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611730
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声乐理论与歌唱技能也是如此。从实践的意义来看,歌唱技能训练占据了声乐学习的全过程,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每一步实践的进步革新,都离不开正确的声乐理论的指导。本学期学习了声乐理论研究,使我受益匪浅,认识到歌唱中掌握正确的声乐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并且从实践中得到了认可。在学习声乐演唱的过程中,使我有很深触动的,主要有三个内容,他们分别是歌唱的共鸣机理,声乐艺术的形象思维,咽音练声法。
在学习声乐理论研究之前,很多人的意识仅仅停留在“打哈欠”,“抬笑肌”的口语化程度上,通过后续声乐课对呼吸器官,发音器官,喉位状态,不同共鸣腔的功能分析,呼吸的分类,对抗式呼吸,伯努利原理,歌唱的呼吸训练一系列具体的分析,使我们从理论层面上,系统的学习了歌唱的共鸣机理。这些理论指导,使我在声乐实践时增加了更多的思考,并有了更深的理解。意大利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曾经说过:“我在歌唱时,连脚趾甲都在共鸣”。这句话是夸张了的说法,但是确实带给我们一些思索,共鸣是歌唱的灵魂,我认为好的共鸣是整体的共鸣,而不是局部的共鸣。我认为,共鸣与声区的关系,应该是一个整体,他们需要气息的控制和共鸣腔体内肌肉的变化来支撑。随着音区的改变,头声与胸声的比例逐渐调整,低音区胸声的成分较多,随着音域的升高,渐渐混入头声,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在某一个音上做的突然改变,在学习声乐的初期阶段,经常会遇到真假声转换不自然,声区不统一,要想让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的声音音色得到统一,需要强大的气息支撑以及共鸣腔体良好的配合。
通过系统的了解林俊卿的咽音练声法后,我感到这确实是一种极具科学并且行之有效的歌唱训练方法。咽音练声法是以打开喉咙为前提,以正确的气息支持为基础,以特殊嗓音激起行为方式充分激活喉咽腔各组织机能为核心的嗓音训练练习,某些简单练法类似于中国传统戏曲中的喊嗓练习。咽音练声法的核心是训练咽部形成一个能发出咽音的发声管——咽音管,以此来增强演唱者的发音能力与持久力。“咽音”与呼吸的关系在于:将咽部调整为一个发声管,利用“贝诺利氏”原理,使声带缩短变薄,声音坐到气息上面。这就是美声唱法中所讲的“Singonthebreath”,它是美声唱法核心技术所在。
“咽音”与共鸣的关系也是极为密切的。人体的发声机制与簧管乐器的发生机制是相似的,同属于“簧管发音偶组”,只有两个发音体组合在一起才能发声。声带发出的基音与咽部发音管产生的泛音,二者良好的结合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不同的发音管可形成不同的泛音共鸣,这个腔体是可变的。“咽音练声法”要求咽部形成管状,这恰恰印证了“簧管发音偶组”的声学原理,因此是具有严谨性和科学性的。
“咽音练声法”要求独立形成母音音色,强调咬字的字头,这与我们传统唱法中所讲的“字正腔圆”是一样的。在歌唱的情感方面,“咽音练声法”要求情感以情带声,声情并茂,音乐的本质在于传达情感,好的歌唱必定是感人的,再好的歌唱技巧,如果一味的炫技,而不投入感情,也不会打动观众。
当然,“咽音练声法”还具有的打开我国声乐教学的新思路,为声带受损的歌唱者提供医学价值这些方面,不过多展开。
在系统的了解了“咽音练声法”这个科学的训练方法之后,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也得到了进步,声乐理论研究,是歌唱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有了科学方法的引导,加上刻苦的学习,一定会有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