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临床评估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临床评估分析

肖秋景1杨明2

(1.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局成都医院610041;2.四川省渠县人民医院635200)

摘要:目的研究对老年慢性肾衰竭病患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优势。方法选取60位慢性肾衰竭住院老年患者,随机分组后,对照组应用常规透析,观察组应用高通量透析,对比两组病情指标及不良反应差异性。结果经过透析后观察组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三酰甘油、β2-球蛋白、血磷均呈现出更明显改善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达到33.33%。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患者病情的改善速度更快且并不会加重不良反应,具有应用意义。

关键词:肾衰竭;血液透析;不良反应

慢性肾衰竭大多发生于老年阶段,属于肾脏实质性病症,会逐渐造成肾脏萎缩,临床表现为水电解质失衡、酸碱平衡失调、全身系统受损[1]。传统血液透析对部分分子毒素难以清除,极易造成并发症引发透析不良反应[2]。本次研究通过对比观察了高通量血液透析的应用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肾衰竭住院病患共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7:13;年龄区间处于62-80岁,平均年龄(71.37±3.06)岁。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16:14;年龄区间处于63-81岁,平均年龄(71.95±2.87)岁。两组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透析操作。选择美国百特公司生产的醋酸纤维膜透析器(130G),德国费森尤斯生产的超滤透析机(4008B容量)。低分子肝素抗凝,透析液选择碳酸氢盐。超滤系数设定为每h*mmHg为10ml,面积1.3m2,血流量控制在每分钟220ml至250ml。透析每周3次,每次持续4小时。

观察组应用高通量透析。选择德国费森尤斯生产的血液透析器(F60聚砜膜),德国贝朗生产的透析机。低分子肝素抗凝,透析液选择碳酸氢盐。超滤系数设定为每h*mmHg为56ml,面积1.6m2,血流量控制在每分钟220ml至250ml。透析每周3次,每次持续4小时。

1.3观察指标[3]

统计Ca(血钙)、BUN(血尿素氮)、Scr(血肌酐)、Hb(血红蛋白)、ALB(血浆白蛋白)、TG(三酰甘油)、β2-MG(β2-球蛋白)、P(血磷)。

统计组内发生头晕头痛、消化道不适、低血压、肺部感染病例并计算总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工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情指标

比较两组在入院时及血液透析治疗后各项病情指标变化情况,显示两组均存在数据改善,观察组除Ca外改善幅度相对较大(p<0.05),详见表一。

3讨论

多数情况下老年肾病患者会逐渐出现肾脏衰竭情况,临床推荐通过血液透析维持肾脏功能[4]。但在常规血液透析中,部分大分子毒素在血液中难以被彻底清除,造成长期累积,继而出现中毒症状。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有效将大分子毒素从血液中吸附,纠正贫血症状,改善患者身体整体营养状态以及钙磷代谢状态[5]。

观察组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三酰甘油、β2-球蛋白、血磷均呈现出更明显改善程度,分别为(21.4±4.7)mmol/L、(652.4±108.4)μmol/L、(9.5±2.1)g/L、(37.7±2.8)g/L、(1.5±1.0)mmol/L、(66.9±9.3)mg/L、(1.5±0.4)mmol/L。证明在高通量血液透析下,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滑以及身体虚弱造成的排毒功能受损影响可降至最低,毒性物质不再长期堆集,有效对患者血脂水平加以调整,降低透析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程汝兰,张洪福.慢性老年肾衰竭患者血液高通量透析治疗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5,v.21;No.22503:434-436.

[2]陈立娟.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法与血液透析滤过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v.1306:286-287.

[3]陶润.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v.1723:155.

[4]钟广芝,胡鹏飞.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中分子毒素清除效果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v.15;No.21810:1007-1010.

[5]邱建华.高通量血液透析与低通量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透析效果的临床比较[J].临床医药实践,2016,v.25;No.25706:470-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