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市人民医院眼科黑龙江省七台河市154600
【摘要】目的:针对眼科临床诊治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归纳临床眼科白内障手术复明的特点。方法:收集眼科临床300例白内障患者诊断及复明手术疗效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都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方法,将人工晶体植入患者眼内。术后首日有35例患者视力超过0.6(占11.7%),260例患者视力恢复超过0.3(占86.7%),278例患者视力恢复超过0.05(占92.7%)。人工晶体没有成功植入、患者破裂后囊膜等表现都是术中并发症,前房积血、脱落视网膜、眼内炎症及短暂性高眼压等是术后并发症。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白内障植入人工晶体术对眼科白内障治疗效果明显,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79.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5-116-01
1.前言
在眼科临床疾病中,白内障是一种致盲率最高的疾病,也是最危险的一种常见眼科疾病。只要对其致病机理及相应诊治技术加深了解,就能将其治愈。目前随着我国不断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增长十分迅速,也使白内障患者与日俱增。据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我国急需手术复明的白内障患者约有400万,且逐年增长。本研究收集300例白内障患者的有关资料,以提高防盲意识,以及治疗白内障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患者资料
收集2013年7月—2015年7月的300例眼科临床白内障患者有关资料,诊断都与治疗白内障手术标准相符。其中有159例男患者,141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45—81岁之间,平均年龄(58.5±3.8)岁。临床诊断有292例患者为老年性白内障,6例患者为外伤性白内障,2例患者由于眼部炎症或退行性病变而产生白内障。患者视力具有渐进性降低甚至失明,失明时间在7天—2年之间。术前患者都进行B超检查,结果表明眼部晶状体混浊。
2.2诊断方法
患者都采用7.5兆赫探头频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常规纵横轴位对患者眼部探查,根据有关标准对晶体厚度、轴距、视神经宽度进行测量。
测量方法及标注正常值:在角膜前表面中心至眼球壁外侧神经颞测缘为眼球轴径,正常值范围在(23.95±0.28)毫米,极限在24毫米。晶体前囊中央表面回声到后囊内侧的垂直距离为晶体厚度,正常值范围在(4.01±0.25)毫米,极限5毫米。诊断患者后,患者眼部都具有程度不同的晶体增厚表现,晶体平均有4.1—5.6毫米厚,最厚为6毫米。晶体内具有点状光点、短条索状及斑片状强回声。
2.3手术方法
术前对待手术患者进行常规眼科消毒、铺单,球后阻滞及浸润麻醉上方球结膜。术前用手对眼球进行压迫软化,采用开睑器将眼睑打开,在眼球上方眼球结膜采用上直肌牵引缝线或镊子固定,沿角巩膜缘切开,灼烧止血后,在离角巩膜1.5—2毫米部位采用2毫米隧道刀做横形或弧形巩膜隧道切口直到透明角膜。
患者开睑后,采用直肌牵引缝线,结膜瓣按照9点至12点方向穹窿部为基底,弧形切口位于角膜缘后2毫米巩膜厚度约为一半巩膜,将巩膜隧道到角膜缘内1—2毫米透明角膜进行板层分离,向前房穿刺入,辅助切口位于2点方向透明角膜,黏弹剂注入前房后采用截囊针实施开罐式或连续环形撕囊,将水充分分离,足量黏弹剂注入前房内及晶状体后,翘起晶状体核上极并使核在前房脱位悬浮,切口扩大到6—8毫米,内切口比外切口大,从核后方用晶状体圈匙伸入后娩出,注吸净皮质,充盈前房黏弹剂撑开囊袋,房型人工晶状体固定于直径5.5毫米的囊袋内或睫状沟,黏弹剂置换后将消毒空气注入前房,根据切口闭合情况采取不缝或进行1—2针缝合,将2万单位庆大霉素、2毫克地塞米松注射在上方球结膜下、使其肿胀将切口覆盖。术后,患者采用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进行抗炎治疗,瞳孔采用托吡卡胺进行活动,二至三天后患者即可出院。
3.结果
患者都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方法,将人工晶体植入患者眼内。术后首日有35例患者视力超过0.6(占11.7%),260例患者视力恢复超过0.3(占86.7%),278例患者视力恢复超过0.05(占92.7%)。人工晶体没有成功植入、患者破裂后囊膜等表现都是术中并发症,前房积血、脱落视网膜、眼内炎症及短暂性高眼压等是术后并发症。
4.讨论
植入人工晶体小切口囊外摘除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是目前白内障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传统的囊外摘除白内障方法因角膜具有较大切口,存在角膜术后长时间不能完全恢复的散光,术后不具有良好视力,眼科医生及患者不愿接受该治疗方法。
植入人工晶体小切口囊外摘除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是基于改进传统囊外摘除白内障术的方法,具有较小的组织损伤、伤口可迅速愈合、只需要较短的手术过程及可迅速恢复视力等明显优势。该方法不需要超声乳化设备,也不需要较高成本,操作便捷,可在各基层医院进行应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与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术中产生的并发症,以及患者术后视力、前房蛋白定量、疗效满意度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而小切口囊外摘除白内障相对于超声乳化摘除术也不需要较高的手术成本,术后没有较大的角膜切口,很少产生散光,恢复视力效果好,所以对我国国情更适合。
5.结语
综上所述,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白内障植入人工晶体术对眼科白内障治疗效果明显,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姚克,姜节凯,陈佩卿等.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J],中华眼科杂志,2013.10
[2]张效房,吕勇,马静等.介绍一种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4.17
[3]何伟,徐玲,张欣.适合中国国情的非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5.12
[4]刘亚东,张黎.两种白内障摘出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比较[J],眼科新进展,2014.16
[5]梁元聪,董柏华,谢祥勇.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与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临床比较[J],国际眼科杂志,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