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老虎沟路第二中学曹超男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课改迫在眉睫,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的必由之路。中学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不局限于教授刻板的结论,要积累史料、立意高远,教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历史思维和论从史出的能力。培养国家认同感,要抛弃民族、派别等成见。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国家认同、教学
中学课程改革一事早已不再是新鲜事物,我校课改的呼吁也是持续不断。然而,放眼望去,历史教学依然举步维艰。从高考分数看,平均分不到50分。2018年题目难度下降,这种局面才有一定的改观。大多数情况是,学生平时学习中反映学不懂,背记的不考,学过的不考。历史教师一方面研究怎样教授教材知识,另一方面研究怎样拓展延伸。
究其原因,笔者以为,中学历史教学与高考教授命题存在一定的脱轨现象。唯教科书的教法只能与新高考的距离越来越远。怎样立意高远?怎样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怎样能让学生养成以不变应万变的历史思维能力?恐怕只有历史核心素养能够回答这一问题。
陈红老师把历史核心素养归纳为九大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国家认同、社会责任、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今后的学科教学,更多的不是传授给学生既定的史实和结论,而是传承一种核心素养。
我们学校使用的是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在此,就必修一教材谈谈民族国家认同问题。相关内容可以概括如下:?从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及其特点出发,强调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围绕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对外关系的政治认同。?以抵抗外来侵略和维护国家统一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科书以多种政治制度为线索,展现夏商周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史。而在考题当中,多次出现先秦时期政治认同的观点。
例题:《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该观点()
A.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意在说明分封制标志中华民族形成
C.强调分封制之下存在着大一统因素D.已经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
月考后,我吃惊地发现,学生对题目材料讲的西周国家认同丝毫不知,并且自动屏蔽这种观点。不论是在教科书还是教学中,我们一味地强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差别,前者容易导致分裂割据,后者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刻板的政治制度史,生硬的历史结论,面对多变的题目材料时,是那样的苍白无力。而在教科书中,我们强加给学生“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样的结论,却很少提及蒙古族、满族、鲜卑族、辽、金、西夏等。缺乏史料支撑,学生缺乏论从史出的思考过程,难以形成有效的民族国家认同。教材采用中西交错的编法,中国的专制—古希腊民主—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新中国曲折的民主。有的教学直接拿不同时期的中西作对比,古代中国的专制对比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法治,近代西方富有生命力的民主对比近代中国曲折的民主……这样的引导无疑是有偏差的,没有历史理解,苛求某个时代及其成果,更是难以形成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一个民族只有全面客观地理解自己的过去,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对于本民族内部的创伤,我们应该在理性基础上给于同情之理解。教科书第四单元的主题是反侵略求民主,国共之争包含在其中,理应属于求民主部分,国共矛盾显然是人民内部矛盾。15课和17课的内容中,凡提及国共斗争,尽是“敌我”、“敌人”这样的字眼。这样的历史叙述与第四单元中国反侵略事件的描述几乎一致,容易引发学习者对国民党的仇恨心理。必修一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中,教科书三个子目——南昌起义、土地革命、红军长征都是以共产党为主角来讲述十年对峙的,有关国民党的事件很少提及,“国民党”的字眼只零星地散落在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中。近代以来的国共之争虽然以共产党的胜利而告终,但历史不应以成败论英雄。今天我们再回头看那段历史,应当把两党斗争看作是中国社会两大不同的精英集团对近代化的道路与方式的不同努力与探索。对峙应当是双方的,如果只有共产党的活动,何谈对峙?不能完全忽略国民党执政期间的贡献。而对于国民党的活动,大学教授是了如指掌的,民国热的旋风并未消亡。例如,外交关系由晚清时期的公使级别变为大使级别、收回利权运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2014年高考全国一卷的41题要求修改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题目新颖,立意高远,基本思想是体现国共合作全民族的抗战。仇恨教学下,此题得分必然很低。
中学教师要批判性地看待历史教科书,教科书和教参仅供参考,不应作为灌输知识的刻板工具。挖掘教材,积累史料,教学要立意高远,紧跟学术前沿,教会学生怎样思考分析问题,注重得出结论的过程。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历史核心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陈红.教师成长——指向核心素养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J].历史园地,2018(4).
莫海林,刘耀晖.聚焦核心问题,突破核心素养[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5).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