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ICU844000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患者非计划性拔除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5日~11月23日我科置入胃管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择2015年12月15日~2016年2月15日我科置入胃管患者158例作为观察组,成立品管圈,圈名为稳妥圈,运用品管圈的PDCA循环管理方法,确立“如何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比较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很有显著性(P<0.05)。结论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对降低ICU置入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有很显著的效果,在减少了患者痛苦及并发症的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品管圈胃管护理非计划性拔(脱)管
品管圈(QCC)活动于1962年是由日本的石川馨博士最先提出,是指在一个场所工作的所有人员,从尊重人性、以人为本出发的,为突破的工作绩效,有效的解决问题,自发的结合成一个小团体,明确分工合作,主动参与管理活动,应用品管圈的简易统计手法当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当前工作的缺陷及障碍问题,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及成就感,以提高工作效率。我院心胸外ICU于2015年11月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ICU管道护理环节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本文将品管圈在降低留置胃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应用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报道如下。
一,病例收集及分析:
对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心胸外ICU非计划性拔(脱)管的原因及相关病例分布情况分析。
二,品管圈活动在新生儿胃管管理中的实施方法:
2.1成立品管圈,确立管理项目,根据自愿参加。本小组圈员9人,由一名领导能力及专业能力强的护士担任圈长,负责组织圈内活动,由护士长及科护士长担任辅导员,负责活动内容的监控及对上下级部门的联络以及总体协调。
2.2对ICU患者留置胃管非计划性拔(脱)管原因进行组织讨论。品管圈成员采用头脑风暴法,针对留着胃管非计划性拔(脱)管可能原因进行数据搜集,因果关联分析。
2.3设定心胸外ICU各种管道管理目标及措施。
三,相关措施:
1.根据2015年心胸外科各种管道护理培训计划对三年以下护士理论知识与沟通技巧进行培训。
2.经各种管道护理培训合格后,方可管理带管患者,并护士长每天上午12:00追踪检查,加入到护理质控里面.
3.提供营养管胃管固定带并妥善固定好胃管及营养管。
4.制定并发放各种管道的告知书并解释里面的内容,患者理解后在告知书上签署。
四,结果:
通过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ICU患者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各种管道非计划性拔(脱)管率明显下降,改善前各种管道非计划性拔管拔管率为3.5%,改善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降到0%。
护理体会及讨论:
本次将品管圈与我院心胸外ICU护理管理相结合:①提高了心胸外ICU护士工作积极性品管圈活动强调让员工自动、自发地参与品管圈活动,使自己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及管理权。活动中圈内成员对患者临床数据和非计划拔管原因进行分析,强化了自己管理意识,提高了科室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团队精神,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参与护理管理意识和工作满足感,发挥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②有效地地挖掘了护理人员管理潜能,提升了护士的自身素质。在圈会上品管圈每一位成员脑力激荡,在非常轻松愉悦的氛围下畅所欲言,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再次激发。有一些护士改掉了以前的不良习惯,提高了自己解决了问题的能力,针对ICU患者胃管在留置时间内意外脱出的情况,创新了出了应用约束法和胶布换帖法等方法有效防止了新生儿非计划性胃管拔出[4-6]。本次试验基本实现了全员参与、护理方法和质量持续改进,有利于护理人员为病人提供全程、全面、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潘燕.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8(05):102-103.
[2]杜娜,袁岚,唐梦琳.品质管理圈在降低胸外科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效果探讨[J].华西医学,2015,v.3001:146-147.
[3]胡海珍.护理干预对减少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作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4,1(20):1023-1025.[3]张小红,许月萍.运用品管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实践[]医院管理论坛,(5)2014.0888J.201271:99-100.
[4]马莉,郑秀萍,郑学章.品管圈在降低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中应用[J].海峡药学,2015,v.27;No.19011:291-292.
[5]黄彩云,覃红梅.品管圈在降低ICU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3,v.1308:47-49.
[6]黄榕.品管圈在降低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4,v.1905:31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