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的价值和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3

全域旅游的价值和途径

王玉婷

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15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发展也是日益进步,基本上成为了我们国家的产业支柱。人们对旅游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那些旅游模式已经不能够再适应如今的社会需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加快对旅游发展思想的转变、要改变传统的发展策略、要对旅游的发展方式进行突破,从而实现从景点旅游转变到全域旅游。

关键词:全域旅游;价值;途径;转变

引言:旅游业由于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对各种能源资源的消耗比较低、具有很高的附属价值,有很大的能力可以成为经济产业的核心组成。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对于旅游的需求也是逐年增长,不论是在国内旅游还是在国外旅游都呈现出了一片大好的前景。然后我们国家的旅游业并没有能及时的跟着时代的进步完成转型,内部矛盾日益突出,发展全域旅游也是迫在眉睫。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的发展,可以帮助旅游业更好的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抓紧时间实现对旅游发展思路的一些改变,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加快向全域旅游的转变升级工作。我们将从两个大的方面对全域旅游的价值和途径进行介绍,其中包括它的具体意义、优势、特点以及实施方法等等。

一、为什么要发展全域旅游

什么是全域旅游?全域旅游就是依靠旅游业为主要产业,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通过对该区域范围的一些经济社会资源比如旅游资源、巩固服务、衍生产业、生活环境、政策体制、文化素养、综合素质等进行全面的更新升级,从而能够达到对区域资源进行合理的整理合并、帮助产业之间融会贯通、社会之间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这是一种通过旅游业带动并且推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构思。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新的发展理念,行动的执行需要理念为指引方向,而发展全域旅游可以很好的贯彻落实这种新型的发展理念。如果从创新发展的层面分析,那么全域旅游就是在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上会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这也为整个旅游业的升级转型提供了一个可观的方向。想要发展全域旅游,那么我们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首先,我们要对旅游的业务能力要有一个综合的提升,对于旅游的发展空间要有一个进一步的扩展,对于旅游体系的构建工作要更进一步,要创建一个新的体系,要加大对旅游消费热点的创新创造。从可协调性发展方面来看,发展全域旅游更加的有助于促进供求与所需之间的可协调发展;有助于推动区域朝特色化的方向发展,可以促进景点和景区在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协调分配;有助于使乡村旅游在实质上有一个质的提升,能够促进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协调性发展;有助于对相关产业配套的各种要素之间的完善工作,可以促进软件和硬件之间的协调发展;有助于对旅游整体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进一步促进了规模和质量之间的相互协调发展。在环保方面的发展,通过发展全域旅游可以把旅游和生态环境结合一起,能够把资源和产品进行相关的连接,可以做到保护工作和发展工作之间的相互统一性,可以把生态环境的优势应用到实际的旅游发展中,通过一系列的转化可以转化为旅游优势,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益,同时也能够进一步的保护生态环境[1]。从开放发展的层次方面来看,全域旅游对发展空间的开拓扩展工作更是十分的关注,能够冲破由于那些地域、行政等其他方面组成的阻碍,对于大格局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从共享发展层面来看,实施全域旅游、促进城乡旅游之间的互相沟通交流以及城市和乡镇一体化发展,不仅仅能够加大各乡村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工作;进一步来说还可以提高城市人们生活的水准。另一方面来说也能全面推动建设小康社会。

发展全域旅游也是促进旅游业进行转型更新的必然结果。在2015年,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在国内进行旅游的人数已经超过40多亿人,可以看出来,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在旅游方式上的选择上,很大程度的都选择自助游和自驾游。衡量一个地方区域的旅游水平,不能单单的看酒店、景区的服务水平,而是取决于整个区域的整体综合水平。这样就要求我们要从全地域全方面的对旅游环境进行相关的改进,优化整个旅游的全部过程,完善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当前一些地方的旅游市场秩序不是很完善,造成了一些混乱的现象,比如那些公共服务的增长速度有助于市场需求,而由于企业对门票的过度看重,提高了门槛,让游客会承受不起,这些问题都是需要依靠全域旅游的发展来进行处理。

我们国家新型的城镇化和新型农村的建设都需要依靠发展全域旅游为基础媒介。通过全域旅游的发展可以有助于加快对城镇化的建设工作,可以很大程度的对农村和城镇的设施进行有效的改变,可以吸引人气,有助于人气的积攒,可以带动具有现代化特色的绿色农业和农副产业的再创造、商业贸易的流通、交通的运输等产业进行一个联合发展,可以为城镇化的建设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产业支持。发展全域旅游,在很大程度上对农村的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很大帮助,有助于实现建立美丽乡村的目标。

发展全域旅游有助于提升我们国家旅游业的综合实力,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得住脚。世界上众多的国家都开始了实施国家旅游战略,比如有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而我们国家发展旅游产业的最初目的就是充分利用好种类众多的自然资源、将那些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利用[3]。现在的游客更多的对旅游地域的整个风俗民俗、居民素养等进行一个整体的认定,发展全域旅游更是为了适应当今的旅游发展形势,更加有助于全面提升我们国家在旅游方面的竞争能力,可以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占据优势。

