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2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1-21
/ 1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2例分析

王波

王波(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辽宁沈阳110000)

【摘要】目的:对采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患有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抽取84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病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2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A组患者显示,其有效率明显高出很多,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没有显著的统计学(P>0.05)。结论:采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患有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治疗过程中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可以作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值得进一步的使用和推广。

【关键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9.0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967-01

据相关文献报道,脑卒中病已经成为临床致死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近几年来,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致死致残率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引起了社会和临床的广泛重视,如何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才能使该类患者的致死致残率降低,使其生活和生存质量得到提高,已经成为当今医学界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1]。为了对采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患有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更有效的治疗,使患者预后更加理想,提供一些比较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我们进行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抽取84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病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尼莫地和尼莫地加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这三年时间里,抽取84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病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年龄在57之84岁之间,平均年龄62.4岁;其中包括46例男性患者和38例女性患者;两组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均经过相关临床检查后确诊。

1.2方法

将抽样中的84例患者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2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3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分和判断[2]。

1.4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差异性显著(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抽取84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病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2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3讨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中含有银杏叶提取物,主要成分为黄酮,可以有效地将自由基清除,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同时可以使血管扩张、使血流量增加、使脑动脉和末梢血流量得到改善,丹参对血小板聚集可以起到抑制和解除的效果,使其膜的流动性增加,红细胞聚集和白细胞贴壁现象减少,使血黏度降低并使毛细血管开放数增多、血流速度加快。对钙离子起到拮抗作用,避免钙失稳现象出现,抗脂质过氧化及超氧阴离子作用,可以使神经细胞膜、细胞内酶及细胞核等多种细胞成分受到损伤减轻。三七具有清除自由基和神经细胞保护的功效,绞股蓝具有使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降低及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作用,对血管壁释放或合成NO起到保护作用[3]。

采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患有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治疗过程中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可以作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值得进一步的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永厚,顾喜喜,许得盛,等.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9):218-219.

[2]阎伟,贾晓颖,刘百岩,等.银丹心脑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2):121-122.

[3]陈清棠.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26(6):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