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络的发展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实践和推动“三个代表”重要精神中,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如何与时俱进,锐意创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利用和发挥网络的优势,提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是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等学校;学生党建;网络;三个代表
1网络发展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机遇
1.1网络发展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思想建设开辟了新领域、新阵地。
计算机网络作为现代化的新型的便捷的传播媒体,为我们党提供了一个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先进文化,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阵地。网络发展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供了有利手段,也为反击西方敌对势力对华的无端攻击和文化渗透以及打击邪恶势力,弘扬主旋律,提供了方便。高校党建工作要抓住信息网络化发展带来的机遇,利用它来为我们的改革和发展服务,为传播我们的思想文化服务。同时,网络的发展也为加强对外宣传,树立我党形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1.2网络发展有力地推进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组织建设的现代化。
网络的快速发展,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内容、形式、方式方法、手段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利用网络的自动化和高效性特点,在高校传统组织建设基础上,可不断创新网络党建发展工作载体,如积极分子网络化递交思想汇报,网络化党组织审查、反馈思想汇报,网络化发展对象政审,网络化发展对象公示,网络化入党志愿书填写指导以及网络支部会议等。运用网络化党员发展手段,开展网络党建发展工作,有利于简化了日常党建操作流程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时效性,使传统党建工作在“插上科技翅膀”后增添新的活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层次与水平。
1.3网络发展有效地改进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党员作风建设。
信息网络化条件下信息传播的自由性与开放性,有助于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通过网络党建,党建工作者可更广泛地征求群众意见,充分发挥普通学生的民主监督作用,促进学生党员的形象和作风建设,使学生党员更好地服务于群众,发展最优秀的学生入党,在校园内实践“三个代表”。
2加快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网络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途径
2.1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网络是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保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党要在各项现代化进程中继续保持其先进性,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现代化建设。历史表明,西方发达国家在其政党建设中,就极大地受惠于科技的进步和信息网络的普及。他们通过实现办公自动化和网络资源共享等方式,鼓吹其思想理论,对我党进行渗透和破坏。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网络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面对西方敌对势力,主动迎接挑战,运用现代技术填补党建工作的真空地带,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重要手段。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处理“法轮功”问题时所指出:“我们要高度重视因特网的作用。现在各部门、各单位电脑很多,上网的人也很多,一方面要利用这种优势,更高、更强地发出我们党和政府的声音;另一方面要加强技术管理措施,限制反动和有害的内容的传播。”目前,高校学生上网日益普及,作为高校党建工作者,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党建,大力加强在网络文化领域的反渗透斗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民族传统美德,宣传先进健康的网络文化;另一方面,要积极利用网络,发挥最广大群众的网络监督作用,抑制党内腐败现象的蔓延与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密切党群关系;同时,通过“网络党建”,实现党建工作自动化,增强党建工作效率,在实践中真正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2.2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网络是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产物。
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高等学校是网络普及化程度最高的处所,学生是上网用户的主流。互联网影响的日益广泛和运用的更加深入,给人们的思想、行为乃至社会结构都注入了新的内容。面对这种新形势,高校党建工作要体现信息时代的特性,就必须“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党的任务”,与时俱进,占领网络这一带有时代标志性的信息沟通领域。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便利了不同国家、制度和信仰的人们之间的交流,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凭借其在网络信息资源方面的优势,大肆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文化扩张。据统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网络上的信息资源量约占98.3%,而中国还不到1.0%。学生在上网时,极有可能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毒害。因此,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必须从党和国家的战略发展需要出发,主动出击,占领网络这一主阵地,充分利用网络为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服务。
2.3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网络是实践“三个代表”,锐意创新的产物。
网络的发展为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载体。传统党员教育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内容容易流于单调陈旧,方法往往单一枯燥。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交流的多元性、交互性、即时性等特点对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果我们不解放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一种新的教育载体,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教育模式上,将很难实现党员教育的预期效果,并导致在与网络信息交流方式的较量中处于劣势。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网络,充分利用了网络这一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载体,拓展了学生党建工作的新领域,必将大大增强学生党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3实践“三个代表”,积极推进高校学生党建进网络工作
3.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实事求是,主动出击。
网络发展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机遇,也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提出了挑战。面对这一学生党建工作中的新领域,高校党建工作者要解放思想,主动开创学生党建的新局面。通过开发学生党建网站等手段,扩大宣传,普及党的基本理论和思想。在具体工作中,要结合本校学生党建实际,分步骤有计划地推进高校学生党建进网络工作。
3.2充分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和开放性特点,增强高校党建进网络的实效性。
互联网之所以发展迅速,对高校学生能产生如此巨大的魅力,在于它是学生交流和获取信息的相对开放的和交互的平台。党建网站要求所提供网络信息要有较强的政治性、教育性、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新颖性和丰富性,而这恰好是网站访问量的重要影响因素。解决这一问题,可通过加强网站的交互性予以弥补。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很少访问思想教育类网站,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网站内容单一,“红色网站”重点往往放在收集和宣传党建知识方面,基本起到的只是一个“网络图书馆”或称为“电子资料库”的作用,网站缺乏交互性,可参与性差。这种现象的存在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网络提供了经验。要使“红色网站”真正成为各高校学生和党员的“网上家园”,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结合网络特点,仔细分析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时代特征,有的放矢,增强网络党建的实效。
3.3探索规律,着眼学生党建实际,初步实现高校学生党建自动化。
党建网站是党组部门利用信息技术,在网络上建立数字化以及网络化的党建管理信息系统。由于我国互联网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大部分党建网站还处在发展和完善阶段,在党建工作进网络工作中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总结,现状是热门网站“热”而不“红”,甚至有不少“灰”、“黑”、“黄”的成分,而“红色网站”却“红”而不“热”。高校学生党建进网络,首先应继承党建网站的宣传教育功能,发挥网络党建思想阵地作用,然后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加快学生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的自动化,实现递交入党申请书、递交思想汇报、思想汇报审复、党课学习班、积极分子培养与发展、群众意见调查、发展对象公示、预备党员接收和考察、预备党员转正等入党程序的网络化,在党员管理中,充分利用学生党员数据库,进行党员登记、党费缴纳、党员统计和党组织关系转入转出等管理工作。此外,对于暂缓就业内党组织关系尚留在学校的毕业生学生党员,可专门成立临时网络流动支部,加强对这部分学生党员的组织管理工作。在具体设计中,网站建设可设立多处交互动态页面,保证信息的及时更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党建中群众的民主监督作用,密切党群关系。实现高校学生党员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自动化,是高校学生党建进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3.4加强高校党建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党建工作者自身素质,提高工作水平。
高校网络党建是传统学生党建工作的纵深拓展和延伸。在实践中既要结合传统党建工作模式,又要积极推动党建载体的创新,在方式、方法、手段等方面适应网络时代的客观要求。一批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是推动高校党建工作进网络的重要保证。而目前国内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知识结构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形势。有的学生党建工作者虽具备高度的政治意识、丰富的党建工作经验,但不太熟悉网络信息技术,而一些网站开发和管理人员熟悉网络、开发维护技术却缺乏政治理论知识、不熟悉党建工作,这就导致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尚不能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只有不断提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的业务水平,通过培训等方式,建设一支既有高度政治敏锐感,又有党建素养,并且熟悉网络信息技术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才能切实保证高校学生党建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钟蓉戎,李金林.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网络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3(8).
[2]雷水清.基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9).
[3]景丽芳.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的探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