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班幼儿就餐的初探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对中班幼儿就餐的初探与对策

王海霞

(江苏省如皋市如城实验幼儿园,226500)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幼儿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做!幼儿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累。”那幼儿的就餐习惯就是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保持良好的食欲,以及培养与此相对应的饮食卫生习惯,也就是我们幼儿园教育和保育的一项重要的任务。而我们现在的幼儿中一大半的是二胎居多,他们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因此从小班开始刚刚进入中班的幼儿存在很多不良的就餐习惯,归纳起来就是这么几点:进餐时饭量小、吃饭慢,挑食、不爱吃饭,边吃边大声讲话,坐等老师喂饭,常常忘记收放餐具,餐前餐后等待不耐烦,不会擦嘴。

我就这些问题做过一份关于幼儿就餐习惯的初探调查。通过调查统计,发现我们中班年级组的180个幼儿存在不同程度问题。偏食、挑食,占总人数的75%;对蔬菜不喜欢的占40%,对肉类不喜欢的占25%,对水产类不喜欢14%。130个孩子自己独立吃饭,30个孩子现在进入中班才尝试自己吃饭,还有20个孩子要么哄着吃、家长喂,要么就吃白饭或专吃零食。34%的幼儿在家进餐需要30到40分钟。那么,什么是形成幼儿就餐中出现不良习惯现象呢?

一、家长的过分溺爱

(1)家长的过分溺爱造成幼儿的挑食、偏食。现在孩子的父母多是上班族,孩子基本上是由长辈带,隔代亲让孩子格外受宠。老人对于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过于迁就和纵容。又加上多是二胎,就宠上加宠,对孩子爱吃的,就一味地满足,对于孩子不爱吃的,也不过多强求。这样一来,孩子挑食、偏食习惯也就偏为严重。

(2)受家长影响。在饭桌上家长在孩子面前说某种食物不好,自然孩子也会很容易有着同样的习惯和认识。虽然家长是不经意说的,但是这就可以对孩子的饮食习惯造成影响。另外,成人为了控制身材不能吃的食物,就很少买,也就造成孩子很少吃到这种食物,从而间接形成孩子的挑食习惯。

(3)祖辈包办代替的喂养方式。在家里,祖辈包办代替的情况严重,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肯自己动手吃饭,有个别幼儿至今也未能很好的掌握调羹的正确使用方法。有时吃到菜类或者肉类块数表较大直接用手去抓来吃。带着这个问题,我向妈妈了解到情况,原来在家中都是由奶奶喂饭,自己从来也没动过手,怕把吃饭的地方弄脏了。因此就造成了幼儿与其他幼儿相比有所欠缺。

二、进餐环境

进餐环境、就餐礼仪对于习惯的培养也很重要。

1.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可是现在的家庭都是两家并一家,而且白天都是各自忙各自的,到了晚餐餐桌上也就难免会有很多话题,利用吃饭时间聊聊;吃完之后,也就把碗放在桌子上,等家里洗碗的那位来收拾。孩子也就耳濡目染了,在幼儿园就餐时边吃边大声说话的,吃完做甩手掌柜的,什么现象都有。这样就餐礼仪也就存在了。

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而现在的孩子在家就餐时,遇到不喜欢吃的,家长都会说:“不吃扔在桌上,等会我来弄;或者不吃,你给xxx吃”。久而久之,孩子们到了幼儿园就餐,也就不可避免了,不是扔到别人餐盘里的,就是扔到了桌面或地面上了。

