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化学课堂教学行为链组成基元的合理性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3

中职化学课堂教学行为链组成基元的合理性探讨

侯九玉

侯九玉(广西桂林市兴安师范学校广西桂林5413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职化学课堂也正在进行更为全面的改进与发展。目前中职化学课堂中,上课效率低,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行为大量存在,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到位,从而导致课程理念不能较好地转变为课堂行为,因此对中职化学课堂教学的改进势在必行。笔者通过深入课堂教学,在了解大量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发现中职化学课堂教学行为链与组成元素成为影响中职课堂教学效果的核心因素。如将二者形成完整的体系,以教学行为作为基准建立起观察中职化学课堂的视角,必将对提高中职化学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故笔者对中职化学课堂教学行为链组成基元进行了合理性探讨。

关键词:中职化学课堂教学行为链组成基元

一、中职化学课堂教学行为的构建

1.中职化学课堂科学技术的系统构建

(1)传统中职化学课堂科学技术的思考。传统的中职化学课堂科学技术适用性并不是很广,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意义上的科学技术已经脱离了新时代的基本要求,所以建立全新的中职化学课堂科学技术是首要任务。在中职化学发展的道路上,化学基本技术一直备受瞩目,技术的不断提升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树立“高质量”的目标,可是目前的状况是人们在提升能力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化学技术的存在,关于传统中职化学课堂科学技术研究的文章更是寥寥无几,所以必须进行深刻的思考,使中职学校的教育目标之一定为现代化学课堂的科学技术。

(2)对传统中职化学课堂科学技术进行层次划分。如果对中职化学课堂科学技术进行层次划分,按照国外化学教科书的技术层进行划分,主要可以划分成三个层次;而根据美国的教材分层,主要将化学课堂科学技术分成四个阶段,分别是观察、辨别技术,识别结果、分析原因的扩展思想,找出循环和认出模式,设计出可监控的化学实验。通过这种化学课堂科学技术的分层情况不难发现,其中的主要因素包含设计、识别、观察、收集数据,每一项要素都分成五个水平,探究层则分成十五个项目。国外的化学课堂科学技术总体来讲较为细致,而我国正处于发展研究阶段,所以借助国外化学教科书的技术层进行划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中职化学课堂科学过程技术的设计

以上论述的中职化学课堂科学技术系统的构建需要应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其中就体现出科学过程技术设计的重要性。依据我国的发展性质,目前是根据中职学生不同的需要利用链接来进行相关科学过程技术的设计,链接的主要形式分成两种,分别是穿插与镶嵌。科学过程穿插设计的主要思路就是将中职化学与科学技术构建穿插在一起,从而出现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交替的现象。在穿插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科学过程的设计需要循序渐进,将中职化学教学行为作为穿插的核心线索;第二,要让每一个化学实验所涉及的重难点不同,最好的办法就是控制所应用的技能数量。

二、对中职化学课堂教学行为链组成基元的合理分析

1.中职化学课堂教学行为链组成基元的结构与类别

(1)中职化学课堂教学行为链组成基元的结构。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结构都是各组织要素与组分相互关联的总和,根据不同类型可以将教学行为链组成基元的结构主要划分成三种类型,分别是时间结构、空间结构以及混合时空结构,当然还包括硬结构、框架结构等等。而形式结构是目前应用较广的形式之一,这种形式就是运用教学行为链的混合时空结构。根据中职化学课堂的特色与要求,可采取这种形式。运用教学行为链的形式结构可以良好地反映出化学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并根据教学行为链组成基元将化学教学划分成几种行为链。而时间结构的教学行为链,能分配化学教学内容的时间关系,通过对大量的中职化学课堂研究分析发现,有效的行为链前后部分一般分配比为三比一。

(2)中职化学课堂教学行为链组成基元的类别。教学行为中的行为链情况可以通过对中职化学的分析来见证,所以构建化学课堂教学行为链的理念可以通过对一些重要理论进行合理的分析。要想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或者研究,就必须对中职化学课堂教学行为链组成基元的类别有所掌握。第一种分类标准是根据中职化学课堂教学行为来进行分类,换句话说这也是从行为链组成基元的本质进行划分。首先是交流问题型,即在进行中职化学教学时,教师应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这种类别被称为“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其次是思考问题型,通过学生的探讨研究,来检验对化学的掌握情况。第二种分类标准是按照最基本的教学内容进行划分,因为教学行为链组成基元有很多种类型,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需要进行总结性的陈述,目的在于让整个行为链处于复合型,以便于完成其教学内容。

2.中职化学课堂教学行为链对体系的构建

(1)中职化学课堂教学的实践。在本文前面部分,笔者对中职化学课堂教学行为链组成基元进行了合理的分析,这是构建教学行为体系的基础。因为目前根据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不存在现成的样式,所以必须自己进行构建,通过研究探讨教学行为主要思想以及原则来确定具体的构建方法。构建方法主要是采取三次整理:第一次整理是将原有的内容进行合并,选择内容相近的表达词语,并把不属于所涉及的行为删掉。第二次整理是对每一个表述进行教学行为校正,凭借对教学行为的定义来逐层筛选,找出相互有关联的行为,并进行命名。比如说行为设问中包含行文提问的含义,故可以将行为提问删去。最后一个整理方法就是通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培训来更深入地界定中职化学课堂教学行为。通过对课堂环节的梳理便能很容易找出存在的不足,并加以纠正。

