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点燃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火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如何点燃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火花

陈明学

河南南阳市卧龙区实验学校陈明学

有专家指出:网络时代青少年要多读书。《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中小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尽人意,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根本达不到这个标准。因此,我们有必要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通过阅读,让每一位学生热爱读书,从而使他们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涵养性情,滋润生命,抚慰心灵。让他们的生活因为读书而放射出动人的光彩!

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教师的引领作用也不可小觑。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所以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今天,教师应该进一步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自觉读书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因为通过读书,可以振奋自我精神,健全自我品格,提升自我热情,演绎精彩人生。从而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者,课外书籍的引导者,阅读内容的选择者,阅读活动的组织者以及阅读疑难的点拨者,进而引领学生在文学的殿堂中徜徉……

一、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古人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率先垂范的影响是无声的教育,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而要想让学生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树立榜样,陶行知说过:“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同样,如果一个热爱读书的教师经常手不释卷,讲起课来,旁征博引,口若悬河,激情澎湃,无所不知,无所不晓,那么,学生自然会受到感染和熏陶,他们也会迫不及待地去读书。不难想象,如果一个教师不热爱读书,知识面狭窄,他的学生怎么会喜欢读书呢?其次老师再向学生介绍自己的读书情况,在课堂上对美文、名篇信手拈来,引经据典,品评欣赏,必要时和学生共同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会逐步培养起来。有了兴趣,就有了一切。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旦被培养起来,那就会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二、拓宽渠道,让学生吮吸到课外书籍的琼浆玉液

高尔基说:“读书,这个我们可以习以为常的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生读的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这就是说,通过读书获得知识是学生学会生存的航标,它能指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创造和发明,开拓新的生活境界。古往今来,凡生命灿烂辉煌的人基本上都是酷爱读书学习的人。因此,拓宽渠道,加强引导,多方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尤为必要。

1.引导并要求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要打消那些家长认为看课外书就是看闲书的念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课内的延伸,家长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那么家长该如何做呢?如孩子在家时,家长可以和孩子谈论一些图书方面的信息、阅读的感悟等,先从孩子感兴趣的图书种类入手,慢慢深入;或者在家里显眼的地方摆满可能引起孩子兴趣的图书;家长自己经常阅读等,习惯的培养是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影响的。因此,只有家校互相配合,共同指导督促,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外阅读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和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

2.充分发挥学校读者俱乐部的优势。

在成长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读书,需要好书,就像他们发育时需要营养一样。因此,我们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并且提出了“人人学会读书,营造书香校园”的口号。为此,我校与卧龙区青少年宫联办了读者俱乐部,里面藏书非常丰富,能够满足学生们读书的愿望。同时,为了保证这一活动的落实,我校规定每周每班都有两节阅读课时间,做到雷打不动,任何课不得侵占。这样,学生与书本为友,可以充分欣赏名家、名篇,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诸子百家,古今中外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真正领悟到了课外读物的丰富内涵,领会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可以与大师穿越时空进行心灵的对话,感受生命的自由,享受多元的文化,兼荣并包,开放思想,明辨是非,提高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此外,还可利用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三、精心选择,为学生推荐好书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半成熟,半幼稚时期,虽然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和自觉性,但在认识问题上依然处于模糊状态,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开始思索,富有激情,但缺乏理智,所以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有很大的随意性。社会上的精神污染对学生影响很大,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容易往反方向发展。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懂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因此,作为教师,在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上,要多作指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选择最适合自己读的书。除了《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古诗文和建议的课外读物之外,还应该紧扣教材推荐相关的读物。另外,科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而我们又不可能不断的把日新月异的新的概念和规律补充到中学教学大纲里去。因此,还要引导学生阅读现代前沿科学方面的科学著作和科普读物。语文教师要激发学生对阅读科学书刊的兴趣,在讲解大纲规定的新教材时,就应当用大纲以外的知识的火花来照亮某些问题。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还能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增长课外知识。此外,还可以在班级定期召开阅读好书经验交流会,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推荐好书的过程中,教师不光要熟知书的内容,更要加深对书的感受。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只有这样,在推荐好书时教师才会游刃有余,才能让学生真正获得好书,充分汲取书中的养分。

四、加强指导,让学生学会积累并灵活运用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万丈高楼平地起”,“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些谚语都说明了积累的重要性。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警句格言、论点论据以及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乃至全篇文章摘录下来,存进自己设立的“知识储备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丰富的语言积累。另外,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进行筛选,将其中的精彩片断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知识储备库”中,以备将来之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要打有准备之仗,就必须功夫在平时,不至于“书到用时方恨少”,临时抱佛脚。当然重视积累是为了灵活地运用,学生积累的素材越丰富,就越喜欢上作文课,“胸中有丘壑”,写起文章来自然得心应手,水到渠成,文思泉涌,学生就会油然而生一种成就感。这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激励性表扬,特别在作文课上,教师要对学生的优秀作文给予充分地肯定,不要吝啬赞美,哪怕一点点的闪光处也要抓住再放大,让学生都能体会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成就感,从而激起心中的涟漪,产生“我要写”的念头。只要学生尝到了“下笔如有神”的甜头,就会激发起“读书破万卷”的读书热情。一石二鸟,学生何乐而不为呢?

五、积极参加活动,为学生呐喊加油

首先,对于学生优秀的作品,鼓励学生向报社、作文报社等处投稿;还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省市教研室举行的名著阅读比赛和教科所举行的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作品比赛,在每期活动中还真有不少学生的作品获了奖,这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其次,每学期读者俱乐部都要进行一次读书征文比赛,对于优胜者,不仅有证书奖励,还有诱人的课外书籍奖励,这也大大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另外,每学期放假,语文老师都会给学生布置每人办一张手抄报,开学后评比;此外还有辩论赛,朗诵赛,专题讨论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彰显才华的舞台。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起多次追求成功的欲念。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久而久之便会养成一种读书的习惯。

曾国藩曾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知识改变命运,读书陶冶情操,让我们加强引导,点燃学生课外阅读的火花,让学生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共同为青少年提供出内容丰富的精神食粮和一个赏心悦目的阅读平台,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中,对阅读产生更大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