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刘丽娜

辽宁省凌源市凌钢小学

摘要: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因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关键,社会对创造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问题不容忽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思维能力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因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关键,社会对创造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问题不容忽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主动参与学习是发展创新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主动参与才能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激发思维,发挥潜能,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阅读教学就得营造一种主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形成一种互动发展的学习空间。比如:在教《乌鸦喝水》一文中,可以让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别的方式可以使乌鸦喝到水,有些小朋友提出可以使瓶子倾斜,有些小朋友提出可以在瓶子上戳个洞,有些小朋友甚至提出找一根麦管来吸,老师则应该把学生提出的方案一条一条列在黑板上逐一分析,并选择出最合理和可行的办法。不管形式如何,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鼓励和表扬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使其保持参与互动教学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阅读过程中主动质疑,大胆想象,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一个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在质问讨论争辩中达到蓦然回首,恍然大悟的效果。因此鼓励学生质疑。每学一篇课文,我都要引导学生课前阅读自学,在预习阅读时就要求他们提出问题,并在讲读过程中不断启发和鼓励学生质疑的兴趣,调动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并鼓励学生带着疑问自己去解决问题。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可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在思维的天空中尽情翱翔。如教《小摄影师》一课,课本结尾言犹未尽,可让学生继续推理想象,启发学生:从高尔基的语言动作中展开想象,小男孩还会再来吗?为什么?针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兴趣盎然,思维也就活跃了,他们可以联系上下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看法的依据。

三、阅读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创设自主、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并在整个过程中以饱满的激情激活课堂。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乐趣,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能够激趣生疑的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过程。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如《草原》第一自然段中,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澜的草原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无比热爱。上课时,教师先有感情的朗读示范,让学生受到感染,然后让学生小声读―放声读一欣赏读,这样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初步感知草原的美,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

四、通过自主探究的阅读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知识是思维赖以活动的基础,各种知识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应让学生去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学科知识从教材中延伸出去,或将其他知识切入进来,使教材内容与课外知识有机嫁接,架设起由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这就要求教师注意知识的迁移,即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灵活、综合运用。自主探究的阅读对于学生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大有裨益,这是因为通过自主探究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发挥自己对问题和事物的想象,从而在阅读中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自主探究的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式开展:第一,在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主动探究、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在这里,教师要注意为了确保自主阅读的有效性和目的性,教师必须对自主阅读的主要内容有所限定,并事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在阅读中运用自己的想象来回答这些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第二,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课外读物。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以及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的需要,要求多阅读优秀的课外读物,把古今中外的好书变成学生的语文课本,鼓励学生从大量的课外读物中汲取更丰富的营养,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徜徉,使学生养成自主读书、自觉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习惯。

五、通过比较分析,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只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过程是事物间同中辨异,异中求同的过程,也是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的过程。在比较分辨时,或温故知新,新旧知识相互渗透,融会贯通;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断拓宽知识领域,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扩展思维空间,把语文教材中一个个知识点连接起来,逐步构建合乎逻辑的知识体系,促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顺利发展。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比较分析,训练创新思维能力,有两种途径:一是多采用一些比较阅读训练,让学生在对照当中,从内容到形式上比较。或从写作意图上比较,或从思想主旨上比较,或从写作手法上比较,或从语言风格上比较。二是在具体的试题中,要尽量考查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特别是客观性试题中的辨别题,所列干扰一定要“似是而非”,让学生通过比较鉴别,透过其表象,发现其实质。通过同中辨异,异中求同,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比较分析,将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巧妙结合起来。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六、通过变化题型,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习题训练是一切学科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问题的训练,才可以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和强化,语文学科也同样如此。只有采取一题多变和多题归一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深化并提高分析能力和解答技巧,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新性。一题多变,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方法。在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改变问法、改变材料或改变因果关系,使之变为更多的有价值的有新意的问题,可以使更多的知识得到应用,从而获得一题多解的效果,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随问题的不断变换而得以提高。在许多问题当中,进行分类分析,抓住问题的共同特征,掌握解答相同问题的规律,达到解答一题则弄通一片的效果,从而总结出自己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这样通过变化题型,能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训练与提高。

总之,追求教育的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还有很多,关键是我们能够树立创新教育的观念,引导得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