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新塍医院浙江嘉兴314015)
【摘要】目的:探讨微量泵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寻找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使用微量泵存在的问题有皮肤肿胀、血凝堵管、单位换算、更换管路等问题。结论:加强责任心,规范操作,选用合适静脉,加强巡视,加强核对制度及交接班制度等,掌握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能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关键词】微量泵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7-0339-01
随着微量泵的推广与使用,既保证了单位时间内药液输入量的准确性,又避免了过多输液给患者带来的循环负荷过重,使药品给入更加安全、均匀、科学。应用微量泵抢救危重患者能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准确、有效、安全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目前微量泵常用于ICU、CCU或手术室等处,小剂量、精确、恒速注射升压药、降压药、化疗药、抗癌药、催产剂、抗凝剂、麻醉剂以及给予营养或输入血液等[1]。现就我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1.存在问题
1.1皮肤肿胀问题
静脉输液引起的局部肿胀,一般会使输液自动停止以至及时发现。而微量泵泵注有一定压力,发生小的肿胀如果不察觉,仪器会继续运行,因此比静脉输液肿胀程度更大,甚至发生皮肤坏死。
1.2血凝堵管问题
如微量泵泵注速度3ml/小时,因泵注速度过慢,极易导致血液回流后凝固导致堵管。
1.3单位换算问题
大多数微量泵只能设置单位为“ml/小时”,而医生医嘱往往开“U/小时”,如“生理盐水50ml+胰岛素5U微量泵泵注6U/小时”,也有开医嘱“泵注几小时”,如“生理盐水30ml+多巴胺20mg微量泵泵注3小时”,需要护士进行换算,特别在抢救病人时没有足够时间去计算,容易发生换算错误。
1.4更换管路问题
某些病人需要药物微量泵长期维持静脉泵注,液体管路跟输液器一样需要每24小时更换一次。连接注射器的一次性延长管约有75cm长,其中液体约4ml。是将管路中的液体一起弃去还是换掉管路保留液体?教科书中没有明确指出。
2.对策
2.1避免肿胀措施
对末梢循环差的患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或其它药物时,宜选用粗大静脉,必要时选择中心静脉穿刺,避免同一部位多次、长时间推注药物,使用留置针时要妥善固定,一旦发生外渗及时处理。加强巡视,药物泵注后注意观察管路是否通畅,药物有无渗漏、脱管,特别是给病人翻身、拍背、吸痰时尤其要注意管道情况。一旦微量泵发生报警,及时找出原因,做出相应处理。
2.2避免血凝堵管措施
引起血凝堵管的原因往往是因为速度过慢。遵照医嘱速度不能随意改变,要使单位时间进入机体的药量不变,唯一的办法就是将静脉输液滴注与微量泵泵注同时同路进行。需要注意的,一是注意药物配伍禁忌;二是要遵照医嘱,不得随意增加滴注药液;三是注意静脉滴注的速度,如防止堵管是单一目的的话,滴注速度调至最慢即可。
2.3避免换算错误措施
建议医生规范医嘱,开“ml/小时”或“U/小时”,如“生理盐水30ml+多巴胺20mg微量泵泵注3小时”这样的医嘱是不规范的。护士要认真执行医嘱,注射器上注明药名、剂量、配制时间、泵入速度等,要进行准确换算,特殊药物须经第二人核对无误(包括核对泵注速度)后使用,要定时记录用药浓度及泵入速度,一般泵注开始15~30分钟巡视记录一次,以后每1小时巡视记录一次,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三清(口头讲清、书面写清、床旁看清),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2.4换管路液体应保留特殊药物长时间泵注,管路内药液弃去将导致药液浪费,血药浓度的不足,也导致病人经济的损失。因此,更换管路时,将换下管路内的液体抽吸到即将泵注的注射器中。注意的是,不必因注射器中药液增多而改变泵注速度,速度应恒定不变。
3.小结
使用微量泵虽方便、快捷、省时,但操作中稍有差错都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要求护士要有高度责任心,加强巡视,严格执行核对制度及交接班制度,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薄其果,张红梅,栾云洋,等.选用不同品牌、型号注射器对微量注射泵用药精度的影响[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10):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