(2)对常用的化学教学行为进行合理性解析。在中职化学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验证、修理,可以构建起一个完善的体系,这其中的每一个教学行为都有固定的含义。提出问题的目的在于通过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来培养中职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当然,学生在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需要积极地引导,这便是一种教学方法。在对界定问题的提出时,应该根据不同的化学课堂环境进行及时的修改,只有这样才能让这种常用式提问教学成为最主要的教学行为之一。在对传授陈述式教学行为进行解析时需要注意的是其自身的局限性,比如说一旦学生的兴趣没被挖掘出来,就很难进行这种灌输式的教学。但其具备的高效性却是提出问题这种教学行为所不具备的。

三、中职化学课堂教学行为链组成基元的合理性探讨

1.中职化学课堂教学行为链组成基元的构成

化学课堂教学行为是通过行为链来完成教学内容的,要想全面地了解教学行为链组成基元,首先需要从教学组成部分开始研究。在化学课堂上,教师需要将每一个教学组成部分划分成更为具体的教学内容,围绕着相应的教学目标进行活动。教学行为链组成基元就是中职化学课堂上教学内容中最小的教学单元内容,它可以承担起化学教学任务,通过每一个教学组成部分中最小的单元内容来实施化学教学。由此可以看出,教学行为链组成基元对中职化学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化学课堂由众多教学板块构成,而每一个教学板块又分成许多教学活动单元,即教学行为链组成基元,它是化学课堂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中职化学课堂教学行为链组成基元的外在表现

(1)组成基元的外在表现——教学行为链。化学教学内容主要由教学组成部分完成,组成基元又构成了教学组成部分,所以为了让教学内容能够更有效地被学生所吸收,就必须采取可以达成某种目的的行为。这里就提出了教学行为链的概念,教学行为链是组成基元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行为按照一定秩序互相连接起来的序列。通过对中职化学教学课堂的研究,我们便发现这一系列的教学行为链可以将教学内容井然有序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最基础的中职化学教学单元。这种单元能大幅度地增加中职学生学习的兴趣。

(2)中职化学课堂教学行为链的主要展现方式。行为教学在中职化学课堂上主要有以下两种明显特点:第一点,可以通过教学行为之间的任意组合完成一些指定的教学内容,它能够帮助教师发挥自身功能甚至是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这也与教学课堂本身的性质有关。中职化学课堂需要学生进行特殊的认知,认知程度的大小决定了化学课堂的进度以及教学行为链是否能有效展开。第二点,教学行为联系共同作用的时候必须保证秩序的规律性以及完整性,这样才能搭配出最佳的教学行为链的组合。

3.中职化学课堂教学行为链的理论基础

(1)教学行为链中学与教的行为关系。在中职化学课堂上,教的行为与学的体系具有相互联系,教的行为主要由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组成,学的体系则主要由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组成,所以从构成内容看二者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营造出的相同环境而互相依存。当然二者也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比如说在教的行为当中,中职化学教学内容需要建立在开发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展开,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制定学习目标、重新组织化学教材以及调整课程内容等。而学的体系,相比之下简单许多,只要保证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安排采取相应措施就足够了。

(2)中职化学教学体系与环境所形成的行为。教学行为链中教学体系通过信息、物质以及能量等方式针对不同环境可以做出相应改变,而环境则根据系统的改变进行不断的作用,两者的关系便构成了中职化学教学行为。一个体系需要不断地对外进行探索,才能更好地展现出其自身的价值。环境的多变性能最大程度地帮助其与外界建立关系,系统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探测,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教学行为链本身的固有特性,有利于人们寻找出更有价值的规律性。

(3)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学行为链的影响。教学行为链时刻影响着化学课堂的体系,这种体系主要是动态教学体系,它通过行为链的组成基元控制整个过程的逻辑性。可把这种组成基元划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过程基元,另一个是组成基元。这两个基元在化学课堂上始终具有重要意义,老师安排的每一个教学内容都需要根据这两个基本要素进行指导、概括以及总结。通过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逐步落实教学计划,这两个组成基元便成为教学行为链最关键的要素。

四、国内外对中职化学课堂教学行为链组成基元的研究现状

1.国外对教学行为链组成基元的研究现状

在中职化学课堂上,不同的环节都对应着相应的组成基元,不仅是化学这样,每一门学科都是如此。组成各个环节的基本概念随着教学内容复杂度的不断提升,自身的逻辑性也会逐渐展现出来。根据国外相关的研究发现,中职化学课堂应该按照秩序化的方案由简单到复杂展开适宜的教学内容。国外在这方面已经获得了一些技术成果,比如说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和掌握刺激记忆的前提等等。

2.国内对教学行为链组成基元的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对中职化学课堂教学行为链组成基元还处于发展阶段,其中也包含组织教学方案、解决学习问题等等。目前国内的研究重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知识与基元的结构。理论图是中职化学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行为链组成基元的理解,从而转化为自身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真正意义上从“了解”转变成了“掌握”。第二个方面是中职化学实验行为链的组成基元。要想了解组成基元,就必须先对化学实验的策略有所掌握,探究式的实验主要有转换策略以及模拟策略等。通过对实验策略和技术的掌握,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从而有利于学生挖掘出更适于现代课堂教育的行为链组成基元。最后一个方面是针对教学行为采取一些改进措施。研究者通过深入中职化学课堂掌握了化学这门学科的一些特点,并进行了相应的改变,在化学课堂上对概念的教学进行同化,对难点教学进行分类。

五、结论

中职化学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行为相辅相成、共同作用,组成基元则为双方的传递提供了方向。本文主要从中职化学课堂教学行为链组成基元的合理分析、中职化学课堂教学行为链的理论基础以及中职化学课堂教学行为链组成基元的合理性探讨等方面展开了论述。在现代化的课堂上高效率的教学行为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探讨活动,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部分。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对中职教学化学课堂行为链组成基元的研究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张嘉同化学基本概念的演变[M].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

[3]郑长龙论理科课堂的教学行为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12。

[4]陈才錡谈化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法[J].化学教育,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