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铁路工程学校230011
摘要:随着物流发展和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增多,物流金融以其自身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银行、企业所青睐。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衍生型产品,物流金融在实际运作中存在诸多风险,阻碍了其长远发展。在阐述了物流金融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而从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物流金融存在的风险,最后提出了防范这些风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物流企;物流金融业务;风险管理
1前言
物流金融业务是物流企业在提供物流服务的过程中,为客户提供和物流相关的保险、结算、信托、租赁、资金支付以及资金信贷等金融服务。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物流企业已经无法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单纯凭借传统业务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众多物流企业纷纷通过和银行以及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开展物流金融业务,以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为优势,提高企业的行业竞争能力。
2物流金融业务在企业开展的内涵
2.1物流金融的概念
对于物流金融的解释,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诠释。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解读,就是指物流企业提供物流信息和监管的服务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利用这些物流供应链,从进行的金融活动;如果从物流企业的角度进行解读,就是指不需要银行的参与下,物流企业利用一些金融手段,对物流链上的货物和资金的流动进行组织。物流金融的出现可以说是物流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2.2物流金融在企业当中是必要的
2.2.1是增强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首先,可以为物流企业带来新的利润源泉。物流企业可以获得利润,通过对中小企业提供的物流金融业务得到的手续费,还能获得因时间而产生的货币价值,通过在物流金融服务的过程中。第二,物流金融所具有的保险服务,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物流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
2.2.2是增强非物流企业综合实力的必要条件。对于一些小中型企业来说,物流金融可以使他们解决贷款问题,是实现融资的重要途径,物流金融的业务是中小型企业再融资上可以利用物流业和金融业的服务来降低融资所需要的成本,从而是企业能专心于对自己企业核心科技的开发,减少在非核心业务上花费的精力,从而增强了企业的综合实力,使得在运作上更加一体化。
2.3几种主流的物流金融模式
现在介绍几种当前比较主流的物理金融模式,其他的物流金融模式都可以看成是以下几种模式的演变:
2.3.1质押监管业务模式。质押监管可分为动态质押和静态质押两种质押模式,是指物流企业负责对贷主储放在仓库的货物进行监管,而银行会根据这些货物的价值,对贷主提供一定比例的贷款。
2.3.2保兑仓业务模式。保兑仓业务就是在采购方和供货方之间建立合同,供货方可以通过采购方向金融业提出的贷款额度申请来获得贷款,而供应商则需要承诺对货物的回购,其中由金融业来控制其提货的权力,而由物流企业负责监管货物。
2.3.3深度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其深度包括销售执行和采购执行等等,例如供应商将货物送到物流企业的仓库,采购商向物流企业提交保证金,物流企业向供应商提供贷款,在这种模式下,则可以不需要银行的参与。
3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存在的风险
3.1客户资信风险。在物流金融业务中,物流企业充当质物监管者的同时,还可能作为担保人,当客户无法按期还款,同时质物变卖、拍卖后尚不能足额偿还银行贷款本息时,物流企业将承担担保责任。
3.2质押商品评估风险。质物的价值评估是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专业的从事仓储工作的企业,特别是一些行业倾向性明显的企业,长期从事某些行业商品的仓储物流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相关商品的经验数据,在对商品进行价值评估方面具有优势。即便如些,质押商品价值评估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商品的市场价值会有所波动,有些商品的保值能力较强,而有些商品的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若商品价格出现较大波动,在借款人到期无法偿还借款的时候,变卖拍卖该质物的价款可能无法偿付银行贷款,从而给银行造成损失。作为质物价值评估机构的物流企业可能要面临评估不当的风险,其与银行的合作关系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3.3商品监管风险。质物在库期间由物流企业负责质物的监管,物流企业必须保证质物的安全,要对质物的毁损、灭失承担责任;在质物循环进出库的过程中,物流企业负责质物的安全库存控制,质物信息在仓库与银行之间传递,信息失真或信息滞后都会导致一方决策的失误,造成质押商品的监管风险。
3.4内部管理和操作风险。许多物流企业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信息化程度很低,还停留在人工作业的阶段,会增加内部人员作业的操作失误的机会,形成管理和操作风险。
4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
4.1物流金融业务风险管理的特征
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存在于各个环节之中,受业务的结构整体以及外部环境多重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因此,物流金融业务风险不仅与企业密切相关,而且也会受到行业以及供应链等一些条件的影响。在物流金融业务的实际运作过程中,业务风险的大小会因为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化,所以要将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深入到每个环节中,努力做好业务风险防范工作。
4.2建立健全物流金融业务风险管理系统
4.2.1建立跨行业的信息平台
跨行业的信息平台具体包括信息的共享沟通和管理机制、专门处理相关业务以及物流金融的信息系统,此外还应该涉及物流监控、结算支持、评估控制、业务营销、风险识别以及调度优化等功能。建立信息系统要求物流企业提高内部的信息化水平,同物流金融业务所涉及的各个企业与协会间建立起能实现共享的综合信息系统,这样有利于物流金融对信息的快速提供以及监管物流的全过程,从而提高业务运行过程中的效率和信息化,有利于实现对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的统一集中管理。
4.2.2建立支持风险管理和业务运营的组织平台
对于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而言建立支持风险管理和业务运营的组织平台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物流金融业务的组织创新中,银行应该主动选择一些具有较大的实力和规模、广泛的客户网络关系以及业务管理比较规范的物流企业开展合作,并逐步建立物流金融平台,通过和业务相关行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提高核心能力,实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此外,银行还可以通过和一些大型物流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并在分行层面和地方物流企业以及合作物流企业的分支机构进行业务合作,以提高物品处置、物品评估以及业务监控等方面的管理水平。还可以通过和担保机构以及保险公司等机构进行创新和合作,实现对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不断地完善物流金融服务。物流企业和银行应该通过合作共同开发一套完善的物流金融业务风险控制以及贷款分析系统,用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5结论
综上所述,物流金融作为一种创新理念,是物流和金融的结合产物。物流金融的发展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的整体效率,而且物流金融业务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物流企业的竞争能力。本文通过对物流金融业务模式的仔细分析,科学研究了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旨在为物流行业和金融服务的发展提供详细的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袁光珮.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金融服务的分析与决策[J].统计与决策,2011,(8):169-171.
[2]夏洪胜,周鑫.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金融风险研究—以存货质押融资为例[J].企业发展,2012,(3):109-112.
[3]李毅学.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10):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