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2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李艳艳

李艳艳

(山东省新泰市实验中学,山东新泰271200)

摘要:质疑的前提是发现问题,学生只有发现问题才可以提出问题。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就是善于思考的学生,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的问题意识,可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的意义和图式。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意识;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8-0000-01

数学的学习和探索是一种思维活动,是通过大脑的思维实现的知识积累,数学学习可以训练学生的大脑思维。新课改倡导的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就是善于思考的学生,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的问题意识,可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的意义和图式。在问题意识的培养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数学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解题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现状

“问题意识”是一种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是贯彻新课改理念的体现。但是在实践中还是有一些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一部分教师的教学与新课改的理念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是很好,尤其是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提高,特别是学习数学必须具备的抽象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提高。这种情况给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依然是教师主宰课堂,对学生传授知识更多一些,培养学生的能力更少一些。过于重视对结论和解法的讲解,不是要求学生去掌握解题的思维方法,而是要求熟记相应的解题方法。而且,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过度强化对结论的记忆,而忽略结论的推导和证明过程。在讲解过程中教师总是一证就对,一猜就中,学生根本无法知道为什么选择这种解题方法,只会在教师讲解之后记下题型和与之对应的解法。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但没有给学生提供数学思维的过程,消弱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这样不仅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会导致学生失去自己思维的能力,造成学生在思维上的懒惰性。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一)营造学习气氛。

学习气氛浓郁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生发,具有了兴趣的学习就是一种享受,而且学习效率会提高很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营造氛围首先要求教师的教学要民主,让学生看不到教师的威严,放松心情地学习。学生的情绪放松后,思维活动会变得积极和高效。因此教师首先要使学生紧张的神经放松,胆怯的心理变得主动和积极。在轻松民主的氛围中,学生们的思维也是发散的。教师的心理要充分地尊重学生,把他们作为课堂的主体看待。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敢于提出问题,因为他们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又善于思考问题。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尊重学生,才会形成一个问题意识培养的平台,进而提高问题的解决能力。尽量为学生创造提出问题的情绪和氛围,强化学生的敢问和善问。只有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才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质疑和发现问题是一路前行的,学生只有发现问题后才会进行到提出问题的环节。没有发现便没有质疑,这是一个定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是要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然后进行问题的探究和解决,最后形成问题解决的能力,学习行为的效率就越高。换一种说法就是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目标越明确,达到目的的可能性越大。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就可以在探究中不断提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或者是创造提出问题的环境。比如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截去长方体的一只角,还剩几个角”?这种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才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有问题可想,有难题可以探究。学生开动思维积极思考,提出各种结果,而教师不忙于将结果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发散思维地去思考。学生在认识方面出现了困难与问题的时候教师才可以进行点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才能分析、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引导学生参与教学。

新课改提出的理念之一就是要转换师生的角色,以学生为主体要体现在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上。教师要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初中的数学学习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一样是一个以己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知识积累活动,这种社会活动可以促进社会化的进程。因此我们说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心理活动,这种思维的心理活动,可以是一种学习方式,也可以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更是学生良好意志形成的途径。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做一个教学的有心人,善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知识,教师的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进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原来是这样有价值,学生的活跃思维能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欲望和能力。这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和贯彻新课改必要,值得每一位老师认真对待。

参考文献:

[1]蔡攻.我所理解的数学建构教育观[J].数学教育学报,2012.06.

[2]郑毓信著.认知科学、建构主义与数学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社,2008.

[3]董宝良编.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发布时间:2011-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