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雨新1张怡2(1西南交通大学医院四川成都610031;2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81)
【摘要】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儿科住院感染性疾病患儿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儿科2011年7月至2011年12月感染性疾病患儿出院病历共500份,从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联合用药情况、给药途径、病原学送检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3%,抗菌药物共3类10种,以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为主,联合用药比率为29.7%,静脉滴注给药占99.6%,病原学送检率为69.2%。结论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合理用药有待改进,以提高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关键词】儿科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3-0172-02
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儿科最常见的疾病,抗菌药物则是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必不可少的药物,应用非常广泛。但随着抗菌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多,临床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导致了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加和医疗费用的持续增加,为了更合理和安全有效的应用抗菌药物,笔者就成都大学附属医院(三级甲等)儿科住院患儿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儿科2011年7月至2011年12月出院感染性疾病患者病历共500份,患儿年龄30天~13岁,其中男性患儿304名,女性患儿196名,基本覆盖了儿科收治的常见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平均住院日6.2天。按照《儿科学》、《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等资料分别就抗菌药物使用种类,联合用药情况,给药途径(静脉给药、肌注给药、口服给药),有无病原学检查等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2结果
2.1各系统感染性疾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患儿疾病种类包括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全身感染。其中泌尿系统感染、神经系统感染和全身感染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均为100%,消化系统感染使用率最低为82.8%(见表1)。
表1各系统感染性疾病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
2.2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情况
使用的抗菌药物共包括3类10种,包括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剂、青霉素类、亚胺培南类)、大环内酯类、万古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使用频率最高。具体药物包括10种,使用频率从高到低为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替唑钠、阿奇霉素、头孢他啶、头孢美唑、头孢噻肟钠、青霉素G钠、头孢唑啉、万古霉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见表2)。
表2各抗菌药物使用构成比率
2.3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
抗菌药物以单用为主,占70.3%,二联用药占20.4%,三联用药及以上占9.2%(见表3)。
表3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构成比率
2.4给药途径
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绝大部分为静脉注射,为463例,占99.6%,肌注和口服各1例,各占0.2%。
2.5病原学送检情况
有346份病例在住院过程中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占总病例数的69.2%。送检标本包括血、尿、痰等。在送检标本中,有89例检出致病菌、进行培养并做药敏试验,占送检病例的25.7%。
2.6抗菌药物的更换
共有119例患儿加用或更换抗菌药物,占使用抗菌药物患儿总数的25.6%,其中71例为病原学培养后据培养结果加用或更改了抗菌药物的使用。
3讨论
3.1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儿科最常见的一类疾病,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范围广、品种繁多的一大类药品。本次回顾性分析中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3%,与国内文献报告基本相似[2],处于较高水平,其中有儿科患者抵抗力低、易受细菌感染等客观原因,也存在医师和患者家属往往从预防、保护、安慰等角度出发,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
3.2病原学检测在所抽查的500份病历中,有69.2%病例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尚有30.8%病例未进行病原学检测,估计与患儿治疗时间短,取材不配合有关。送检病例25.7%检出病原菌,对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及联合用药提供参考,因此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有待于进一步重视。
3.3抗菌药物的选择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体内分布广、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成为儿科抗菌药物的主流品种,这与临床经验用药和追求广谱、高效的抗菌药物有关。阿奇霉素为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对青霉素过敏者的替代药物,另外对衣原体、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菌等抗菌活性强[3],该药在儿科收治的患儿中呼吸系统感染使用比例较大。青霉素G钠具有高效、低毒、价廉特点,对青霉素敏感的细菌所致的感染应为首选,而在临床实际应用中使用频率较低。
3.4联合用药与给药途径该院抗菌药物用药以单用为主,联合用药以二联用药为主,三联用药少见,基本符合临床联合用药原则。给药途径主要是静脉给药,占99.6%,肌注及口服给药病例仅分别占0.2%,这可能与医师与患者要求快速达到疗效、静脉给药依从性较口服给药好有关,而就抗菌药物应用原则而言,能口服的药物不肌注给药,能肌注用药不静脉给药,尤其对轻症感染或胃肠道感染者更应强调口服给药。而且静脉输液可引起肉芽肿、肺水肿、血栓性静脉炎、过敏反应、组织坏死等不良反应[4],临床医师应注意。
综上所述,该院儿科在抗菌药物使用上基本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防止抗菌药物滥用,减少和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应进一步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管理力度,同时加强医护人员专业知识培训,使抗菌药物在儿科的应用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卫医发[2004]285号.
[2]张萃鳌,田秀华.儿科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J].儿科药学杂志,2006,12(4):16-18.
[3]杨宝峰.药理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98.
[4]梅丹,李大魁.静脉滴注抗生素粉剂中不溶性微粒考察[J].中国药学杂志,1999,34:670-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