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区布嘎乡卫生院云南省昭通657013
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9月-2014年12月期间发生静脉输液渗漏的5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输液渗漏原因,总结护理对策。结果:本组中有21例是由于临床人员操作的原因导致渗漏,另外34例是由于患者因素,包括患者没有采取正确的自我护理措施、患者为小儿群体或婴幼儿。结论:静脉输液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患者因素、护理人员操作因素而发生液体渗漏,需引起临床人员的重视,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尽可能的减少输液渗漏的发生。
关键词:静脉输液;渗漏;原因;护理对策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的常用疾病治疗方式,通过该途径可使药物迅速进入机体而发挥药物,从而快速改善患者的病情状况。而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渗漏便是常见的类型,一旦发生渗漏则可能导致组织坏死等严重,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1]。因此,掌握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分析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本文收集我院发生静脉输液渗漏的55例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发生静脉输液渗漏的55例患者,本组患者中男29例,女26例,年龄12岁-79岁,平均年龄(47.63±14.27)岁。
1.2方法
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输液渗漏原因,总结护理对策。
2结果
本组中有21例是由于临床人员操作的原因导致渗漏,另外34例是由于患者因素,包括患者没有采取正确的自我护理措施、患者为小儿群体或婴幼儿。
3讨论
3.1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静脉渗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因素,尤其是小儿群体和老年群体。由于小儿群体缺乏自主意识,而静脉穿刺往往会产生疼痛、瘙痒等不适,一旦小儿用力抵抗或者输液过程中搔抓穿刺部位则容易导致渗漏发生[2];老年者则由于机体功能退化,反应力相对降低,在活动时容易出现穿刺针松动、滑脱但并未及时发觉的现象,最终导致渗漏发生[3];另外则是护理人员因素,尤其是一些缺乏经验的年轻护士或者刚入职的护理人员,在穿刺过程中容易出现一次穿刺不成功、穿刺针固定不稳固等情况而发生渗漏,特别是在小儿群体和老年群体,这部分群体血管较小且脆弱,穿刺难度较大。
3.2静脉输液渗漏的护理
首先是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应充分的掌握各项护理技能、技巧,尽可能的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其次是在穿刺前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为患者讲解穿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应尽量减少活动;如果患者为小儿群体则需告知患儿家长加强患儿的看护,防止患儿搔抓穿刺针;穿刺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静脉,如果患者为长期住院则尽量选择留置针,减少对血管的损伤;如果患者的穿刺条件非常差且需要长期输液,则可在输液前在局部涂抹阿托品、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剂,对于静脉塌陷、循环差等穿刺难度较大的患者则可以在穿刺前进行局部热敷;另外是要掌握拔针的技巧,正确的拔针方法为:将调节器拧紧,避免拔针的时候药液漏入皮下,操作者注意针尖将要脱离皮尖的一瞬间快速采用棉签按压住穿刺点,避免药液经穿刺点渗入;再次是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输注药物的特点,特别是在输注甘露醇、化疗药物、钙剂等刺激性大的药物以及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等高危药物,一旦出现渗漏则会造成严重后果,护理人员需掌握药物性能,合理控制药物输注浓度和速度。对于持续输注间羟胺、多巴胺等药物的患者应及时通过留置针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并至少三个小时更换一次,防止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在为患者输注浓度为百分之二十的甘露醇的时候应为患者进行局部热敷,从而增大血管官腔,降低输入液体的黏度,提高了药液滴注的速度,避免或减少了渗漏的发生[4];而在为患者输注化疗药物等刺激性大的药物时应预先为患者输注较少的生理盐水,并要注意必须确保针尖在血管内的时候方能开始滴入药物;最后是加强患者的巡视,及时观察患者输液部位书中出现疼痛、苍白、肿胀等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以上反应则应及时更换滴注部位,护理人员交接班的时候应严格按照床头交接班的方式,尤其是对输注化疗药物等高危药物的患者。
综上所述,静脉输液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患者因素、护理人员操作因素而发生液体渗漏,需引起临床人员的重视,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尽可能的减少输液渗漏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文君,李良兰,唐万珍,蒋仁莲,廖娟.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医院静脉输液渗漏率[J].护理学杂志,2014,23:6-9.
[2]高朝琴,楮秀华,周华玲.预见性护理在预防急诊小儿静脉输液渗漏中的作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11:156-158.
[3]陆琴,韩萍.我国预防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0,01:45-47.
[4]陈美清.50%硫酸镁湿热敷与土豆片在重度静脉输液渗漏中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0,17:2671-2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