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胆汤方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温胆汤方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杨志勇

杨志勇

绥化市北林区东津卫生院黑龙江省绥化市152013

【摘要】目的:观察温胆汤方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总结分析其作用机理,同时讨论湿邪作为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重要环节的理论及实践基础,为以后的进一步确定临床治疗的新重点及新思路做出前期准备工作。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为50例,对照组患者为50例。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治疗前症状积分基本相同,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意义,具有可比性。疗程结束后,观察组在证候总体疔效、临床症候积分、内镜下表现、幽门螺杆菌的清除情况。结果:试验结束我们得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6.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6.4%,两组组间比较症候积分均比治疗前显著改善,消化内镜下表现两组相似,但是治疗组在幽门螺杆菌清除的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温胆汤方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病,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受试者临床症状、且能更有效的清除幽门螺杆菌,受试者的具有疗效性及有效性双重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温胆汤方加味、消化性溃疡病、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31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4-116-01

消化性馈病是指发生在十二指肠或胃的馈癌,人群中患病率高达96%。现代研究认为消化性馈病的发病与粘膜局部损伤和保护机制之间的平衡失调有关,而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消化性馈荡的主要病因,亦与胃肠肽、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的作用、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因素有关。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病病是坚持整体观念指导下的辨证施治,广泛报道中医中药及相关外治法的临床疗效让人满意,服药后病情较稳定,改善胃下粘膜血流,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对幽门螺杆菌高清除率及较低耐药率是其相关机制,中药本身具有制酸止痛,且副作用较少,综合治疗使得患者可以长期服用,具有明显的优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100例病例均来源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门诊就诊,入选病例随机分为组,其中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所选病例均是胃镜诊断为消化性馈场。其中治疗组男性56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46.3岁,病程1-22个月,平均12.5个月。治疗组男性35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42.3岁,病程1-23个月,平均15.6个月;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33.4岁,病程1-23个月,平均16.6个月。两组年龄经检验,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性别、病程经检验,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治疗组西药和中药治疗,服用阿莫西林、埃索美拉挫、克拉霉素分散片、早晚餐前口服,一日二次,连续治疗10天,同时口服温胆汤加味水煎剂药,例如加入枳实、陈皮、法半夏、木棉花、砂仁、茯苓等。其中胃阴不足症患者加用太子参、麦冬、铁线石斛、寒热夹杂证者加用干姜、黄苳;黄连疲血阻络症患者加用九香虫丹参、檀香,砂仁;肝胃不和症患者加用沉香、香附、川棟子、百合、佛手、白苟药;脾胃虚寒症患者加用党参、甘松、肉桂。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方法。两组体检项目:包括体重、身高、营养、发育、血压等;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等三常规,试验前后各检查一次;生化指标,包括肝功能以及肾功能等,试验前后各检查一次。

2结果

两组有效率分别86.3%、96.4%,可见两组效率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别,但是对照组的患者无效率明显高于治疗组;两组治疗后在内镜下表现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比对照组在幽门螺旋杆菌清除方面更有效。

3讨论

消化性馈荡的发病多种因素引起的。近些年来,人们不断进行各种研究,其发病机制逐渐趋向明朗。常见的发病机制有以下几点:第一点,幽门螺旋菌与消化性馈疡发病有重要关系,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消化性馈荡病患者的的幽门螺旋菌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而根除后溃荡的复发率明显下降;第二点,消化性馈疡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由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临床研究表明,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使消化道的黏膜出现糜烂、馈荡,出血,甚至穿孔;第三点,一些科学家认为胃酸是导致消化性馈荡的元凶。消化性馈疡的形成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对粘膜自身消化所致。胃酸对胃動膜的直接损伤作用在消化道正常粘膜防御和修复功能遭受破坏时才会发生。因胃蛋白酶在时便失去活性,故在强酸性环境中胃蛋白酶被激活,与胃酸结合起来对消化道粘膜起消化作用而导致馈荡;第四点,精神心理因素也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会影响消化性馈病的发生和愈合。精神因素易使患者会出现应激反应,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则会引起下丘脑功能失,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大量的糖皮质激素,使胃蛋白酶、胃酸分泌增多,从而导致馈荡。消化性溃疡病长期性及反复发作的特性,疾病后期脾胃虚弱不可避免发生,可能会出现脾胃阳气的虚耗,或者对胃津液的耗损,日久,出现阳虚和或阳虚,或者阴阳两虚,因阳气虚弱则推动无力,气血运行不畅,久则涩滞必致血瘀,就有可能出现血瘀凝滞于胃,但纵观疾病发生的始终,不能忽略湿邪的存在,湿邪的特性也正符合本病的发生特点。湿邪易于他邪并而发病,或与寒凝,或与疲血,湿邪困住阳气,临床中出现的虚证的根本还在于此,湿邪与他邪交阻,形成本病的症状的多样化及病程的长期化以及偏高的复发率,最终出现消化性溃癌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严重的患者出现粘膜上皮的改变以及癌变,湿邪是贯穿消化性溃疡病的重要病邪。总结现代药理及动物实验、少部分的临床研究结论,我们可以认为温胆汤方或加味方在一定程度上对精神状态、神经系统产生积极的双向调理作用,将其现代药理研究作用应用于消化系疾病尤其是消化性溃荡方面,温胆汤方加减能都改善炎症状,提高粘膜修复程度。另一方面,通过其对胃与肠道的平滑肌的相异的调节作用,改善平滑肌的异常痉挛与允进、增加受损粘膜及粘膜下的血供与微循环。进一步增强消化性馈病粘膜的屏障作用,与微循环的改善共同促进受损粘膜的修复,达到愈合以及抑制复发的目的,在一定层面上,综合调节了患者的精神状态,不仅从病理生理上,也从社会学的角度发挥了积极作用。

现代医学对于消化性溃疡治疗上多以抗、抑酸和保护胃黏膜为主。但是随着细菌耐药性的逐渐增加,药物对治疗的有效率也在不断下降。现在采取温胆汤方加味来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复发率低的效果,疗效可靠,作用持久,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高静.慢性胃炎患者口腔幽门螺杆菌对胃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响[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0,31(4):252

[2]唐旭东.中医药抗溃疡病复发研究的若干问题.中医杂志,1995,36(12):746

[3]刘芝兰,陈萍.吸烟与溃疡病的发病关系及临床干预[J].医学综述,2006,12(18):1148-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