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学院附中吴白漪
诗文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它的语言凝练,容易上口,意境优美,节奏感强,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一、在配乐朗读中体会情感美
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而诗文朗诵就是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的重要环节。
语言的表达加上旋律的伴奏,可凸现出一个立体的情感世界,学生沉醉在这样的情感世界里,更容易体验出作者的丰富情感,如南宋梁文学家灵均的一篇脍炙人口的诗文《与朱元思书》,就为人们展示了一幅富春江的旖旎风光图。在学习时,可以组织这生配乐朗诵。当乐声向起,同学们一面聆听着朗诵者之咏叹抒情,一面随着音乐诵读,感受那美妙的意境,身心沉浸在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中,仿佛与作者一起感悟大自然的美,走进那“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胜景,那独具匠心的对白“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那“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前后两种不同的意境,把前边富春江水的清静的秀瓦美和后边水的飞动雄奇美,在配乐的诵读中淋漓尽致,生动传神的展示出来,让学生感悟到作者对自然,对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而“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窃谷忘反”这个典型的对偶匀又从侧面衬托险峰幽谷奇人心魅力,让学生在诵读中渲异归化,体会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大厌倦。这样同学们在动听诵读中获得了诗情画意的情感体验。
二、在联想画面中体验意境美
古往今来,许多诗人在表现意境美时,往往是把诗的内在情感与自然景物把机结合起来,创造出鲜明的生活画面。如:陶渊明的诗平淡则富于情趣,他的情趣主要来自于写意,像《归园田居》(三)“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中,这是一幅多么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夕露沾我衣”。露水调皮而双多情,它们给了辛苦一天的诗人温柔的抚慰,诗人就像一个凯旋的士兵,心情傲然,欣然,好一幅田园风光图,教《洲山西村》时,可以让有农村生活经历的同学讲一讲他所认识的乡下美丽的风光是怎样的?有哪些地方让人流连忘返?背诵此诗,体会诗中所展示的农村特有的情美,风物、民俗美,让学生的脑中出现一个个画面,一种文场景,从而激发学生对美好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美丽祖国的热爱。
《早发白帝城》中,作者李白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创造出一个富有神话色彩的艺术画面,诗中洋溢着诗人流放夜郎遇大赦获得自由回归故乡的轻松喜悦的心情,情景交融,竟境生辉,让人沉浸在美丽的意境中,产生无限的遐想,去领会言外的意思,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重点的写景句子进行分析,让学生感受美的意境。
三、在反复的吟诵中陶醉节奏美
诗文一般读起来都较上口,铿锵有力,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抑扬顿挫,而听起来又悦耳动听,扣人心弦,从而产生一种音乐的旋律美。
学生在读通文句,弄懂诗意的基础上,要反复的吟诵,细细体会诗文的声韵节奏,如: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可以让学生反复吟诵,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读起来气势宏伟,荡气回肠,一个“随”字给山野以动感,一个“入”字写出了江水奔腾的气势,让人从语文的节奏美进入了意境。
在诵读的同时还应注意语气的轻重,快慢,语调的婉转,低沉等等,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读的时候节奏要悲壮些。“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吧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中将诗人那种忧国之痛和愿死国难的满怀豪情,都细致形象的表现出来,让人感到回味无窃,读起来又韵味不尽。
总之,诗文的丰富感情,如画诗境,鲜明节奏,都让人永记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