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玮朱应群李喆范杜何龙培蔡茜
长沙市第三医院呼吸内科湖南长沙410015
【摘要】目的:探讨BiPAP治疗重症哮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80例我科重症哮喘住院患者,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加氧疗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辅助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临床表现、呼吸频率以及心率改变,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之后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各项参数指标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iPAP呼吸机对重症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关键词】重症哮喘;BiPAP;疗效
哮喘病急性发作期按照患者的病情能够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以及危重型哮喘,重症哮喘患者发作时间持续24小时以上,患者在休息状态下依旧存在呼吸困难、说话受限、端坐呼吸,同时伴随紫绀、烦躁、大汗淋漓以及焦虑等,呼吸频率大于每分钟30次,双肺存在响亮哮鸣音,(严重时出现寂静胸)脉率大于每分钟110次[1]。重症哮喘属于临床中十分多见的一类疾病,现在主要治疗方式为氧疗、纠正酸中毒、糖皮质激素、补液以及支气管舒张剂治疗,但是一些患者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出现症状加重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需要为其建立人工气道通气治疗[2]。最近几年以来,通过BiPAP呼吸机对重症哮喘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本文选取我院住院重症哮喘80例患者的治疗实施回顾性分析,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加氧疗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加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辅助通气治疗,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之前以及治疗之后的动脉血气指标、临床表现、呼吸频率以及心率改变情况,现将具体报告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重症哮喘患者资料8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80例患者全部排除休克、嗜睡、合并其它严重疾病、鼻腔阻塞、昏迷、自主呼吸微弱等危重患者;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23~66岁之间,平均39.5±18.3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23~65岁之间,平均38.2±17.2岁;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没有明显的区别(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全部进行持续吸氧和纠正低氧血症治疗,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氨茶碱以及糖皮质激素,为患者提供雾化吸入β受体激动剂以及抗胆碱药,纠正酸碱失衡,给予患者补液支持治疗,按照其实际病情进行抗生素治疗[3];观察组40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之上加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辅助通气治疗,使用头带进行固定,选取S/T通气模式,将呼吸频率调整为每分钟12次到20次,保持起始吸气压力在6cmH2O到8cmH2O之间,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慢慢调整为12cmH2O到20cmH2O,保持呼气压力在4cmH2O到6cmH2O之间,鼻面罩内供氧流量为每分钟3L到5L之间,通气时间为72小时。
1.3观察指标
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之前以及治疗之后72小时的临床表现、呼吸频率、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以及心率等改变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其中将P<0.05归纳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40例患者治疗72小时之后,34例患者症状消失,3例患者气促、胸闷以及喘息症状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改善,2例患者由于难以耐受终止呼吸机治疗,1例出现纵膈气肿及皮下气肿,下调吸气压、吸氧后气肿完全消退,其余所有患者没有出现并发症;对照组40例患者中30例症状稍有改善,5例患者症状没有改善,5例患者症状出现加重,发生意识障碍改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72小时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肺功能指标、呼吸频率以及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值见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之前以及治疗之后动脉血气指标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值见表2。
3讨论
哮喘属于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到人们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属于一类气道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哮喘急性发作具体指的是胸闷、气促以及咳嗽等症状突然发作,一般伴随呼吸困难。重症哮喘发作时患者支气管痉挛十分明显,管壁黏膜发生充血水肿现象,黏液逐渐增加,引起严重的气管阻塞,从而导致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4]。无创机械通气能够防止对患者进行建立人工气道引起的创伤,通过正压通气发挥组织重症哮喘继续发展和恶化的效果,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治疗机制为通过气道正压克服气道阻力,减少呼吸功耗,使患者疲劳呼吸肌获得缓解,促进肺部氧合以及气体交换,提高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有效的纠正呼吸衰竭[5]。通过对本文患者的分组研究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之后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观察组各项参数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针对重症哮喘患者通过BiPAP呼吸机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宋昆,何芳,李长罗.BiPAP呼吸机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3,16(2):179.
[2]徐翠蓉,贾坤林.双水平正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探讨[J].临床肺科杂志,2013,14(10):1335.
[3]赵京梅,李国翔,王慧玲.影响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效果分析[J].西部医学,2013,23(2):292.
[4]周营营,刘莉,胡莉娟,李丽,朱蕾,钮善福.采用一秒率的不同标准作为定性指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的影响[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6(01):226-227.
[5]黄建浩,李善群,吴晓丹,励雯静,钮善福,白春学.中长期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ESS嗜睡量表评分变化[J].中国临床医学.2011,20(02):36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