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康复照护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连续康复照护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黄连欣陆小妮(通讯作者)王建源覃金艳唐梓珺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百色533000)

【摘要】目的:探讨连续康复照护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住院病情稳定出院的脑卒中患者80例为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出院后常规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连续康复照护;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积分评定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HOQO-BREF)评定患者生存质量。结果:出院时两组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居家6个月后观察组的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连续康复照护能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连续康复照护;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0-0215-02

脑卒中是人类死亡的第三病因,常见于中老年群体。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占80%,由于患者基础疾病多、年龄大,而且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严重下降。康复锻炼为卒中后首选康复疗法,大部分患者出院后也有继续康复的需要,但却极少得到良好指导,导致预后不佳,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1]。本文旨在探讨连续康复照护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连续纳入2016年1月—2017年8月在我院康复科住院病情稳定出院的脑卒中患者80例为对象。入选标准:脑卒中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卒中诊断要点[2];病情处于稳定恢复期;有一侧肢体瘫痪;能正常沟通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意识障碍、沟通障碍、精神障碍、痴呆;严重并发症;中途病情复发,住院治疗者。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47~71(57.65±9.37)岁;本科及大专12例,中专及高中33例,初中及以下5例。对照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46~71(58.24±9.74)岁;本科及大专13例,中专及高中31例,初中及以下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住院期间均按脑卒中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出院后居家期间按常规给予电话随访。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连续康复照护。连续康复照护措施:(1)患者在居家期间每2周到门诊康复部进行1次康复治疗,每次60min,由康复医师及护理专家对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照护指导和健康教育。(2)康复锻炼:向患者提供康复方案,如下床训练,肢体锻炼或者依靠助行器行走,日常自理能力训练,重拾爱好活动等。(3)心理护理:康复医师及护理专家与患者就康复方案及目标进行交流,了解患者未被满足的需求及主观体验,及时调整康复方案,并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增强其积极心理,提高康复信心。(3)营养管理:饮食原则:①尽量选择瘦肉、家禽和鱼,避免肥肉及炸食品;②限制盐的摄入;③限制酒精;④无吞咽障碍者,有计划地进食各种坚果。低碳水饮食主要减少总胆固醇/密度脂蛋白比率,优于低脂饮食。有计划地进食水果、蔬菜、坚果和鱼类等,同时注意患者营养状况变化。

1.3观察指标

(1)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3]运动积分评定,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肢体运动功能越好。(2)生活质量。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HOQO-BREF)[4]评价,包括主观感受、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及社会领域,满分100分,分值越高生存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肢体运动功能比较

出院时两组肢体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居家6个月后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见表1。

表1两组肢体运动功能比较(x-±s,分)

3.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脑血管疾病,发病较急,主要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均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意外事件。脑卒中偏瘫主要表现为机体功能障碍,一定程度上对患者及家属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临床上,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提高生存质量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的主要目标。脑卒中偏瘫经过积极治疗,部分功能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这得益于大脑具有较强的功能重组能力和可塑性。但仍然有大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和其他功能障碍。《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10版)》显示,我国城市脑卒中年发病率219/10万,农村地区年发病率185/10万,每年新发病例约200万人,每年约150万人死于脑卒中,幸存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三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约40%[5],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出院后康复照护工作的中断使患者未得到有效的康复指导是造成此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脑卒中患者康复的最佳时期为发病后的半年,研究显示这段时间内得到有效的康复指导,提高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患者康复效果越好[6]。但大部分患者出院后照护即终止,导致患者在出院后得不到所需的康复照护,造成了永久性的功能障碍,故在患者出院后康复照护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对于脑卒中患者,其功能康复锻炼是十分漫长的过程,在患者出院后实施有效的康复照护,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连续康复照护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康复锻炼及饮食习惯,心理疏导促进患者身心放松,可达到帮助患者提高自我照护能力,从而缩短患者的康复期,提高康复效果,提高生活质量。本文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这表明持续关注患者康复水平的连续康复照护,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连续康复照护能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彩娟,张福英.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15,36(11):2403-2404.

[2]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0.

[3]黄美玲,王玉龙,王尧.康复医学专科医疗联合体中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同质化研究[J].康复医学杂志,2017,32(6):618-623

[4]龙淼.早期康复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Barthel指数和Fuel-Meyer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332-333.

[5]陆阳,沈敏鎏,朱俞岚,等.老年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操锻炼依从性的调查与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27(22):168-169.

[6]盛晗,邵圣文,王惠琴,等.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动态变化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6):712-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