二、尽快实现现有的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的转变工作

目前,旅游业所处的新的发展是以全民旅游和个人旅游为主。传统的旅游模式是通过抓点方式为主,而这也越来越不能满足现在旅游形式的发展,我们就更加需要对旅游发展战略进行一个重新定位[2]。处于景点旅游模式下,对于景区景点的建设过于封闭,这样会造成经营和社会之间是处于一种分离状态,甚至还会有一些矛盾,会出现景内和景外大相径庭的现象。而全域旅游就可以改变这种格局,能够将一个区域当做一个旅游目的地进行功能方面的完善,实现具体的运行,可以实现景点景区内外保持一致,可以实现,旅游形象和旅游环境的相互融合,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要想实现从景点旅游岛全域旅游的转变。首先要从建设理念上进行转变,要从以往单一的景点景区的建设,转向综合目的地的统筹兼顾的发展和转变。要简化规则,从而推动基础设施在全域化方面的建设。二是关于导游的管理体制的转变,必须由以往的那种封闭式的管理体制转向更加开放式的管理方式。三是要加大对供给侧结构的改革决心,要加大力度,实现旅游供给和游客需求之间的关系平衡。四是要打破封闭似的发展方式,要敢于“走出去”。五是要实现党政和部门之间的合理分配,要以党政为主,要形成产业的综合,形成一起抓的局面。六是,对于景区的治安管理工作,要改变以往的那种一团团的管理方式,要求各个部分之间进行相互合作,要避免推卸责任的情况出现。

现阶段的我们该如何推进全域旅游,一是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上,要充分的发挥旅游业的带头作用。举个例子来说,对于水利建设的要求不仅仅是要满足具备防洪排涝的功能,还要有休闲度假的功能;而对于交通方面的建设和管制方面,不仅仅能够满足简单的运输,还要有风景区的建设,要规划好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和建设工作,能够为自驾游的旅客提供更好的人性化服务。对于农业的发展除了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还要满足采摘、游玩等现代化需求[4]。二是要全域按照景区的标准进行一系列的建设规划工作,能够实现景区内部和外部的基本统一,提高游客对整体服务的满意度。三是要全民共同参与进来一起建设全域旅游。既能够保证建设者和管理者能够参与,也要保证让广大的游客和居民也能够一起参与进来,既能够保证游客玩的开心愉悦,又能够让居民生活更加的方便、更加的舒服。

我们还要清醒的认识到,推进全域旅游并不是随意的建造景点和景区,也不是随意的建造宾馆和酒店,而与此相反,我们要更加的关注旅游景点景区和住宿方面进行一个较为目的性和合理性规划[5]。第二,展开全域旅游并不是到处随意的进行旅游的开发工作,而是为了更好的对资源进行一

个保护。第三,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具备开发全域旅游这个模式的基础条件,对于全域旅游要逐步展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进行,不能够搞形式主义,不随大流。第四,对于全域旅游的开展工作,要因地制宜、要根据当地的特点,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不可以进行无脑的简单复制或直接抄袭别的地区的模式。第五,全域旅游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工作的展开,比如通过重点创建全域旅游模范带头县、全域旅游模范带头市、全域旅游模范带头省进行模范带头作用的指引,进一步实现全域旅游更好的发展。

总结:全域旅游的发展是人们整个生活水平提高的产物,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全域旅游下这种旅游开发模式的转变下,使得全民都能够参与进来,突破了以往在时空方面的约束,提高了旅游产业整体的服务质量,让游客能够以更加合适的价格来享受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总体来说,发展全域旅游有很多的好处,但是也要注意到很多问题比如不要盲目的进行景区景点的建设,要注重对相关服务保障的完善工作。我们要明确全域旅游的核心意义,全域旅游对旅游产品的升级更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对旅游业的整体一个优化过程。全域旅游模式下的旅游需求是在不断增加的,这不仅有利于GDP的增长,而且还有利于促进旅游业和其他行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可以衍生出新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也能够实现旅游产业在结构和内容上面的更新换代,可以树立更好的品牌形象和树立良好的服务口碑。

参考文献:

[1]常海鹏.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刍议[J].经济视野,2016(9):1.

[2]王赵洵.用全域旅游对接大众旅游时代[N].中国旅游报,2016-04-01.

[3]吕俊芳.城乡统筹视阈下中国全域旅游发展范式研究[J].河南科学,2014(1):5-8.

[4]银元,李晓琴.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动力机制与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2013(11):16-24.

[5]李金早.从景点旅游模式走向全域旅游模式[J].紫光阁,2016(3):1-3.

作者简介:王玉婷(1989-10-1),女,汉族,籍贯:黑龙江佳木斯,当前职务:设计管理经理,当前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研究生