3.餐前这段时间里,我们教师更多的是强调进餐要求,对进餐慢的幼儿是一再提醒,这样无形中给幼儿的进餐带来了压力。

针对以上不良午餐习惯,将如何采用有效教育对策呢?为此我们在在幼儿午餐环节进行整改与调节,培养幼儿良好午餐习惯与对策。

一、为了激发食欲,进行餐前热身。

首先,我们在餐前活动中,为幼儿创设“想吃的氛围。利用午餐的菜色来取代就餐要求,通过幼儿自主闻、自主看、自主说等方法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去了解每天午餐的饭菜,使其增强幼儿们的食欲。然后与幼儿进行餐前谈话。比如:请孩子们闭上眼睛闻闻并猜猜今天将吃些什么菜?你们喜欢这些菜吗?为什么?还会向幼儿们介绍午餐中各道菜好听的名字,告诉幼儿这些饭菜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同时还会让幼儿欣赏相关食材的图片。通过这“闻”“猜”“说”“看”等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幼儿很快被午餐的色香味所吸引,有效地激发了孩子们想吃的欲望。最后,伴随着期待的心情,美好的进餐时光就能开始了。

二、让幼儿自主进餐,减轻心理压力

学会自主盛饭菜,减轻幼儿心理压力。我们幼儿已经是中班幼儿,所以应已具备了一定的自理能力,我们老师尝试在午餐时决定放手,让他们按自己所需自主盛饭菜。我们发现自从实行了自主盛饭菜后,幼儿整体就餐情况有了改善,孩子都想自己动手来盛饭菜,从而调动了幼儿就餐的积极性。这样一来,原本幼儿的饭量和就餐速度存在个别差异,现在,对于个别饭量小的幼儿,他就会自己少盛一点,因人而异,以减轻进餐困难幼儿的心理压力。从而也让我们做到心中有数。

三、学会建立常规,养成好的就餐习惯

虽然我们实施了自主就餐,但是每个班级还是出现了就餐很快和很慢的幼儿。比如,对于“狼吞虎咽”的幼儿要提醒他们细嚼慢咽;对于进餐速度特别慢的幼儿,我们就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个案观察,正确引导;制出了相应的指导策略,并进行家园沟通,建立就餐习惯和常规。在幼儿就餐过程中,老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一些不良习惯,例如:就餐姿势不佳、卫生习惯差、挑食等,培养孩子正确的饮食习惯。

四、就餐习惯进教学计划

幼儿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短短三十分钟午餐,细细做来,一样蕴含了教学机智,只要我们老师如厨师样精工细作,准备“好材料”,讲究“好方法”,注重“好过程”,每一顿午餐都将是开放的、快乐的、受孩子欢迎的。所以,老师通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让幼儿了解健康的午餐习惯。我们老师收集一些图片、录像,组织幼儿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懂得安静愉快地就餐,正确使用餐具,饭后擦嘴,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细嚼慢咽,不挑食偏食,不剩饭菜,就餐时不发出声音,不乱扔残渣,饭后收拾干净等。比如,在“玩水”活动中,让幼儿边念洗手儿歌边玩水,在不知不觉中让幼儿学会正确的洗手步骤。在“倾听故事”中,让幼儿知道吃饭要一口饭一口菜地吃,味道才最棒,在“故事角色扮演”中,让幼儿了解正确的用勺方法等。

五、加强家园沟通,提高家长对幼儿就餐习惯的认识

很多幼儿在家、在园里的表现常常不一致,在幼儿园里能保持良好习惯,但在家就会变成另一副样子。因此,家园沟通对于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我们定期向家长宣传有关饮食进餐卫生的习惯要求,以及怎样合理调配幼儿的伙食等健康知识。同时为了有较好的效果,使家园同步,可以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园进餐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偏食、挑食对孩子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引起家长的重视。并经常与个别进餐习惯差的幼儿家长交流,寻找原因,取得共识,寻求解决方法。或在家园共育栏中提出对幼儿饮食习惯要求,家长配合等内容,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要求,在家庭中也提出相一致的要求,使良好的饮食习惯得以巩固。对于个别幼儿要加强关注,在周末时也给予电话联系,了解幼儿在家的进餐习惯,保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使孩子良好的习惯得以保持和巩固。

总之,孩子的成长对于我们这些幼儿教育的一线人员责任重大,同时我们也深感所肩负压力之大,那么孩子就餐习惯的培养更是不能马虎。所以通过对这次的就餐初探与对策,我相信幼儿们一定会养成良好进餐习惯并的壮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