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美(江苏苏州金阊医院215008)
【摘要】目的:探讨D-二聚体异常结果的临床疾病分布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日本SYSMEXCORPORATION公司生产的CA-55O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浆D-二聚体,>256ug/L判定为异常结果。结果:血浆D-二聚体异常患者的疾病分布为,冠心病22.5%,脑梗死15.0%,高血压8.9%,DM7.4%,急慢性支气管炎7.2%,肺部感染6.2%,动脉供血不足6.0%,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5.0%,肺炎3.5%,恶性肿瘤3.3%,脑出血1.7%。结论:D-二聚体水平的动态检测对多种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诊治、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D-二聚体;检测;疾病分布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8-0843-01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Fb)的特异性降解产物之一,为继发性纤溶的特有代谢物之一,其水平的增高可反映体内继发纤溶活性的增强,可作为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1]。凡有血块形成出现,D-二聚体均有升高,故其特异性不高。D-二聚体对血栓性疾病如冠心病,脑梗,高血压,DM,肺部感染都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对恶性肿瘤也具有重要的观察价值。
现将我院515例D-二聚体检测异常的病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2009年7月-2011年7月间我院住院病人,年龄26-95岁,平均66.2岁,<30岁0.58%,30~59岁3709%,≥60岁以上占62.3%,其中男性206例占40%,女性309例占60%。
1.2方法:采患者静脉血2.7ml,美国BD蓝色管抗凝,3000r/min离心10分钟,4小时内检测完毕。试剂德国SIEMENS原装试剂,日本SysmexCA550全自动血凝仪,D-二聚体>256ug/L判定为异常结果。
2结果
515例D-二聚体检测异常患者疾病分布情况见表1。
3讨论
从表1可见冠心病所占比例最高达22.5%,D-二聚体水平的增高表明体内有纤维蛋白血栓形成和纤溶形成,D-二聚体含量变化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冠心病患者体内存在凝血和纤溶活性异常,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与冠心病的危险程度呈正相关,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2]。
脑梗死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于血栓形成而诱发继发性纤溶亢进致血循环D-二聚体显著增高,尹长林等[3]通过对5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4小时的血液D-二聚体含量与40例健康人对比,结果患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D-二聚体的定量检测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及病例判断、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高血压通常是由于血管收缩使血流通过血管困难而产生血栓,引起血液高凝和继发纤溶的亢进[4]。
DM患者由于长期的高血糖易引起一系列的血管病变,近年的研究认为糖尿病是一种低度炎症性疾病[5],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浆D-二聚体测定,有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血栓形成前状态及血管病变的发生,指导临床及时应用抗凝药物,防止血栓形成,并对血栓形成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支气管炎,肺炎,肺部感染,慢阻肺均是以呼吸气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呈进行性发展,随着病情的进展,常导致机体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并引起酸碱及电解质失衡,血液呈高凝状态或血栓前状态,持续存在可导致肺部微小血栓形成[6],继而引起D-二聚体的升高,恶性肿瘤本身含有促凝活性及纤溶活性成分,可致血液和纤溶的异常,D-二聚体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显著相关,动态观察D-二聚体含量对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7]。
其它疾病如消化系统炎症,泌尿系统炎症等疾病,因长期炎症刺激均有可能出现凝血及纤溶改变,所以血浆D-二聚体升高对上述诸多疾病都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并可动态观察病情突变,指导临床用药疗效。
参考文献
[1]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34
[2]杨秀林,徐海年,王景明,等.D-二聚体与不同类型老年冠心病与纤溶活性的相关性[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1,23:(4),310~312
[3]尹长林,高宗良.急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的变化[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4,7(5):29~30
[4]陆卫良,任林,丁关群等.2型糖尿病及并发高血压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2009,24:(4),298
[5]李秀敏,邬云纪.糖尿病是一种炎症性疾病[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19(4):251~253
[6]张静,刘庆玲,熊德栋.血浆D一二聚体的检测和恤气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医学前沿,2010,5(16):73
[7]闫华,赵崇高,江涛,等.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检测与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5(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