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类抗炎药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 1

非甾体类抗炎药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于晓娟

于晓娟(辽宁省阜新市中医医院123000)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为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因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共235例其中男160,女75,年龄18到75岁,根据出血前一周内是否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将患者分为NSAIDs组(30)和非NSAIDs组(205)。发病患者须在就诊48小时之内采取胃镜检查,同时除食管病变出血,肝硬化引起门脉高压出血,消化道肿瘤及其他晚期肿瘤,并伴有严重心肝肾肺病,血液神经系统慢性疾病的患者。非甾体类患者中服用药物为阿司匹林12例,对乙酰氨基酚6例,吲哚美辛5例,布洛芬3例,其中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非甾体类抗炎药者6例,常规剂量服用时间从两日到一年以上。服药原因多为发热头痛、预防心脑血管病、骨关节病的。

二、研究方法

对NSAIDs与非NSAIDs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往有消化性溃疡病史,心脑血管病病史,消化道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内镜下选取病变部位及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幽门螺杆菌(Hp),检测采用血清抗幽门螺杆菌IgG抗体及14C-尿素呼气试验,其中1项阳性为幽门螺杆菌(Hp)阳性。

结果

一临床特点

出血前曾经服用NSAIDs的患者为41例,占全部出血患者的17.4%,患者年龄对比,NSAIDs组和非NSAIDs组年龄超过50岁患者占比例分别为56.2%,21.5%,其中以NSAIDs组为高。NSAIDs组中有消化道溃疡疾病和心脑血管病史的患者较非NSAIDs组高,两组中有消化道症状的比例分别为,51.3%,70.2%。选取的胃镜表现的NSAIDs组胃溃疡、复合性溃疡的发病率分别为25.7%,15.3%,也较非NSAIDs组12.36%和6.5%高。

讨论

NSAIDs类药物具有镇痛、抗炎、解热、抗风湿及抗血小板作用,近些年调查研究NSAIDs还有对结肠癌预防和控制阿尔茨海默的发生与发展疗效。这类药物现在临床较为广泛应用[1],但有较多副作用,其中对胃肠道粘膜的损害较为多见,NSAIDs所致胃肠损害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消化道出血。其中损伤机制研究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1)NSAIDs呈弱酸性,药物就可以直接对胃黏膜表面造成的损害;(2)炎性介质白三烯(LT)合成增加,更加重损害胃肠道粘膜;(3)环氧合酶(COX)的活性受到抑制,粘膜前列腺素的生成减少,对胃肠道粘膜前列腺素存在保护作用;(4)一氧化氮合酶(NOS)受到抑制,有保护胃肠道粘膜作用的一氧化氮合成减少;(5)血栓素合成受到抑制,血小板凝聚减少,从而诱发出血。

本资料研究显示:(1)NSAIDs相关性消化道出血占消化道出血的17.4%,服用NSAIDs是诱发消化道出血中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关键因素。(2)消化道溃疡史是NSAIDs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3)NSAIDs所致消化道出血常见于老年人,老年人的前列腺素合成减少,粘膜血流灌注减降低,上皮修复能力减弱,使胃黏膜的防御机能下降,血管弹性减弱,止血机制减弱;(4)NSAIDs导致消化道的出血常常出现发病不明显,上腹疼痛不明显等消化道的病症,可能与NSAIDs的镇痛效果有关系。(5)绝大多数消化性溃疡是导致出血的原因,一小部分为不同程度的炎症粘膜糜烂,NSAIDs引发复合溃疡,胃溃疡的比例高于非NSAIDs。(6)NSAIDs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都是胃肠道粘膜损害的两个危险因素[2]。

结论

NSAIDs致消化道出血疾病也可能涉及性命,这一定要求临床医生加强、提高对这些并发症的理解,较好的区别高危人群,做到有效用药,积极采取适合防治的办法,比如:避免很大剂量或者同时服用多种NSAIDs,长期服用NSAIDs的患者一定要不定期的体检和其他常规则实验。对有危险的患者来说,可以选择副作用相对较小,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预防性应用米索前列醇,抑制剂,或者粘膜保护剂等药物,以减少NSAIDs对胃肠道粘膜的损伤。

参考文献

[1]张淑枝,王梅,王芳.急性胃黏膜病变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J].医药世界,2006,(05):88-89.

[2]邓丽君.220例服用阿司匹林患者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因素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2,(06):40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