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的DWI研究进展

/ 2

肝纤维化的DWI研究进展

刘旭升

刘旭升(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影像一科吉林延吉133000)

【中图分类号】R65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5-0060-02

肝纤维化是在肝细胞坏死及炎症刺激的基础上,发生肝实质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病理过程,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尚可逆转,因此,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慢性肝病的诊治有重要价值。

肝穿刺活检一直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然而,肝穿刺活检是一项创伤性检查,加之无法反映肝脏病变的全貌,使其应用价值受到限制。人们迫切需要一种非创伤性的诊断肝纤维化和动态观察肝纤维化程度的方法。随着MR设备飞速发展,使得MR在肝纤维化的诊断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为可能。

1MR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基本原理

DWI是基于MR成像要素之一的“流动效应”的一种成像方法,它反映的是水分子的微观运动情况,对组织内水分子的运动高度敏感。在纯水中,水分子的Brown运动有着充分的自由,而在活体组织中,生物膜及体液中的大分子限制了水分子的运动。当组织内结构发生变化时,组织内水分子的运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影响,DWI就是通过检测这种生物体内水分子的运动情况来分析组织结构,显示组织内病理生理改变的量化信息指标,最后达到诊断目的。

肝纤维化是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的异常增生,胶原是肝纤维化的主要成分。不同于正常肝组织的是,胶原组织含有较少的质子,而且其排列是紧束的,制约了组织内的水分子运动。根据上述理论,可以推论肝纤维化的扩散效应应该是减低的,实际已得到不少学者研究的论证。

2肝脏纤维化DWI的技术要求

单次触发自旋回波平面回波成像(SS-SE-EPI)是肝脏DWI最常用的序列,SS-SE-EPI序列通常需加入脂肪抑制序列如短时间翻转恢复、化学位移法来提高成像的信噪比。其在90度脉冲后的180度脉冲两侧加上不同b值的敏感梯度,最后以EPI方式读取信号,成像速度极快、切层效率极高,在数十毫秒内完成图像的信号采集,基本上可以冻结上述多数生理活动,减轻或消除他们对DWI信号的影响,是目前肝脏最常用的弥散加权成像方式。结合近来出现的一种并行采集敏感性编码(SENSE)技术,SENSE技术的DWI成像,能缩短采集时间、减少伪影。

选择合适的b值对提高DWI图像质量和ADC值测量的准确性至关重要。DWI反应的是体素内的水分子运动情况,而不能反映超出体素外的水分子运动。当选取低b值施加弥散梯度场时,水分子的布朗运动超出体素范围,低b值时所测得的ADC值更倾向于反映组织内的血流灌注;而高b值时,血流灌注超出了一定的体素范围,反映的是组织内水分子的运动。因此,采用的b值越小,得到的ADC值就越大,低b值受血流灌注影响大,高b值最接近DC值,应用高b值或高b值差是接近真实DC值的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多数研究者主张肝硬化DWI成像应选择尽可能高的b值。

3肝脏纤维化DWI临床应用

已有很多学者应用MR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观察到肝纤维化、肝硬化患者的ADC值降低。多数学者认为,肝纤维化及硬化的肝组织中水分子扩散效应降低,ADC值小于正常肝脏,并且经统计学分析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有学者认为,ADC值=1.31×10-3s/mm2能够区别肝纤维化和正常肝脏,可以视为正常肝脏与早期肝硬化的临界值,依据是ADC值下降是由于肝内纤维增生,使肝血窦血流量减少、灌注降低,限制了水分子的Brown运动。ADC值并不能有效的区分S1期和S0期,它对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有关肝纤维化背景下肝实质炎症坏死对DWI的影响,文献报道不一。Kninuma等研究结果显示ADC值与肝实质炎症坏死之间的病理学分级没有相关性;Aube等研究发现,ADC值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标记物、病理评分和肝功能严重程度Child-Push评分之间有明显关系。但也有学者得出相反的结论。

肝纤维化的ADC值受很多因素影响。Taouli等认为,肝实质内铁沉积可引起MR磁场不均匀、显著缩短T2弛豫时间进而干扰水分子的扩散运动。Teli等报道,肝脏脂肪浸润及炎症能增加肝实质内的水分子数目,使ADC值增加。Amano等和Yamada等研究显示,灌注对肝纤维化的ADC值有一定影响。Amano等报道肝纤维化与正常肝组织之间的ADC值的差异随b值的增大而增大。Aube等报道增加b值能增加扩散的敏感性及减少灌注对扩散的影响,然而b值过大会导致MR信号的降低。

总之,随着MRI软、硬件技术及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DWI作为无创性的方法在肝纤维化的诊断及其动态评估等方面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指导临床干预、治疗、预后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参考文献

[1]BatallerR.BrennerDaLiverfibrosis.JClinInvest,2005,115:209.

[2]杨正汉,谢敬霞,章跃武,胡碧芳.肝硬化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研究.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8:907—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