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与预后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与预后的影响研究

陈斌

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350008

摘要:目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分析他们的复发及预后影响情况;方法:抽取本院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他们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分别4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给予个体化心理干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NSS评分情况,复发率和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PANSS评分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且生活质量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个体化心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降低了复发率,并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个体化心理干预;精神分裂症;预后;复发

在临床中,精神分裂症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病,在精神病种类中,它的患病率最高,而且根据调查,城市患病率还比农村高,其主要病因尚不明确,但通常认为遗传是主要病因。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少,给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不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治疗后,常会出现复发情况,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也离不开社会、家庭的支持。本院对一组患者采取个体化心理干预,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观察对象及护理方法

1.1观察对象:抽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接收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其中男患者48例,女患者38例,他们的年龄为23-75岁,平均年龄为(52.3±9.5)岁,他们的病程为半个月-6年,平均病程为(3.3±1.5)年;按照随机数字法将他们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Ⅲ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而且已经接受过药物治疗均处于康复期,在取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下,他们都愿意配合此次的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础资料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意义。

1.2护理方法: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内容包括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健康教育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给予个体化心理干预,由一名精神科主管护师进行讲解,讲解内容主要有康复健康知识教育、住院期间的护理方法、预后及复发情况等。每周干预次数为一至两次,每次40分钟,在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时,鼓励患者家属和其他社会关系积极参与,帮助患者找出发生精神分裂症的原因,让患者适应新的环境,帮他们解决生活或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还可以为他们安排一些社会活动,并针对每例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康复计划,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观察组及对照组的干预时间都为两个月。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都采取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他们的治疗结果进行评分,包括阳性、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和总分情况。在干预三个月后对他们进行随访,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情况及生活质量状况,生活质量指标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1]。

1.4数据处理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数据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情况[n,()]:观察组的阳性症状分为(5.15±2.13),对照组为(7.38±2.25);观察组的阴性症状分为(8.32±3.18),对照组为(10.48±3.78);观察组的一般精神病理分为(17.35±4.13),对照组为(22.75±4.12);观察组的总分为(30.82±1.30),对照组为(40.61±1.35)。从结果可见,观察组的PANSS分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复发率(n,%)及生活质量情况比较[n,()]:观察组有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3%,对照组有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9.3%;观察组的生理功能分为(37.45±0.56),对照组为(32.15±0.44);观察组的生理职能分为(39.23±6.18),对照组为(31.78±7.03);观察组的躯体疼痛分为(37.28±4.53),对照组为(30.17±4.37);观察组的一般健康状况分为(38.05±2.37),对照组为(31.63±2.15)。从结果可见,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是社会上的一组特殊群体,接受治疗后,一大部分患者会逐渐康复,随着疾病的慢慢恢复,他们的心理也会趋向正常。因此,他们的内心也渴望获得各种的生物性需求及社会性需求,而且会履行满足这些需求。但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防卫机能较低,而且社会上对这类群体存在着偏见、鄙视等,让这类群体在复杂社会环境中处于劣势地位,这种种不利因素导致患者产生心理问题[2]。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不但要对他们的疾病进行治疗,而且更要注重他们的全面康复,包括心理康复、社会功能康复及家庭康复等。在康复护理中,通过有效训练,让他们的社会功能、心理及行为功能得到提高,消除他们的精神病症状。针对每例患者不同病情,开展“治疗康复一体化”理念,为患者提供和正常人相处的机会,尽量帮助他们能够独立生活,改善其生活质量。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个体化心理干预,从结果可见,患者的PANSS、复发率、生活质量等各方面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个体化心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晓璇,胡月英,汤惠璇.护理干预方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2012,25

[2]向刚,谢新年,梁丽芬.精神分裂症在老年时期的精神缺陷现象分析[J].当代医学,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