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有效提问;启发性;目的性;趣味性;系统性
作者简介:王艳,任教于江苏省泗阳众兴二中。
有很多语文教师都遇到过这样的尴尬,自己在讲台前讲得津津有味,可课堂气氛却非常沉闷,缺乏高潮,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下课了,发现自己唱了一台独角戏。这样的一节课只能说是以失败告终。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殿堂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但有时候,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会发现学生毫无反应,一问三不知。由此可见,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很大程度体现在教师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把握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只有有效的巧妙的课堂提问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探索知识的奥秘。那么,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呢?
一、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
《学记》中说:“君子之教,喻也。”这里的“喻”字即启发诱导的意思。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由此可见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语文教师的提问必须具有启发性,通过质疑、释疑的教与学的过程,达到诱导思维的目的。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教师应该立足于启发学生思维而设计问题,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有较大的信息量,能拨动学生思维的心弦,打开其联想的闸门,使学生积极思考并能调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去探究面临的问题。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孔乙己》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作品的主人公姓甚名谁?”这个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记得《柳叶儿》一文中的“把太阳看成一个大樱桃”,分析此句是要打比方还是真的是作者的认为这个问题时,学生都认为是打比方。这时换个角度来问:“你们说说在汶川地震中,有些人是吃什么幸存下来的?”有的说吃纸,有的说喝墨水……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是呀,当饿的时候,有什么吃什么,那么看到什么肯定想到的也是吃的,那文中看到太阳,觉得是大樱桃,是不是真的这样看的?”到这里,经过教者这样的启发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自然明确了。
有很多教师教授一篇新课文时,几乎都是固定的几个问题:“给课文划分段落,并归纳段落大意”、“思考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种毫无新意地提问之所以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不是学生的启而不发,而是问题本身缺少真正的启发性。
二、问题设计要有目的性
假若提问的目的不明确,没事先进行计划,而是随意的、盲目的提出一些问题,势必造成课堂环节的松懈,达不到预期效果。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有的放矢,提出目的鲜明的问题。
如鲁迅的文章《孔乙己》,教学目的是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围绕这个目的,笔者设计了几个问题:孔乙己是穿什么衣服却站着喝酒的?他给孩子豆子吃,说了什么?他为什么要教我写字?他偷书被打断了腿,别人是怎么对待他的?他最后的下场是什么?这几个问题,学生积极思考,都圆满地解决了,从而认识到是封建科举制度让孔乙己最终走上绝路;茅盾《白杨礼赞》一文的教学目的是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意图,联想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精神。因此,笔者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1)找出描写白杨树的段落,分析白杨树的外表特征,总结白杨树的精神;(2)为什么要选择白杨树这个象征体,而不直接赞美北方抗日军民呢?问题一出,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积极思考,踊跃回答,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有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多提问,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其实一堂课成功与否,并不看教师提问了多少,而是应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精心设计的提问,可以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
三、问题设计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够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的激情,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一旦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和思考。特级教师钱梦龙在讲授《多收了三五斗》一文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写少收了三五斗不是应该更能反映出农民的悲惨生活吗?或者可以写农民逃荒要饭、卖儿卖女,不是更好吗?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竞相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记得在上《皇帝的新装》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皇帝的愚蠢和可笑,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做没做这样的事,明知自己是错的,但却要自欺欺人,装痴卖傻?”学生纷纷发言,回忆了自己做过的傻事,同时对这篇课文的主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上《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笔者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假如他们一家人在船上碰见于勒时,发现于勒衣冠楚楚,是一个发了财的人,那会出现怎样的场面呢?”这个问题打开了学生的思路,通过热烈地讨论得出结论,认识到结果肯定和文中的不一样,从而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本课的教学目标也就轻松地达到了。
四、问题设计要有系统性
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因而课堂提问必须符合中学生的接受状况。若问题的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智能的发挥。
记得在教学杜甫的《春望》时,总结这一课的艺术特色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杜甫的作品和过去学的李白的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各有什么特色?这个问题提出时,学生目瞪口呆,一脸茫然,不知所措。笔者点名让几个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来回答,也都是愣在那里,无言以对,最后就只好由笔者自己来代为回答了。课后,学生反映,他们听到这个问题时,大脑一片空白,根本不知从何处入手。这时,笔者才明白原因是在于提出的问题实在太深奥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逐步深化,循序渐进。
如在教学《故乡》一文时,笔者设计的四个问题是:故乡的面貌发生了哪些变化?故乡的人发生了哪些变化?比较前后变化并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写这些变化的用意是什么?这四个问题能使学生层层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认识到作者一方面批判革命的不彻底,一方面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这种提问就像一个链条,每个问题都是链条上的一个链环,它承前启后、环环相扣、步步深化,有效的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系统性,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课文。
又如教学《变色龙》一文时,为了理解本文的主题,笔者设计的问题是:他前后变了几次?他是围绕什么变来变去?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很容易地回答:“见风使舵”。最后,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使学生很容易地完成了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
综上所述,课堂上有效的提问,可以让课堂真正的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所谓“好的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问题,提高提问的有效性,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
参考文献:
[1]钱梦龙.和青年教师谈语文教学[J].语文学刊,2002.
[2]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3]魏清.中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4]徐化越.中学语文教学法[M].武汉: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阳众兴二中
邮政编码:22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