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盈(郑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在如今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城市环境设施作为现代社会科技文明进步的体现,它按照城市整体规划设计与实施方案中,不仅要从自身的内涵外构予以表现和呼应,而且在各设施内容之间还要存在一种内在的联系,才能对环境进行有机的整合,突出环境设施与城市景观的协调美观、与时代共发展的特点。
关键词:景观;城市;环境设施整合意识
中图分类号:TU984.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7A-0014-02
随着时代发展和人对自然认识的深入,环境设施设计与施工正在向网络化、多功能化、立体化等方面发展。对于城市环境设施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理应立足于辅助和创建区域文化环境特色,唤起市民对地域、民族公共精神的认可,发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在城市中每一条街,每一片街区,每座城市所形成的文化,都先由其民众去承载和维持的。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其人文环境的缔造者。市民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其意义在于有效传承文化和弘扬地域文化。街区文化必须以广泛的民众为基础,它的衡量标准是,大多数市民都能够喜爱自己生活地方的文化,都能够积极参与它的建设,也都能够从中受益。这是街区文化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根本价值。而市民的文化素质,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是街区发展更新的推动力,而要达到这一要求,街区文化就必须是健康先进的,而不就是庸俗落后的。而现代技术与加工工艺的不断提高,也为实现环境设施的功能、技术、造型、材料等方面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我们要结合时代的发展,按照城市整体规划设计方案,研究地域文化的实质。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整合,突出环境设施与城市景观的协调美观、与时俱进的特点。
一、个体形象与整体环境规划的整合
对于环境设施的个体形象是衡量其地域性特征的最直接的参考方式,但是由于每件环境设施的使用功能、表现手法、用料取材、加工工艺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在其个体形象中添加任何一种因素,都必须满足整体环境规划的需要。为了强化环境设施个体形象与城市整体环境的规划整和意识,在设计中对环境设施个体形象共性化强调是十分必要的。
环境设施个体形象与整体环境规划的整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环境设施个体形象的多样性和城市环境统一性的整合。例如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出商业区的街道格局,了解街道的使用人群,明确商业区的各条街道在城市景观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该商业区环境设施的尺度、形式、体量、组合、材料、色调等,在设计中表现出对以上城市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表达。其次是环境设施个体形象的主题化和商业区环境形象个性化的整合。多元化的街道是经(漫)长时间发展更新中累积和叠加而形成的。街道空间要素的多元并存是一种重要而且更能深刻解读的文化现象,不同的空间和环境是多元化的物质载体,也是城市街区发展更新中重要的时间、物质、文化的相交点,只有保护好这些历史建筑和环境,才能使当地人文环境拥有其所依存或本该依存的空间。在商业区道路和节点空间中,环境设施要围绕一定的主题来进行设计,可借助当地的人文、自然景观等方面的特色来展开,同时在细节的表现上要各具特点,除实现其功能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外,还要保证它有维护和突出城市形象的个性、提高人群使用效率、利于观瞻的作用。景观街道起初给人的印象是它的空间尺度、临街建筑、景观以及绿化等。但当我们多停留一些时间,则会发现它所呈现的生活空间和历史基本状态。如果长期居住于此,你就会融入其中,成为一分子,参与街道生活。这时你会发现在“表象”的背后,存在着一个更为有趣和值得品味的空间——人(居民)的空间——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文化变量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除了人工的建筑和自然景观,我们也许更能体会到街边的小摊儿、民俗表演、人与人的交谈方式、孩童的游戏……这些表象的特征有时更能代表我们自己的精神特质以及我们的社会状态。再次是环境设施色彩与城市主体建筑环境色彩的整合。城市色彩体现着城市的个性,展示着城市形象,体现着城市文明发展程度。如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城市建筑群的主体色调,以此来确定商业区内街道建筑的外立面、地面铺装等各种环境设施元素的辅助色调,尽量减少建筑和环境设施色调之间的外向影响及相互干扰,这样既突出了环境设施个体形象和商业区整体环境的特性,又保证了环境设施与整体环境的丰富多彩和协调统一。
二、感性功能效应与审美体验特殊性的整合
环境设施的感性功能效应一般是指在设计时要注重大众的美感体验,充分满足现代城市人群聚居的生活方式,并创造这种发展需求的可能性。感性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把心理学、社会学及美学观点一起包括在内。“某方面特征的反复加强,代表性图式屡屡摄入,某种意识不断暗示,某种形式成为典型的符号,逐渐由一部分表象上升为一种‘完形’,于是自然而然形成了一定地域的人们所特有的审美习性”。完善景观设计景观效果以适应道路的交通功能需求和景观需求。在城市交通道路中,由于车速高,绿化设计应最大限度地满足道路的安全要求,以低矮的灌木和草坪为主,形式也应简洁。在城市中心道路中,以方便公交车辆和行人通行为目的,绿化带设计在满足交通安全前提下,应重点考虑美化作用,形式多样,色彩丰富,有一定高度变化。之外,还应增加植物种类,丰富季相景观增加适用于行道树的植物种类,避免道路景观雷同;增加观花乔、灌木植物种类和观色叶植物种类,营造丰富的季相景观效果;重视地被植物和攀援植物的应用,利用其形态、花期各异的特点,增加景观效果,提高绿化覆盖率;对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植物种类加大应用范围,协调植物的应用比例。
把通过对人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构成元素在环境设施中的引入,可以唤起大众对城市历史的回忆和产生地域文化认同感,使对于人们在充满着异域美感的城市中既能体会到观光、购物的愉快,又能使人们在尊重自然和历史文化的氛围中学会生存和互相尊重,这也是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发展的终极目标。
三、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整合
人类在不断建设并适应自身生活环境的同时,构成了与传统文化迥然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其中,每个城市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历史、文化、宗教、民俗等都是通过独特的城市景观,而变成人们头脑中的记忆,成为可看、可摸、可回味的符号。这种符号是与隐藏在全体市民中的、驾驭具体行为并产生地域文化认同的社会价值观相吻合,这是市民在城市历史发展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也是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物化。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一部分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延续和融合人类文化情感和创造智慧的景观在城市的更新交替中却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可持续发展就其城市设计而言,其主旨为局部和短期的经济利益而付出整体的和长期的环境代价,坚持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三方面的统一。
四、结语
城市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景观往往会给人们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为城市建立独特的个性奠定了基础。那些具有历史意义场所中的建筑接到形式、空间尺度、色彩,符号等等,是与隐藏在全体市民中的、驾驭具体行为并产生地域文化认同的社会价值观相吻合并深深的融入当地独特生活方式之中。环境设施的设计如果能够很好的体现城市中具有历史意义的元素,就容易引起市民的共鸣,能够唤起市民对过去的回忆,产生文化认同感。同时,应该看到,城市本身和大众的生活方式都是处在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当中,对传统的继承和对时代意识的整合并不是要一个一成不变的“传统”,我们应该在细致研究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取其精华,融入新的设计当中,结合高科技时代背景下的新材料的运用和新的街道形象语言,使传统在整合中得到继承[4]。
因此,在知识信息时代,环境设施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既要尊重优秀传统、延续历史文脉、又要放眼于新时代背景下产品设计未来发展的新特点,分阶段进行,使公众产生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社会的责任感,实现环境设施的历史文脉继承与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整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设施在城市景观中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英]克利夫·芒福汀《美化与装饰》[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
[2]王小东《西部建筑行脚:一个西部建筑师的建筑创作和论述》[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3
[3]吕正华马青《街道环境景观设计》[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
[4]秦红岭.建筑的伦理意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2
[5](加)简·雅各布斯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15—17
[6]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第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