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地城市的道路规划设计问题
1.1路网容量
山地城市的道路路网总体交通容量有限,并且呈现出骨架路网式拥堵。一方面,山地城市地形较多是难以开发的大河大江等自然性障碍,再加上障碍处有效用地过少,使得通行能力不断降低,造成组团内骨架路网式交通问题;另一方面,城市规划阶段没有正确预估骨架路网投资匡算与建设难度,使得城市规划阶段骨架路网的落地率相对较低,无法成型。
1.2交通出行
山地城市的交通出行通常是步行和汽车,非机动车的出行比重因为城市地形的影响而出现较大差异,结合山地城市的道路设计实例而言,山地城市道路的红线通常和平原城市的宽度相一致,而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集约化用地发展。
1.3建设形态
山地城市的道路有着明显地公路特点,使其在道路设计环节过于关注线路经济性而不是区域的整体经济性,造成区域内交通接入难度加大。同时,道路设计过程中会出现忽视公交停泊点、交叉点等问题,为城市后期开发带来了交通隐患。
2山地城市的道路规划设计要点
2.1城市规划和线路
因为山地城市的整体地形呈现出较大的起伏特征,并且纵坡较多、长度较长,严重限制了机动车辆行驶优势。所以,为了有效满足城市人群出行的需求,应该设计较多的步行系统。同时,城市道路空间交互结构过多,使得道路规划设计环节不得不增设地下通道、过街天桥等非机动车道,极大程度上加大步行系统比重。实际进行城市骨架道路的设计时应该将其积极融入城市规划内,相较于平原城市而言,山地城市的设计规划顺序需要合理调整,具体流程是:总体规划设计方案——骨架道路设计和投资匡算——山地城市的总体规划与用地布局——骨架路网的具体规划——山地城市的控制性设计——局部场地设计和整体场地的平整设计——组团内次支道路设计。
2.2城市道路整体设计
道路整体设计包括横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以及道路平面设计。其中,横断面设计主要有着两大问题;一是,非机动车道运行和设置。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多数的山地城市存在着部分道路设置为非机动车道的问题,站在运行使用角度而言,山地城市的非机动车使用效率差异非常大;二是,道路边坡地、道路边坡红线预留同城市用地的冲突过多。这要求道路规划设计环节应该明确道路边坡和非机动车道的各项设计要求,为实现城市用地的集约化应用提供基础条件;道路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路权使用,想要实现组团城市的自然障碍处通行效果提高,必须在道路规划环节重视公共交通方面;纵断面设计的难点是最大坡度,根据国内外山地城市建设经验进行分析,在道路纵断面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明确客运道路和货运道路网络,按照不同道路特性来制定道路的最大纵坡。
2.3路面路基的设计
路面设计要求按照山地城市的地势把两幅车行道合理设置于两个水平面之上,建立阶梯式城市道路平面,防止行车环节因为互相干扰而出现行车事故,增强居民出行的安全性。此外,设计人员应该在宽度较大的道路增设绿化带,进而把行车道有效隔离;路基设计要求根据山地城市的自然环境情况,对比工程理论知识,科学处理城市地质特征。路基设计应该跨越结构相对松软的地区,做好相对应工程措施,避免突然岩石的风化阻挡水源的流过,进而出现切坡问题。
2.4景观设计
山地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环节,需要充分发挥出生态环境的特色,贯彻落实协调性设计工作原则,把山区景观和城市道路有效结合。关注道路景观的空间层次感,重视景观空间和绿化变化,进而区别一般城市和山区城市。构建山区城市道路的特色,逐渐形成山地城市的品牌形象,促使城市可持续发展。此外,合理运用垂蔓、攀附等植物来绿化盘山道和穿山隧道,进一步突出山地城市的山势特征,增强景观层次感,合理拓宽道路的绿化范围。
3山地城市道路的工程设计
3.1道路线形设计
相较于平原城市而言,山地城市的地面高程有着较大的起伏,非常不利于相关设计人员对城市道路中平面选路的设计。所以,山地城市的道路线路选择阶段应该结合城市道路等级与建设标准对线路进行科学选择。针对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的选择环节,应该以最高标准作为原则,防止在道路实际施工和建设投入过程中发生问题。综合性分析人文环境、地质情况、空间以及地形等因素的条件上,合理选择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线路,针对普通道路和次干路线路的选择标准则是在此基础上适当降低。
3.2道路横断面设计
道路横断面设计环节,主要有隧道、局部悬挑、半埋半挖、路堑、架空以及路堤等形式可以选择,按照不同的设计需求与道路性能来确定最佳设计形式。针对道路的人行道设计环节,可以采用车行道和人行道设置于不同水平面的方法有效控制行人对车辆行驶的影响,进而提高道路安全性和通行能力。此外,针对弯曲道路的路面设计环节,为实现保障车辆安全且顺利的通行,应该合理扩宽道路路面。实际情况显示,圆曲线等于及小于300m半径的道路应该在道路曲线内侧采取合理加宽的方法,确保车辆能够在曲线宽度需求内平稳通过。
3.3路基防护设计
山地城市的地质和地形相对复杂,道路施工阶段非常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和地质灾害影响,对城市道路产生破坏。所以,山地城市道路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加大道路路基防护力度,进而提高道路路基整体强度,从本质上增强道路稳定性。基于上述要求,山地城市道路的设计规划工作应该将路基防护放置于首要内容,结合城市道路设计人员和地质勘查人员的工作能力上,完善道路路基防护措施,最大程度上增强道路稳定性和可靠性。
3.4道路景观设计
道路作为城市经济、科技的发展命脉,更是城市外在形象的主要体现,这要求山地城市的道路规划设计工作应该重视景观设计的合理性。例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环节,应该选择错台式或者阶梯式结构,确保在节约工程施工成本的同时,形成独具城市特色的道路景观。针对空间交互的道路结构规划设计阶段,需要合理利用道路周边环境,按照城市地形特征和周边环境对立交结构展开科学调整,而不是采用平原城市的固定结构进行道路设计,最大程度上体现出城市立交形象。
3.5道路排水设计
道路排水作为山地城市的道路规划设计要点内容,要求设计人员必须给予高度关注。特别是在道路选线对城市以及道路周边环境的排水系统造成影响时,应该及时给予调整和优化,防止道路施工对排水系统的破坏,高效规避对城市道路地质的进一步损坏。总体来看,山地城市道路的排水系统规划设计方式主要包括急流槽、跌水、涵洞、截水沟等配水设施,按照具体设置需求与情况来合理规划道路建设。
4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规划和设计作为山地城市中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的主要内容,实际设计和规划的效果直接影响整体城市交通能力,并且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所以,相关设计人员进行山地城市的道路规划环节,应该全面了解和掌握当地地形和地质条件,充分认识到道路使用性能和需求,最终实现道路设计建设能够高效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贾伟,周敏.山地城市大型项目空间结构规划设计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6):93.
[2]崔云玲.基于山地交通特性的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优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