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刺激配合振动排痰在脑卒中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穴位刺激配合振动排痰在脑卒中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刘艳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410000

【摘要】目的探讨穴位刺激配合振动排痰在脑卒中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查。方法将60例脑卒中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穴位刺激配合振动排痰,对照组行机械振动排痰治疗,14天后比较两组患者spo2、排痰量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经14天治疗后,治疗组14天后SpO2高于对照组,每日排痰量多于对照组,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刺激配合振动排痰效果高于振动排痰,能帮助治疗脑卒中重症患者肺部感染发生,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穴位刺激;振动排痰;脑卒中重症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已经成为世界范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1]。肺部感染往往加重脑卒中,严重的肺部感染甚至能引起脑卒中患者的死亡。临床上有研究[2]发现,多重感染及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日益增多,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脑卒中患者病情越重,昏迷的程度越深,肺部感染发生率就会越高。排痰是最基本的护理干预措施,振动排痰机是一种通过振动起到痰液松动而利于咳出的机器。通过使用体外振动排痰仪能有效刺激患者咳嗽,防治肺部感染较传统方法具有明显优势,可以帮助患者进行支气管及以下部位痰液的排出[3]。我科采用PTJ-300A型振动排痰仪配合穴位刺激治疗脑卒中重症患者,收到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科2015年9月~2016年2月治疗的60例脑卒中重症患者,年龄42~70岁。其中男39例,女21例。2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实施机械振动排痰,具体操作如下:①评估患者,根据病情和体质情况调节振动的速度和时间,询问患者进食时间宜在餐前或餐后1~2小时进行操作。②患者侧卧位,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振动,操作时注意,叩击头与患者充分紧密贴合,叩击头上移继续持续振动。③在振动治疗的过程中,护士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倾听患者不适主诉。④治疗结束后5-10分钟,协助患者拍背咳痰。

1.2.2治疗组在上述振动排痰基础上,配合中医穴位刺激。①选穴:主穴为双侧肺俞穴;配穴为双侧大杼穴。肺俞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有清热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大杼穴为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的交会穴,有祛风解表、宣肃肺气的作用。②定穴:肺俞穴在第三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大杼穴在第一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选好之后在穴位上进行标记。③在对照组实施机械振动排痰的基础,重点于所标识的穴位,每个穴位振动3~5min。

1.3评价标准

1.3.1观察指标:由工作5年以上的专科护士进行评价。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spo2、咳嗽次数、排痰量等主要症状的变化。spo2值用spo2仪测量人院时及辅助排痰14天后患者末梢spo2(患者不吸氧状态下)。排痰量:对可以自主咳嗽的患者用量杯收集痰量每天记录排痰的量,不能自己排痰的患者用负压吸痰采用一次性集痰器留痰量并记录。坠积性肺炎发生率以住院期间以住院期间影像学检查报告为准。

1.3.2疗效判断标准:参照2002年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

临床控制: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注:两组比较,X2=8.56,P=0.036(<0.05)

2.2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比较(见表2)

3、讨论

控制和有效预防脑卒中患者的肺部感染,是我们一直致力研究的主要课题。现代研究证明,针刺肺俞穴能改善肺功能,具有补虚清热,调补肺气的功效,主治呼吸系统疾病及与气有关的疾病。通过临床大量的实践证明,其疗效显著[5]。利用排痰机刺激肺俞穴可增强呼吸功能,使肺活量、肺通气量及耗氧量增加,减低气道阻力,促进呼吸道及肺泡内的炎性物质的吸收,从而改善肺的功能。穴位刺激辅助振动排痰机排痰结合了脏腑经络学说原理及排痰机原理,中西结合,提高了排痰效果,改善喘息及其他症状[6]。

本组资料表明,穴位刺激辅助振动排痰可以使患者提高患者SpO2,增加每日排痰量。通过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治疗效果,穴位刺激配合振动排痰患者的排痰量和患者的SpO2均高于普通振动排痰机排痰,同时患者住院期间坠积性肺炎发生率低于普通振动排痰机排痰,证明穴位刺激配合振动排痰效果优于普通振动排痰机排痰。

同时,穴位刺激配合振动排痰在原有的操作基础上进行改进,此项技术未增加患者费用、护士的工作量及科室成本,同时提高患者疗效。因此将此项治疗在全院进行了推广,用于脑病科、肺病科、ICU。

参考文献:

[1]易学锋,许燕君,徐浩锋,等.广东省15岁及以上居民脑卒中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类树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9,35(4):5-8.

[2]陈丽萍.151例高龄脑卒中死亡原因分析[J].临床医学,2009,29(3):70-71.

[3]张夏毅,张天生,王海军,等.穴位病理反应与脏腑经络相关研究概况[J].针刺研究,2007,10(5):355-357.

[4]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7-64

[5]张露芬主编.实验针灸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8-12.

[6]张文娟.穴位刺激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振动排痰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J]2012,9(18):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