教育生动活泼的气氛要求,与主体性教育对人的个性重视遥相呼应,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认可。

在对“自主课堂”进行探究时,明确“自主”应是第一要意。那么什么是自主呢?“自主是个体通过意识与能力表现出来的认识、支配自身与认识、支配外界环境的主体状态,通常所说的了解、理解、探索、获得、控制、改变等都是属于自主参与下的个体意识行为活动。”英国学者迪尔登提出自主性水平确定的三条准则:“1、他对想些什么与做些什么形成自己的判断;2、他倾向于对自己初步的判断作出批判性反思;3、他倾向于把这些初步的和反思的判断的实际信念与行动整和起来”也就是说人的自主性水平就是独立作出判断、批判性反思以及将信念与行动整和起来的水平。

关于当前课堂存在的弊端,有学者将之归纳为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和静态化四个方面。(教条化,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唯教材论、唯教参、唯教案上,老师把教材的内容当作了金科玉律,把教参的提示当作颠扑不破的真理,而课堂只是“教案剧”的演练。模式化,这表现在教学结构刻板化、统一化和教学行为程式化、线形化两个方面,它阉割了课堂的鲜活的灵魂,失去了意义的实质性关联。单一化,表现为教师与学生成为导游与游客的关系,游客由导游牵着,他带到哪游客就走到哪,你按照他的解说观看,至于自由的欣赏和深刻的体验是没有的。静态化,主要表现在,课堂中无真正的互动和交往,没有人与人的理解与对话,有的仅仅是以讲台为中心的“问答仪式”。)改变以上情况必须构建一种新型课堂,这种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不是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不只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示的场所。结合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调动主动学习的情感,让学生敢于乐于参与

心理学研究表明,主体的中枢活动包含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认知结构和情意状态两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动机、兴趣和追求意向,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在课堂上教师应努力以充沛的感情、专注的精神、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表扬、激励、引导、参与组织交往活动等手段,创设生动直观、情景、情真意切、陶冶心灵的艺术氛围,相互悦纳,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在实践中我重视以下两个方面:

1.热爱每一个学生有道是“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行”。而要让学生热爱你,喜欢上你的课,能主动参与你的教学过程,首先得从自身做起——热爱每一个学生。

2.创设和谐氛围

许多学生上课懒于思索,缺乏参与的热情,不说、不读,也不问,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一种心理障碍:怕说得不对,读得不好,问得没水平,被同学看不起,让老师指责批评。要改变这一被动书面,教师必须以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给学生以尊重、理解和宽容,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让他们认识自己,让他们敢说、会读、爱问。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师爱外,教师可把激励、竞争带进课堂,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鼓励他们敢说、会说、爱说。并且,教师对学生的课堂上的任何行为,诸如提出问题、发表见解,练习作业等,教师都要给予及时而积极的评价,用充满爱、信任与期望的艺术语言不断帮学生消除障碍,激励学生上进,师生共享成功之乐。

二、注意引发思维深度,让学生有效参与

语文素质的内涵固然广阔,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但最重要的应是思维素质。当学生被激发了参与热情后,进入了“学习的角色”,教师就应该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切实提高学生参与的时效。实践中我注意从以下两方面落实。

1.鼓励质疑问难

教学中,抓住契机激发学生质疑问难,在学生提出问题后认真研究学生的思路,鼓励、引导,并抓住好的问题,带动全体学生有效参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例如,在教学《三克镭》时,由于本课是有关外国科学家的故事,人物生活时代又十分久远,并且文章中很关键的物质-镭又涉及到复杂的科学领域,同时文章的字数比较长,要让孩子们能带着兴趣学习这篇课文不是件容易的事,而要理解这篇课文的精髓,与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对于学生来说更是有很大难度。如何解决这一教学上的难点呢?面对有些枯燥的课文,课堂上我抓住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向学生抛出问题“读到最后一句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通过思索后提出许多的问题,经过梳理后,我就让学生们带着最后的三个问题重新回到课文,进行阅读思考。可以看出在带着探究目标的下这回孩子们的读书更加专注,兴趣也更加深厚了。

2.注意诱发求异思维

人的创造力主要靠求异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求异思维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力量和能力,积极、独立思考问题,这本身即体现了主动探求的过程。

三、注重学习活动广度,让学生人人参与

注重学习活动广度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中都能自觉主动地活动,人人都成为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收器。

1.促使自我学习

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中,有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已知基础上自己能弄懂的,这就可以由学生独立去学习,等他们学习之后,再通过说说、议议或者通过提问、练习来检查他们是否完全掌握并给予评价。

2.引导主动学习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教学中应大力强化主体意识,注重启发诱导,让教的过程变为导的过程,变为学生探索发现的过程,千方百计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引导互助学习

当学习内容依靠学生个体无法完成时,教师可采取小组学习形式,由学生在小组内互帮互助,提出问题,共同研讨切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交往、合作意识也得到培养。

综上所述,自主课堂是建立在基于师生充分自主基础上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改变,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强调自主,并不否弃责任、自主并非放任,并非随心所欲,而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自主与责任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