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骨折的疼痛控制方法

/ 1

创伤骨折的疼痛控制方法

文桂琼

(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太平中心卫生院四川成都610216)【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24-01创伤骨折主要表现为患处发热、疼痛和肿胀等,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不便,而致使创伤骨折的原因往往有很多,比如,高处坠落,车祸,这种创伤性的疼痛大多数患者是难以忍受的。疼痛控制方法对缓解患者疼痛有缓解作用,且获得的效果也是非常理想的。本文就疼痛控制在创伤骨折患者中应用的方法进行以下研究。1成立疼痛控制小组创伤骨折患者在住院的时候因为疼痛自身并不能自理,这个期间往往是需要有专门的人员来为其服务的,这对患者的病情有促进作用。所以我们应当成立相应的疼痛控制小组,其中小组成员应当包括主治医生、麻醉师以及其他相关专业护理人员,这是最基本的配置也是不可缺少的人员,护理小组的工作职责就是为患者进行医疗服务,定期的组织医护人员不断学习疼痛控制护理的基本知识,让医护人员具备最基本的疼痛控制护理常识,并对他们定期进行考核和评价,以此来检测护理知识是否掌握[1]。此外,我们还应规范疼痛控制工作的相关制度,不断提升疼痛控制护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例如,规范交接班制度、各类康复仪器的使用制度等,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如,评估疼痛等级、结合疼痛等级针对性的进行护理等等,进而充分发挥疼痛控制护理小组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提升满意程度。2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成立好疼痛控制护理小组之后,我们还应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评估的目的为了医护人员能够根据评估结果及时的对患者病情快速的采取措施,以此来缓解患者身心和身体上的疼痛感,进一步安抚患者治疗之后心中忐忑不安的情绪[2]。其中评估工作应在患者治疗之后的2个小时以内进行,及时对患者治疗后的首次疼痛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估,评估内容应当包括患者治疗的时间、疼痛部位、疼痛持续时间、心理情绪、不良反应以及睡眠质量等。此外,在对患者进行探讨评估时倘若其疼痛系数小于3分,护理人员应每天9点左右进行评估,反之疼痛系数大于5分的时候应待患者镇痛之后的20分钟之内再进行一次疼痛评估,后续每次间隔4小时就要对其进行疼痛评估,进而在发现问题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帮助患者缓解疼痛。3采取非药物疼痛控制除了上述药物疼痛控制之外,我们还应采取非药物疼痛控制,这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治疗具有促进作用。非药物疼痛控制主要包括环境护理、体位护理、镇痛护理。环境护理是指在患者的病房中添置一些新鲜的植物或者是鲜花,时刻保持病房的整洁度、舒适度,当然也可以适当的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来抚慰患者心情。体位护理则是指在患者治疗之后,对于那些患处疼痛感较强且不能自理的患者给予帮助,例如,可以辅助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练习,抬高患者肿胀的部位使其保持中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肌肉出现僵硬或者是萎缩的现象,以此来促进患者患处血液循环。此外,镇痛护理是指在患者接受治疗之后采取冰敷,进一步减少患处的疼痛和防止出血,后期在采取热敷的方式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可以有效防止患者出血肌肉萎缩的现象,进而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早日康复。4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疼痛教育为了帮助患者早些从疼痛感中走出来,我们还应对患者和家属进行适当的疼痛教育指导,这对创伤性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促进作用[3]。例如,可以开展疼痛控制控制知识讲座、医学手册和了解等方式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帮助,这些方式都可以提高患者和家属对创伤性骨折康复知识的有效途径,使其了解哪些疼痛会影响人体正常机能,如,患者剧烈疼痛会出现神经功能的损伤等,又有哪些疼痛是可以通过措施有效避免的,如:进一步让患者和家属学会疼痛评估的使用方式方法。同时医疗从业人员还应鼓励患者将自身的疼痛感表达出来,与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沟通和交流,也要教会患者学会和掌握最基本的疼痛护理措施:如,转移情绪、倾听轻音乐等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感,进而发挥疼痛控制护理的作用,让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出院回归正常工作和生活。综上所述,相比常规性护理措施,疼痛控制效果更明显,不仅可以缓解患者身体上的疼痛,还可以缓解患者心理上的痛苦。而要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我们还应成立疼痛控制小组,并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和采取非药物疼痛护理,同时还应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疼痛教育,如,患者疼痛时需转移其注意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患者从疼痛中快速走出来。参考文献[1]李静仙.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骨折患者康复中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7):157-159.[2]侯宇舰,赵彩英,乔建华,丁楠.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及对其护理满意度和疼痛程度影响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3):13-14.[3]闫康康.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及对其护理满意度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4):25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