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1

注意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

陈细勤

陈细勤(苍南县少年艺术学校,浙江温州325800)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的职责不仅要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还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教学,应当教学生如何学习。学生掌握了自学方法,才能主动地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为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应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过去,教师讲,学生听,这种被动、僵化、落后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严重窒息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因此,从低年级起,笔者就注意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在预习时叫学生把一些理解的难点内容找出来并打上记号。通过预习,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不再是盲目地听教师讲。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既能做到师生双边互动,又使教师有充分的时间有针对性地分析重点,疏通难点,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自学能力就得以提高。

二、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

小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还比较差,他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大部分来自课堂上教师的传授。因此,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必须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上课时能认真听课。如何使学生做到认真听课呢?

1.使学生对教师的课感兴趣。小学生年龄小,比较幼稚,学习的积极性主要是受兴趣的支配,当感到所学课程枯燥乏味时就会产生厌倦情绪,影响学习。因此,在教学时,笔者就设法在趣味性方面下功夫,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让他们不知不觉地被吸引住。

2.注重课堂常规训练。一个班集体,如果受过比较系统的、科学的课堂常规训练,教师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教师,连上两节课下来时,不是把嗓子喊哑了,就是把人喊累了,其根本原因不是由于讲课,而是维持课堂纪律花费太多口舌与气力。正因为如此,笔者也就特别注意抓课堂常规训练。一个手势,一个符号,一个眼神,都是笔者的课堂“语言”。如击掌三声是“请坐好”,画“=”是两手平放桌面上,画“口”是打开作业本,画“12”是打开课本十二页,手背向学生是男生齐读,手掌心向学生是女生齐读等等,用上这些“法宝”,上课也特别轻松。有了严格的课堂常规,学生学习就会更主动,上课就能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课,自觉认真听课的好习惯也就养成了。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学校教育只能传授最基本的理论和最重要的基础知识,而大量的知识信息要靠自学了。因此,培养过硬的自学能力是时代赋予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学。因此,在教学时,笔者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掌握、形成、运用自学的一般方法。比如学习新课时,笔者教学生采用“:速读一圈画—查找—讨论—提问—巩固”六步法学习。

1.速读。即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读完课文,了解文章大致内容。

2.圈画。学生再读课文时,边读边把不理解的、难理解的字、词、句圈画出来。

3.查找。即运用工具书如字典、词典等查找出圈画字词,确定字音,理解字义、词义。经过查找,学生对难理解的字词已基本了解,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4.讨论。在查找之后自己仍未解决的问题,可以与同桌或前后的同学互相讨论。这样的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都得到提高。

5.提问。在教师讲解课文时,由学生向教师提出自己弄不懂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认真讲解,并鼓励学生多问。

6.巩固。一篇课文,通过以上五步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该课文的知识。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更进一步掌握,这就必须通过做练习来巩固。练习的形式是多样的,可采取口头练习,也可以笔练;可以由教师统一出题,也可以同学自己出题自测、互测,巩固练习要当堂完成。

实践证明,按照这种方法并让学生养成习惯,学生的自学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学生的学习方法有直接关系,因此,教学的重点不仅仅是自己如何教,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学。事实上,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发展学习能力的过程是由模仿到半独立到独立再到创新的过程。因此,在不同阶段,教师都应给予相应的指导,使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断完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