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乳腺癌334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女性乳腺癌334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安志强

安志强(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457000)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1-0199-02

【摘要】目的对334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及早诊治乳腺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33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其病理学检测指标情况如ER、PR及HER-2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34女性乳腺癌患者各年龄段中以40-49岁发病率最高;ER阳性率68.3%,PR阳性率72.5%,均明显高于阴性率(P<0.01);ER与PR阳性率与年龄密切相关;HER-2不同年龄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腺术后标本病理学检测指标可为诊治乳腺癌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对术后标本应行常规病理学检测,为有效防治乳腺癌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女性乳腺癌病理特征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能否及早确诊乳腺癌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是乳腺癌患者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本文对我院2007年5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3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理特征相关研究,旨在为临床诊治乳腺癌提供指导依据,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资料334例,均为我院2007年5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年龄最小30岁,最大77岁,中位年龄51.4岁,均经病理学组织活检确诊,病理结果均符合乳腺癌病理诊断标准[1]。

1.2研究方法

334例患者术后病理标本使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行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制片,选择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及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各病理指标进行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对所有患者ER、PR及HER-2检测结果进行筛选和比较。

1.3判断标准[1]

以ER或PR指标定位于癌细胞核及核内发现微小棕黄色颗粒者为阳性细胞,以HER-2指标定位于癌细胞膜及膜内发现微小棕黄色颗粒者为阳性细胞,计算阳性细胞数,阳性细胞数<10%为(-),介于11%-25%之间为(+),介于26%~50%之间为(++),>51%为(+++)。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3.程序处理所有数据,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P<0.05视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334例患者基本资料分析结果

334例患者中,年龄分布:30-39岁36例(10.8%),40-49岁102例(30.5%),50-59岁84例(25.1%),60-69岁64例(19.2%),70岁以上48例(14.4%);病理分型:浸润性43例(12.9%),非浸润性291例(87.1%);淋巴转移情况:淋巴转移136例(40.7%),未转移198例(59.3%);临床分期:Ⅰ-Ⅱ期273例(81.7%),Ⅲ-Ⅳ期61例(18.3%)

2.2334例患者病理学检测指标结果

334例患者中,ER阳性228例(68.3%),阴性106例(31.7%),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率(P<0.01);PR阳性242例(72.5%),阴性92例(27.5%),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率(P<0.01);HER-2阳性140例(41.9%),阴性194例(58.1%),阳性率与阴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3病理学检测指标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比较,见表1。

表1病理学检测指标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比较[n(%)]

表1可见,ER阳性率随年龄增长不断上升,PR阳性率除40~49岁年龄段最高外,其余均随年龄增长不断上升;HER-2阳性率比较,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研究资料结果表明,334例患者中,以40-49岁年龄段妇女发病率最高,50-59岁次之,30-39岁发病率占10.8%,提醒该年龄段女性亦应提高警惕,定期进行乳房检查。本结果显示,乳腺癌病理分型多为非浸润型,多未发生淋巴转移,临床分期多为Ⅰ-Ⅱ期,充分反映了目前临床对乳腺癌早期诊断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高临床治愈率,控制癌细胞转移,改善预后。

ER、PR及HER-2是诊断乳腺癌的主要病理指标,与乳腺癌发病关系密切,也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ER、PR阳性率高而HER-2阳性率低者,通常发展慢,预后相对较好,而ER、PR及HER-2阳性率均高者复发转移率高,预后差[2]。本结果提示,激素受体ER及PR阳性率明显高于阴性率。此外,ER与PR与患者年龄密切相关,ER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ER与PR可作为乳腺癌代表性的病理特征,为临床诊断及治疗乳腺癌提供科学依据。多数报道认为HER-2阳性率与患者高复发率及低生存率密切相关[3],HER-2在本研究中与患者年龄无明显关联,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总之,乳腺术后标本病理学检测指标可为诊治乳腺癌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对术后标本尤其是可疑病例标本应行常规病理学检测,为有效防治乳腺癌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07版)[J].中国癌症杂志,2007,17(5):410-428.

[2]罗湘,史艳侠,李志铭,等.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J].中国癌症杂志,2009,19(7):517-518.

[3]周永松.乳腺癌500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27):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