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泽军时万杰(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皮肤科834000)
【中图分类号】R246.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7-0302-02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塌渍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搽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中药塌渍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搽,以及单纯使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搽对比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药塌渍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搽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关键词】马拉色菌毛囊炎中药塌渍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马拉色菌毛囊炎是皮肤科的常见病。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三年间,我们采用中药塌渍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搽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20例,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40例患者均为本院皮肤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16-40岁;病程3天至1月。对照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15-45岁;病程4天至3周。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①典型临床表现;②挤出毛囊角栓做真菌镜检阳性和培养分离到马拉色菌;③病理检查:必要时做。取病变毛囊,经PAS和GMS染色可见大量出芽孢子位于扩张的毛囊内;④排除细菌感染等所致的毛囊炎。
1.3排除标准a.两周内全身或局部使用过抗真菌治疗以及其他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药物。b.对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过敏者。
1.4治疗方法
1.4.1治疗组:予中药塌渍(药物组成:苦参30g,黄柏30g,地肤子20g,蛇床子20g,苍耳子20g,百部20g,大风子20g,白鲜皮15g,土槿皮15g)上方水煎两遍,浓缩至1000mL,予6层纱布塌渍患处30分钟,每日3次。然后外涂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每日2次。
1.4.2对照组: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适量涂于患处,轻揉片刻,每日2次。
1.4.3疗程:2组均3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及停药2周后进行疗效判定各1次。
1.5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真菌镜检阴性;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退≥70%,真菌镜检阴性;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消退30%-70%,真菌镜检阳性和(或)阴性;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消退<30%,无改变或恶化,真菌镜检阳性和(或)阴性。
2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l可见,治疗后及停药2周后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马拉色菌毛囊炎是由马拉色菌在毛囊内过度生长引起的毛囊及其周围炎症病变,正常情况下毛囊内有少量马拉色菌存在但不发病,当各种因素引起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内细菌被抑制,马拉色菌过度增长即可发病。从皮损毛囊内分离的主要为球星马拉色菌(80.25%),其次为合轴马拉色菌(18.15%)。南方热带和亚热带炎热潮湿地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青壮年。常见促发因素有系统或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或)广谱抗生素,妊娠,局部封包等。典型临床表现是在毛囊皮脂腺丰富的胸背部出现红色毛囊性丘疹,半球状,有光泽,直径2-4毫米,散在对称部位,数十至数百个,数目多者较密集而不融合,丘疹顶端可有小脓包。面,颈,肩,上臂,腰,腹,臀部也可发生,均有皮肤油腻感,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可同时发生面部痤疮,花斑糠疹,多汗,表皮囊肿等。祖国医学认为马拉色菌毛囊炎为外来风湿之邪侵及机体,致局部毛孔闭塞,气血运行不畅所致。遵循清代吴师机所著《理瀹骈文·略言》提出的:“凡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外治法”。方中苦参、土槿皮、百部、苍耳子清热燥湿,杀虫疗癣;黄柏、地肤子祛湿热,止痒;大风子、蛇床子祛风止痒;白鲜皮清热解毒,除湿止痒。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杀虫疗癣、燥湿止痒之效。现代医学认为,马拉色菌毛囊炎是由马拉色菌引起,属嗜脂酵母,此菌是人体皮肤的正常菌群之一,主要寄生在皮脂溢出部位的表皮角质和毛囊中。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由孢子转化为菌丝相并引起马拉色菌毛囊炎,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为l%的硝酸益康唑和0.1%的曲安奈德复方制剂,其中硝酸益康唑属唑类衍生物,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具有抗表皮癣、酵母菌、霉菌的作用。曲安奈德可明显提高其抗炎、止痒及抗过敏作用。两者具有协同作用。本观察结果表明,中药塌渍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搽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5—86.
[2]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24—425.
[3]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21—122.
[4]靳培英.皮肤病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42—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