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02、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按计划统一招生,按计划专业培养的基本模式难以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选择和合理流动。实践证明,实施大类招生能缓解就业压力,增强高等教育的市场适应性。通过分析大类招生及培养的内涵,针对大类招生背景下“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点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大类招生;人才培养;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1按大类招生及培养的内涵
按照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我国本科教育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和管理学11个学科门类。每个学科门类下面分若干个一级学科。每个一级学科又由若干个专业组成。所谓大类招生是指在高校招生录取时。不再按专业或专业方向来确定招生计划进行招生,而是按学科(也有按系或学院)制订招生计划而进行招生录取的一种招生模式。
按类培养是指在按类招生的基础上。低年级时学生在学科(或系,或学院)的范围内共同实施基础课程的学习。高年级时学生通过对学科、专业的进一步了解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再在学科范围内选择专业。通过学习进行选择,通过选择完成学习直至毕业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构建大类招生背景下“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
“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即指由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三个层次不同但相互联系、逐层递进的“平台”构成必修课,由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任意选修课程模块构成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其中“平台”是保证学科大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厚基础、宽口径”,“模块”主要是实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体现个性。
2.1“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为了培养出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适应性较强的人才,“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认真贯彻“6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即:有利于学科大类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体现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有利于加强素质教育尤其是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有利于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基于上述指导思想,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下“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淡化专业、强化基础原则。要通过构建公共课程平台,规范公共课程设置,确保基础课程教学质量;
(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原则。在形成公共课程平台的前提下,要根据社会需要形成方向特色课程模块,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3)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原则。要依托专业方向,构建实践技能课程模块,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学科交叉原则。设置选修课程模块时要注重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扩展选课空间,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以此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5)整体优化原则。“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力求使课程各要素相互配合,整体功能达到最佳;
(6)适应管理原则。“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设立要有利于学分制、学生选课等教学管理制度的实施,适应学校的教学管理要求。
2.2“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内容
(1)课程内容的优化。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课程内容的选择,特别是课程内容的广度、深度、科学性、时代性和前后衔接性。因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并不是将原来的课程内容加以机械拼凑,而是进行有机的组合和全新的创造,在保持课程内容的基本理论、基本方向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基础上,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精选、凝练,及时充实现代科技知识,优化课程内涵结构,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接受课程内容教学中既能加强基础训练,又能得到能力拓展。
(2)课程类群的设置。在明确各门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及其所要实现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学科需要和社会需求变化等因素,科学、严谨地对所有课程进行关联分类与整合,形成特定功能的课程类群。在进行课程类群划分和选择时,要充分考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知识与技能、必修与选修、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等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德育类课程精而时新,基础类课程宽而坚实,专业方向类课程多而灵活,任选类课程广而有度,从而确保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能够适应现代经济社会急剧变革的需要。
(3)课程子系统的集成。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选择整合后的课程类群,分别移动并配置到各课程子系统中,将公共基础类课程类群集成为公共课程子系统,将学科基础类课程类群集成为学科基础课程子系统。并在每个子系统中设立一定学时的实践教学环节,以补充理论教学的不足。同时,在专业方向课程子系统的不同模块中应设置一些能反映时代要求和学科最新发展的课程类群(如名人报告、前沿讲座等),从而使专业教学能紧扣时代脉搏。
(4)“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建立。在充分考虑学科知识体系的纵向结构关系和各课程要素之间横向结构关系的基础上,准确定位各类课程子系统分别在课程体系中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并从整体上科学把握课程门数和学时、学分分配比例,真正把“拓宽基础、拓宽专业口径”的思想落实到实处,使课程体系的设置具备系统性、创新性和柔性,切实体现出“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规格要求,使“平台+模块”课程体系达到整体功能上的最优。
3实行按大类招生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先进的教育培养模式,使用不当一样会造成新的“产品滞销、积压”,严重浪费我国紧缺的教育资源。结合我校和国内其他高校已采用该模式的实际运行情况,实行按大类招生培养必须应注意以下问题:
(1)按大类招生培养不等于几个专业的简单叠加在词研中发现,实施按大类招生培养的个别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传统培养模式的培养方案一样,有些就是简单的叠加。试想菜谱没变,烹饪出的菜会变吗?原来的小炒,变成大杂烩,消费者会满意吗?由此可见,按大类招生培养模式还需从“菜谱”开始革新。只有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考虑文理渗透、学科交叉,设置好统一培养的课程、时间安排以及精选专业方向的课程,科学、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实现按大类招生培养的目标。
(2)按大类招生培养更应该加强专业建设大类招生培养,学生经过2~3年的基础平台培养学习之后,要进行合理的专业分流。学生选择专业分流方向的主体依据是专业建设所显示出的竞争实力,也就是说,在按大类招生的时候,一些俗称为“冷专业”能暂时生存下来,但到后期分流的时候,仍然为“冷专业”的话,其存在的必要性可想而知。所以,按大类招生培养,不仅不能忽视专业建设;反之,还要加大专业建设和改造力度,使“冷专业”变“热”,“热专业”不至于变“冷”。
(3)按大类招生培养更强调务实。从前面实施该培养模式就可看出,按大类招生培养是有条件的。即实施该教育培养模式的高校必须以务实的态度,审慎对待,条件不符的坚决不能赶潮流。此外,高校也必须辩证的看待该模式,不能认为该模式已采用,一切迎刃而解,就业率就会大幅度提高。该模式的实施降低了学生盲目选择专业带来的风险,自主选择专业分流,增强了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加上文理渗透的厚基础,学生未来适应社会的能力会大大增强。
结束语
目前,通过国内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的实践和作者粗浅的探索,认为按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全符合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大趋势,是新世纪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理性选择。
参考文献
[1]王京芳,曾又其,杨艳.院系按专业大类招生和培养的改革与通识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7(1):1-4.
[2]彭文武,刘小风.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2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