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英(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100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8-0018-02
【摘要】目的探讨快捷的静脉输液方法,以提高急诊静脉输液效率。方法将800例急诊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静脉输液步骤进行输液,观察组将排气环节改在治疗室进行。比较两组护患满意度及对气泡输入、排气失败的担心情况和输液操作时间。结果观察组5项评价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改进排气环节后的静脉输液操作加快了操作速度,减轻了护患心理压力,提高了护患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
【关键词】急诊科静脉输液排气患者护士满意度
静脉输液是急诊患者治疗中常用的给药方法。急诊患者病情危重,就诊高峰相对集中,对输液操作的速度有较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急诊科静脉输液护理质量,已有学者对急诊静脉输液流程做了整体的设计与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有不少学者对输液的排气环节进行改进。由于医疗产品的不断更新,静脉输液的液体包装大多改为非PVC共挤膜软包装,而临床静脉输液操作仍在沿用瓶装液体的操作程序。这种传统的操作程序是在患者面前将液体挂在输液架上,利用地心引力的原理进行排气。因此操作速度有所限制,延长了在患者面前操作的时间,增加了患者和输液护士的心理压力。鉴此,笔者对急诊静脉输液的排气环节进行了改进,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有护士15人,男1人、女14人,年龄24-46(30.32±10.82)岁。学历:大专13人,中专2人。职称:主管护师4人,护师7人,护士4人。职务:科护士长:1人,护士长:1人,护士:13人。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来我科就诊并在输液室输液的患者800例,男416例、女384例,年龄16-65(32.12±8.65)岁。疾病:上呼吸道感染186例,外伤160例,泌尿系结石136例,头昏待查82例,急性胃肠炎120例,急性阑尾炎56例,急性胰腺炎26例,哮喘18例,肠梗阻16例。职业:工人280例,干部180例,农民136例,学生142例,其他62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8例,中学(包括大专)142例,大专255例,本科及以上3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职业和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护士根据班次随机为两组操作。
1.2方法
1.2.1静脉输液排气方法对照组按照教科书中静脉输液步骤进行输液:配药护士在配药室配好药后检查输液器,关调节器,插输液器;由输液护士将液体送到患者床边核对后,排空气(抬高茂菲氏滴管下端的输液管,挤压滴管使液体迅速流至滴管1/3-1/2时,稍松调节器,手持针柄部,使液体顺输液管缓慢下降直至排尽导管和针头内的空气,关闭调节器),皮肤消毒,再次排气,静脉穿刺,固定针柄,调节滴速。观察组采用改进排气环节后的操作步骤:配药护士在配药室配好药后检查输液器,插输液器,右手将茂菲氏滴管下端抬高,左手挤压软包装袋,使液体迅速流至滴管1/3-1/2时,右手顺势放下滴管,并与水平面呈45°角,使液体顺着管壁迅速流下,左手继续挤压至液体流到头皮针接头处,停止挤压并关闭调节器;由输液护士将液体送至患者床边核对,排查输液管中气泡,皮肤消毒,再次排气,静脉穿刺,固定针柄,调节滴速。
1.2.2评价方法①输液操作时间。由配药护士将插输液器的时间记录在表上,输液护士接过液体的同时带上该记录,操作完成后记录当时的时间。②满意度及相关因素调查表。满意度分为本次输液操作很不满意、不满意、满意、很满意4级,单选相关因素为是否担心有气泡输入。由输液护士操作完后将调查表发给患者,由患者独立填写。③输液护士满意度及相关因素调查表。满意度同②。相关因素为是否担心排气失败。此表由输液护士操作完成后填写。满意、很满意计为满意。由输液护士将上述3份表收集起来组成1份评定表。
1.2.3统计学方法将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
两组满意率、相关因素及输液操作时间比较见表1。
3讨论
急诊输液室是医院对外服务的窗口,是医院管理、护理质量以及服务水平的具体体现。临床上沿用的传统静脉输液操作程序主要是针对瓶装液体的操作,在配药室插上输液器后,由输液护士将液体挂至患者床旁的输液架上,利用地心引力的原理进行排气。排气的速度与输液瓶离地面的高度有关,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在患者面前排气延长了在患者面前操作的时间,增加了患者对输液的担心。患者及家属等周围因素对输液护士的干扰也增加了其心理压力。针对现在临床上用的输液软包装袋,我们对急诊静脉输液的排气环节进行改进,配药护士在配药室进行加压排气,加快了排气的速度,茂菲氏滴管1/3—1/2满时,将滴管放下倾斜45°角,使液体顺着管壁迅速下流,减少液体因垂直滴入时造成的茂菲氏滴管下端与输液管连接处产生的气泡;同时排气只排到头皮针接头处,而没有排到头皮针尽头,一是可避免因排到头皮针尽头造成逆行污染,二是可减少因穿刺时根据患者的血管情况更换头皮针时造成头皮针软管部分的药液浪费;当输液护士将液体送到患者床边后直接进行静脉穿刺,减少了在患者面前排气的环节,缩短了在患者面前输液操作的时间,减轻了护士因担心排气失败和患者及其家属的干扰而致的紧张,同时也减轻了患者在关注护士排气过程中因担心排气失败有空气输入静脉的心理压力。因此输液操作时间由(4.02±1.06)min降至(2.76±0.8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患者及输液护士对输液的满意率由72.0%和81.7%分别提高到92.7%和96.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急诊静脉输液排气环节的改进,减轻了输液护士及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了静脉输液操作的速度,从而提高了护患双方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瑛.优化急诊输液流程的做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7,7(3):55-56.
[2]金静芬,陈海连,陈玉等.静脉输液一次排气成功率的影响因素[J].护理学杂志,2001,16(2):72-73.
[3]温东红,耿华,吕娜等.静脉输液快速排气方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A):69.
[4]聂玉玲,凌美英.介绍一种快速静脉输液排气法[J].护理学杂志,2006,21(5):71.
[5]肖翠兰.静脉输液2种排气方法的比较[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6(8):96-97.
[6]王国卿.静脉输液快速有效排气的方法[J].护理研究,2006,20(12B):3261.
[7]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35.
[8]陈艾华,向莉.急诊静脉输液排气环节的改进[J].护理学杂志,2008,(2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