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仁寿县人民医院功能科四川仁寿620500)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显像与B-Flow技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变的诊断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在诊断中应用超声显像与B-Flow技术,观察其血栓情况。结果:本组118例患者,确诊率100.00%(118/118),双下肢血栓8例、单下肢血栓11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90例、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28例,研究组的股静脉与腘静脉内径值均大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本组患者中59例血管呈无回声,29例呈自发显影,10例呈实质性低回声,20例呈稍强回声。结论: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变时应用超声显像与B-Flow技术,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并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超声显像技术;B-Flow;肢深静脉血栓;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8-0056-02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oflowerlimb,DVT)作为临床常见与多发疾病,极易引起肺栓塞,进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据统计,此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了控制肺栓塞发生几率,DVT的早期诊治得到了临床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当前,DVT主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为了明确其临床价值,本文以我院收治的1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了超声显像与B-Flow技术,诊断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了118例患者,男60例,女58例,最小25岁、最大78岁,平均(56.4±2.1)岁,病程:最短10d、最长24个月,平均(5.4±1.3)个月。纳入标准:①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患肢疼痛、肿胀、活动困难、皮肤苍白等;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均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选取同期入院检查健康者,纳入正常组,共118例,男61例,女57例,平均年龄(54.8±2.5)岁,平均病程(5.2±1.2)个月,本组患者纳入研究组,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美国PhilipsIUElite和GES8彩色多普勒显像系统,探头频率分别为3.5MHz与5.0~12MHz。患者取仰卧位于俯卧位,结合检测需求,调整体位。在检查时,坚持由远到近、由横向到纵向扫查,并对血管的相关情况进行全面、详细记录,如:管腔、管径、回声、位置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确诊率、下肢血栓深静脉内径值等。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诊断结果
本组118例患者,确诊率100.00%(118/118),其中双下肢血栓8例,单下肢血栓110例,右下肢48例、左下肢62例;同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90例、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28例,患肢深静脉均伴有扩张,与正常静脉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所示。
表患肢与正常下肢股静脉与腘静脉内经比较(x-±s)
注:与正常组相比,*P<0.05。
2.2声像图
本组118例患者,其中59例血管呈无回声,29例呈自发显影,10例呈实质性低回声,20例呈稍强回声。
3.讨论
DVT属于临床常见病,患者临床上以患肢疼痛、肿胀、溃疡、色素沉着等表现为主,如果未能得到及时的诊治,则可能诱发肺栓塞,进而患者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的威胁。此疾病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小腿深静脉血栓、髂骨静脉血栓与混合型,其中混合型所占比重相对较高。
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在超声影像技术及高频探头支持下,彩色多普勒超声随之出现,为了明确其临床价值,本文以我院收治的1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结果为确诊率100.00%,同时与正常组相比,患肢股静脉与腘静脉内经明显增宽,差异显著。国内学者以DVT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其结果为诊断准确率为98.5%,此结果与本研究一致。
在检查过程中,临床工作者应严格把握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指征,具体为:两维超声检查后,应显示下肢静脉管腔内呈实质性回声;同时,病变位置管腔内血流应显示为充盈缺损。但根据临床实践可知,此方法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如果患者为急性血栓,则可能出现漏诊,造成此情况的原因为患肢肿胀程度严重,制约了高频探头的有效运用,同时患者伴有明显疼痛,难以加压;二是,彩色增益水平易影响诊断结果,如果其过高,则会造成血流信号外溢,进而增加了微小静脉血栓的漏诊率;如果其过低,则会出现血管腔内无彩色血流显示,从而影响诊断准确率;三是,探测时受患肢溃疡、表皮结痂等因素影响,便会导致漏诊[1]。
为了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效果,本文采用了超声显像与B-Flow技术。超声显像具有实时性、无创性与动态性,它可准确观察血栓回声、判断病变范围、掌握管腔阻塞程度、识别血栓类型,进而为临床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它还拥有可重复性、经济性等优点,待治疗后,借此技术观察血管再通情况,从而明确了治疗效果[2]。B-Flow技术属于血流成像新技术,其最为凸出的优点便是可对血液反射、血流回声进行直接显示与观察,同时,在二维图像中,对血流灰阶回声进行实时显示,与传统技术相比,它进一步提高了显示信息的清晰性与及时性,并且提供了血流的相关曲线[3]。
综上所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变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效果显著,其作为无创、准确、经济与简便诊断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但临床实践中要求医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精度,并且要结合患者发病部位、病情程度等进行重点检查。
【参考文献】
[1]喻林.关节置换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髋膝关节病变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4,22:4078-4081.
[2]朱兵,田广磊,戈小虎.血浆D-二聚体检测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5,07:668-671.
作者简介:孙晓青(1975年6月7日),女,汉族,籍贯河北省宽城县,学历:大专,职称:主治医师,毕业于四川省成都卫生干部管理学院临床系.研究方向:超声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