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王澍的建筑设计思想和建筑语言朱路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浅析王澍的建筑设计思想和建筑语言朱路路

朱路路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蚌埠市233000

摘要:通过解读王澍的建筑作品,了解其设计思想及建筑语言,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与气韵,从而得到一些可以指导中国现代建筑设计实践的指南。

关键词:建筑设计思想建筑语言

一、研究背景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的城市建设呈现千城一面的局面,在喧嚣的城市里很难找到城市的记忆,以致我们分不清自己到底身处哪座城市、国内还是国外。城市建筑缺乏文化特色,丧失了历史感。

2012年王澍获得了第34届普利兹克建筑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个中国人。普利兹克给他的颁奖词是这样的:“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当今一个关键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且有世界性的建筑。”本文希望通过研究王澍的建筑作品和设计思想,找出他是如何做到传统性与时代性的交融,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辉映,得到一些可以指导中国现代建筑设计实践的指南。而要想深入了解王澍的建筑思想和语言,我们必须从其作品入手,细细品味和探寻。

二、对王澍建筑作品的思考

1: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位于杭州,做为其建筑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实验加工中心、基础教学部使用。共五千多名师生在这里教学、学习与生活。

校区建筑呈散点状分布,随意而自然,没有刻意设计的建筑形象,也没有着意营造的中心校区,是铺展于象山脚下的园林建筑群。“造园”一词正如校区的建造过程,设计师取象山之景围合院落,空间上起承转合,连绵蜿蜒,首尾相衔,给人一种质朴静谧、回味无穷的视觉效果,颇具宋代山水绘画的气息。象山二期建筑群像极《千里江山图》,绵延、起伏、回转,走廊从建筑内部延伸到外部,从建筑外部向建筑内部穿梭,宛如江山图中的盘山路,而构成建筑主题的S形,像是山脉的远景推拉,构成连续的运动。而为了让这种运动更有节奏,如蛟龙卧于丘陵,王澍用人工方式在原本的平地上顺着山水之势做出坡度。

整个校园建筑的结构形式,选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与局部钢结构加砖砌填充墙的体系,采用当地的瓦爿墙工艺,形成一种隔热的厚墙体系;屋顶选用中空的混凝土现浇厚板,和瓦屋面做法结合,形成隔热的屋顶体系,这两种体系可有效减少空调的使用。整个校区共使用了700多万片回收的旧砖瓦,既节约了资源,也使建筑陡增了历史感,既是追忆正在逝去的建造传统,也是应对剧变现实的批判性策略。

2: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

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建筑面积约8.1万平米,分为会议中心、接待中心和展览中心三个区块。整个会展中心以水为媒,三座主要建筑围绕中心水池而建。池边柱廊林立,廊内可漫步通行。走进会展中心,像是进入古色古香的江南园林。白墙灰瓦、小桥流水,古拙的外立面让这座现代化建筑完美地融入了江南风景。

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会展中心体量庞大,与乌镇的整体环境相冲突。为了让这个庞然大物“藏”进江南小镇,王澍采用了消解的手法:用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瓦片和披檐替换原有的玻璃墙面,让整幢建筑恢复与人亲近的尺度和质感,在视觉上融入环境。参差不齐、层出不穷的小披檐,象征着成百上千的江南民居;长短不一的外墙,形成一个个高矮不一、前后错落的小空间,粉墙为纸,墨竹为画,加上特意设计的木质斗拱构架、青石砖,营造出江南园林的古典景致,像是乌镇原有的小亭子、小廊角纷纷被搬来此处。建筑也因此多出不少入口,前后左右,不管转到哪一侧都能进入会场。

会展中心在材料上的使用上可谓匠心独运、精益求精,竹、木、砖等极具乡土记忆的建筑元素,在设计师的巧手点缀下,多层次地展现出乌镇的历史文化。现代材料钢索,应用于展览中心外披的处理,灵感来自乌镇盛产的白长丝。此处,用5.1万根钢索为材料,用网状和雾状肌理寓意着互联网。

