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钱清镇九岩幼儿园312000
一、攻击性行为的概念及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1.身体攻击、破坏型攻击多于言语攻击。幼儿时期正是孩子语言发展阶段,他们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都很弱。他们在与同伴玩耍时,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或其他物品时,如果没有成人及时教育、引导,他们大都不是用语言去交流,而是直接用自己的手拿,不管对方肯不肯,不肯则会去“抢”,最后就会导致孩子对对方的攻击。
2.攻击性行为的频繁。幼儿入园后,或跟同伴交往的次数多了,矛盾多了,功击行为的发生便频繁了。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可以碰到孩子纠纷的问题,如:有些幼儿抢同伴的玩具,有些幼儿故意破坏同伴的玩具,有的则故意攻击同伴等等。
3.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在幼儿园里攻击性行为大多数是发生在男孩与男孩之间,或者是男孩子攻击女孩的行为。研究表明:男孩子比女孩更冲动,更容易产生功击性行为。因为男孩脾气更暴燥,而且更好胜,所以,男孩比女孩更多地卷入了攻击性事件,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在受到攻击以后发动报复行为,碰到对方是男性比对方是女性时更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这就是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
二、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
1.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行为的影响
(1)专制型的教养。现在的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正因为有这样急切的心愿,使他们在很多方面过分地限制和束缚幼儿。(2)放纵型的教养。现在的社会,家庭中绝大多数都只有一个孩子,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样六个大人对一个孩子的情况下,孩子显得特别的珍贵,视他们为掌上明珠,关爱过度,疼爱有加,对孩子简直像小皇帝、小公主,百依百顺。(3)忽视型的教养。这个类型的家长因为工作或其它的原因而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关心自己的孩子,对孩子不关心不重视,或心有余而力不足,孩子要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只要不来吵他就好了,一点也不负责任。有的孩子在家整天与电视、电脑为伴。
2.特殊家庭环境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现代社会,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特别多。研究表明,父母离婚的孩子不但在认知、推理、学习成绩方面表现不如完整家庭中的儿童,而且同伴关系、亲子关系也不如完整家庭中的儿童好,儿童的行为问题比完整家庭要多得多。他们一方面因为自己缺乏父母双方同时的关爱而感到自卑,另一方面,他们还会躲避与别人的交往。这种孩子,如果得不到及时关爱,他们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可能会很严重。而多数离异家庭都是夫妻双方有冲突、有家暴行为的,不是言语上的攻击就是行为上的攻击,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对孩子是一种伤害,还会对他的生活适应与社会性情绪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他的一生都是不利的。
三、创造良好的家庭因素,减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是一个人一生当中最早经历的关系,也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这层关系发展良好,它将成为孩子一生中和他人良好关系的基础;反之,不良的亲子关系会使孩子形成消极、回避的行为。研究表明:多数少年犯从小生活在专制型的家庭里,而他们为什么会犯法,多与不良的亲子关系有关,不良的亲子关系使孩子形成了扭曲的性格、变态的心理,最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2.树立良好的成人榜样。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孩子。有的父母平时讲话粗俗不甚,行为狂野,那么孩子可能会比父母更狂更野。所以,在家庭教育中,成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至少要把最好的一面留给孩子。父母要把家庭教育看作自己的根本任务,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一定要在自身素质上下功夫,如提高自身人格修养、提高自己的家庭教育素养等。
3.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健康、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决定性意义。我们要让孩子生活在温馨、和谐的家庭里,全家人要和睦、互敬互爱,这样能使我们的孩子从小沐浴在父母创设的家庭温暖与幸福之中。就算父母不幸离异了,父母也要让孩子知道虽然爸爸妈妈分开了,但是爸爸、妈妈还是爱他的。作为有监护权的一方一定要给对方探视孩子的权利。双方虽然离异了,但对孩子的爱却不能少,要让我们的孩子受到的伤害降低到最低的程度,以较快的时间适应新的单亲家庭生活方式,切不可因双方相互的仇恨或报复剥夺了孩子应有的权利。
4.提供良好的交往、活动环境。古有“昔孟母,择邻处”,的确,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父母除了要给孩子提供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也要注意孩子的交往情况。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要从小注意孩子的交际范围,免得孩子受不良因素的影响。不少家长反映,自己在家言语都比较文明,为什么孩子时不时的会冒出脏话,或动粗拳。其实,这都是孩子从外面交往圈里学来的。
5.帮助幼儿发泄侵犯性行为的情感。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有烦恼、愤怒、遇挫等等。每当这时,自控力弱的幼儿都是产生攻击性行为的源头。因此,教给幼儿正确的宣泻方法是减弱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主要方法。如果家长过分压抑孩子的侵犯情感,还会造成孩子的身心不健康,到最后就会爆发出更猛烈的侵犯行为。
总之,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当今社会人们关注的一大话题。攻击性行为严重地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使他们在社会交往中备受别人的歧视、讨厌、侮辱等等。作为父母要给予孩子榜样示范或直接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帮他们重拾交往的信心。学前幼儿是心理发展的黄金时期,如果这一时期不及时地加以干预和纠正,那么攻击性行为严重的孩子将来很可能会走上犯罪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