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第四医院福建福州350000)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加头皮针主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失眠症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电针头皮针为主的治疗方法,对照组40例用电针体针为主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40有效率95%,与对照进行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电针头部穴位为主治疗失眠症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失眠;电针;头皮针;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46.127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6-0349-02
失眠症,又称睡眠障碍,是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需求的一种主观体验,以难以入睡和睡眠维持困难为主要特征。中医学称为“不寐”、“不得卧”。常表现为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疲乏等。长期失眠可引起患者焦虑、抑郁或恐怖心理,并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患者自觉痛苦不堪。我们采用电针头皮针为主治疗失眠症患者,临床经验证明,该疗法对改善失眠症的各种常见症状具有良好的安全疗效。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治疗组40例患者均为我神经科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26例。年龄25~70岁,平均42.2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1个月,平均4.5年。对照组为我神经科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27例。年龄20~70岁,平均40.5岁,病程最长22年,最短1个月,平均4.7年。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R)[1]制定。(1)以睡眠障碍为几乎唯一的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如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难以入睡及睡后不适、头晕、乏力、困倦等;(2)上述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且持续1个月以上;(3)伴发精力下降,影响正常工作,或妨碍社会活动;(4)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病或精神障碍的伴发症。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取穴:四神聪,额中线,额旁1线(左右),额旁2线(左右)。操作:患者取仰卧位,皮肤消毒后,取0.25mm×40mm毫针,用指切快速进针法进针,针进腱膜下层,进针约1寸,行轻缓的抽添手法,使患者舒适安定,得气后接电针仪(G6805-1型),百会前1寸与额中线为一组,额旁1线(左)与额旁1线(右)为一组,用疏密波,通电30min,治疗过程中嘱患者行腹式呼吸,意守丹田。留针2h,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2个疗程。
2.2对照组
取穴:安眠,神门,足三里,太冲,三阴交。操作:患者仰卧位,皮肤消毒后,取0.25mm×40mm毫针进针,得气后,接电针仪(G6805-1型),用疏密波,通电30min,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2个疗程。
3.疗效观察
3.1效判定标准
显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增加到6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有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到3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无效:治疗后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3.2治疗结果
结果见表。
4.讨论
引起失眠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临床上,中医学将失眠症诊断为不寐,并认为阳不入阴,阴阳失调是该疾病的基本病因病机,调和阴阳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治则。中医学认为,睡眠由心神所主,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神安需依赖阴血充养、卫气充和、肝气条达、心肾相济以维持阴阳的协调,使阴与阳相交,故失眠与心、肝、肾等脏腑相关,如心、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则导致不寐。治疗以疏肝养心、宁心安神为原则。我们选用头穴治疗失眠症主要是基于以下3点:第一,《灵枢·海论》指出“脑为髓之海”,明代李时珍谓“脑为元神之府”,明确指出脑与精神活动有关。额旁1线(左)有宁心安神作用,额旁2线(右)有疏肝解郁之功效,四神聪平肝潜阳、宁心安神。第二,头部是脏腑经络气血汇聚的部位,头部进行针刺,可以增强局部的针感,达到疏通经络,调节全身气血,协调阴阳安神定志的作用。且头部穴位能促进脑内5-羟色胺释放,延长慢波睡眠,提高睡眠质量[3]。第三,头皮针可延长留针时间,长时间留针能持续刺激头部经气运行,巩固疗效。失眠患者往往伴有情绪障碍,特别是抑郁、焦虑、紧张及激惹等症状[4],故在治疗失眠的过程中应加强心理疏导,调控焦虑、抑郁情绪,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3版.[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
[2]林雪,王富春.针刺四神聪穴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4,20(2):27.
[3]董建萍,王顺,刘伟义等.头部透穴法治疗失眠症随机对照观察[J].中国针灸,2008,28(3):159.
[4]李岩,侯彦波,王红等.原发性与继发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研究[J].吉林医学,2009,30(19):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