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乌镇四通八达的水道、石桥,与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理念完全吻合。这一意象,被借用到会展中心——在设计中,中心水池是一片码头,摇摇晃晃的乌篷船随时可以在这里停靠,接待中心是乌镇的客厅,也是连接世界的‘入口’。会展中心完美地呈现了江南建筑与现代网络相融共生的和美场景,让一个兼具江南风格、现代功能的建筑面向世界,为互联网“代言”,诠释开放、包容、互联互通的理念。

3:中山路南宋御街的历史街区综合保护与更新

南宋御街项目正式启动于2008年年初,历时2年基本完成。当时的御街已经非常破败,从2001年开始,各方就已围绕如何改造这条街道展开了讨论和探索,但一直没有找到特别理想的方案。最终政府找到了王澍,经过多方面考量,他对政府提了六个条件:第一、要想做好,至少三年,设计之前,必须有至少半年的时间做深入调研;第二、坚决不做强制拆迁,保持足够数量的原住民,要保持生活的魅力;第三、不做假古董;第四、不做街面的一层皮,要做有纵深的街区;第五、用新的小建筑系统将街道缩减到原来12米的宽度;最后一条,只做1公里的示范。带着美院的两百多名师生,经过半年的调研,王澍拿出了方案:完全停止拆迁,在不动迁任何一户居民的前提下,原地改造所有老旧建筑,包括历史悠久的木构民居、民国建筑和近50年的砖混民居,原住民也是维系本地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王澍眼里,历史街区的保护是有延续性的。“我们面对的是城市,而不是一个建筑,需要从城市的角度进行梳理。在这条街做创作的时候,它的元素并不只是来自这条街,因为这条街已经残缺不全了,我们调动了杭州很多的综合经验来做,调动吴山的经验来做,调动了中河水系的经验来做,用南宋绘画的元素来做。我们同时也调动了这几年所积累的用本土的文化意识跟地方的乡土材料和现代建筑结合的元素,在保护老建筑的同时,夹杂其间,做了很多新建筑,这也是我们中国美院的建筑艺术学院在国内国际上面非常有代表性的做法,代表了本土建筑的自主创新方向。这不只是在做历史街区的保护,实际上是在做城市复兴的工作。”

相对于具体的改造方法,在这个项目中王澍更关注保护理念与改造精神的提出与确定,以及对城市精神、城市美学营造的思考和理解。在城市更新不断提速的当下,如何保持历史城市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这个项目可以给我们提供有益的思考。

结语

一直以来,王澍在传统建筑中寻求着艺术之根,他把中国古代“造园”手法和方式融入现代建筑,在他的建筑作品中几乎都能找到宋代山水画的范本:山形的坡顶、密檐、高低起伏的坡道走廊、外墙上形似太湖石的镂空都是他的典型手法。

“王澍在为我们打开全新视野的同时,又引起了场景与回忆之间的共鸣。他的建筑独具匠心,能够唤起往昔,却又不直接使用历史的元素。”新旧建筑材料混合使用,钢、混凝土、玻璃幕墙,南方民居中的砖、瓦、檐、竹、木都是王澍常用的建筑元素,这让他的建筑充满了江南的灵性同时也充满现代感。在建造中采用传统工艺如瓦爿墙,新手法如竹模混凝土墙等。砖瓦大都使用废弃回收的,这不仅使他的建筑作品陡增历史感,也承载了城市的记忆。同时,他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态度和创新的设计理念,值得我们借鉴。

正因为王澍骨子里的沉稳和宁静,才能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对中国传统文脉深入研究、继承和创新,这份执着和坚持值得我们当代设计师学习。

参考文献:

【1】王澍、陆文宇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山南二期工程设计时代建筑2008年

【2】滑璇匠心王澍中国新闻周刊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