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龙卫亲

醴陵市中医院血透室湖南株洲412200

【摘要】目的:观察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于我院并接受治疗的11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6例,该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56例,该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另加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DS和SAS心理评分变化情况和患者的满意度,比较临床效果。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均明显改善且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的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心理护理;SDS评分;SAS评分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是临床常用的一种采用血液透析或者腹膜透析来挽救严重肾功能衰退患者生命的治疗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造成人类出现肾功能衰竭的疾病越来越多,如糖尿病、高血压导致的尿毒症以及慢性肾炎造成的尿毒症等[1]。长时间的血液透析虽然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但是其并发症较多,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同时透析治疗的费用较高,给患者的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这也就导致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多种不良的情绪,影响治疗的效果[2]。为进一步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本文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于我院并接受治疗的5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另加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于我院并进行治疗的11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1年以上的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情稳定且无其他重要器官功能异常。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6例,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为24~76岁之间,平均年龄(54.38±9.61)年;观察组56例,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为23~77岁之间,平均年龄(54.49±9.65)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基本的治疗,并给予相同的血压透析方法进行维持透析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疾病相关知识宣传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另加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其主要内容有:①及时的进行心理测评,科学的评估患者的心理问题,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该及时的采用抑郁评定量表(SDS)和焦虑评定量表(SA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测评,以便更好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测评的结果科学、客观的对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为进一步制定护理方案提供支持;②建立专门的护理小组,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成立由2名护士长带头,多名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的心理护理小组,负责患者的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和心理状态的不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例如采用音乐疗法帮助患者放松心情,为患者营造欢快的就医环境舒畅心情等;③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该积极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及时的给予心理辅导,帮助患者释放心理压力,消除不良情绪,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理支持,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积极性;④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护理人员还应该及时的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家庭情况等,在生活中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对于家庭经济条件差的患者,多安慰患者不要过多的考虑经济问题,发动各方面的力量为患者提供经济帮助,告诉患者接受治疗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增强继续治疗的信息,使其更好的配合治疗,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⑤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护理人员可以采用发放心理辅导手册、对患者进行集体的心理辅导讲座或者病友交流会等形式,帮助患者排除不良的情绪和心理问题。

1.3观察指标分别在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抑郁评定量表(SDS)和焦虑评定量表(SA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测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向患者发放本院自制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满意度共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等级,统计调查的结果。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情况实施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均明显改善且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帮助维持生命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长时间的透析治疗会使患者产生多种不良情绪,如紧张、恐惧、抑郁、焦虑等,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3]。心理护理干预是一种有效的消除患者不良情绪的护理方法,在护理的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及时的与患者沟通,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给予患者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增强治疗的信心。此外,对于家庭经济条件差的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更好的配合治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4]。

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均明显改善且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及时的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余雪.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医生,2014,10:76-77+81.

[2]张满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现代养生,2016,08:236.

[3]范荣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90:234-235.

[4]曾泽英.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5,03: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